金工:参与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利器——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金工 参与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利器——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 华泰研究 林晓明 研究员 SAC No. S0570516010001 SFC No. BPY421 linxiaoming@htsc.com +(86) 755 8208 0134 韩晳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0100006 hanxi@htsc.com +(86) 10 5679 3937 2025 年 7 月 06 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 港股科技板块配置价值逐渐清晰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正处于“估值洼地”与“产业变革”的交汇期,政策、技术、资金三因素共振下,配置价值逐渐凸显。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恒生科技指数 PE-TTM 约 20 倍,低于 2020 年 7 月 27 日以来 9%分位数,具备较高的修复潜力。资金面上,南向资金与外资共振,为港股流动性提供支撑;政策面上,产业政策与资本市场政策双重利好,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从多维度改善港股科技板块盈利基础;盈利方面,彭博分析师预期 2025-2027年恒生科技指数 EPS 逐年上行,有望迎来一轮“估值修复”+“盈利增长”的戴维斯双击行情。但短期需警惕美股风险传导、市场波动等风险。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聚焦 TMT 板块,科技纯度较高 目前,境内存在多只捕捉港股科技板块投资机会的 ETF 工具,主要挂钩指数包括恒生科技、中证港股通科技、国证港股通科技、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等。其中,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HI)聚焦于 TMT 板块,在凸显科技主题投资纯度方面独具特色。指数在软件、硬件、半导体等行业上分布较为均衡,涵盖软件服务、电子设备、互联网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同时剔除医药、家电、汽车等行业,避免行业逻辑差异导致的收益稀释,投资主题明确,科技纯度较高,对于在港上市的优质科技企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投资性。 参与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利器: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 ETF 截至 2025 年 7 月 3 日,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存在一只跟踪指数的基金产品,即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 ETF,该产品成立于 2025 年 6 月 26 日,管理人为广发基金,由夏浩洋先生任基金经理。港股通科技 ETF 所持成分股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支持 T+0 交易,不占用 QDII 额度,资金进出效率高,投资主题明确,可作为港股投资工具箱的有效补充。从长线配置的角度,可作为卫星资产,搭配宽基指数或红利低波等核心资产,构建“核心+卫星”策略;从短期交易角度,可与医药/汽车等产品搭配,构建主题轮动组合,捕捉细分行业贝塔弹性;从分散风险的角度,可通过定投方式应对短期市场波动,规避择时风险。 风险提示:本报告不涉及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不涉及对具体基金产品的投资建议,亦不涉及对具体个股的投资建议。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充分考虑指数编制规则、样本股变化、基金管理人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资产配置情况等各种因素可能对基金产品业绩产生的影响;投资者须特别关注指数编制公司、基金公司等官方披露的信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金工研究 港股科技板块配置价值逐渐清晰 港股科技板块 PE 低于历史 9%分位数,具备较高的估值修复潜力 2025 开年以来,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浪潮,大大推动了中国科技领域的变革,提振了投资界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信心。在港股市场中,科技股比重较大,尤其是互联网、软件和电子行业,科技板块有望从本轮 AI 浪潮中获益。然而,过去几年的港股科技品种在全球市场内的估值相对偏低,港股科技板块核心指数如恒生科技指数的 PE-TTM 在 2020年以来中枢仅 33 倍左右,而同期美股科技板块代表指数纳斯达克的 PE-TTM 中枢则达到42 倍左右。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恒生科技指数 PE-TTM 约 20 倍,而纳斯达克指数PE-TTM 近 42 倍,横向对比,整体港股市场的 PE-TTM、PB-LF 绝对水平对比 A 股、美股较低,港股绝对估值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相对低位。 图表1: 指数当前市盈率与历史(2020 年 7 月 27 日以来)分位水平 图表2: 指数当前市净率与历史(2020 年 7 月 27 日以来)分位水平 注: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注: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纵向对比,目前恒生科技指数 PE-TTM 处于历史(2020 年 7 月 27 日以来)不到 9%的分位数,PB-LF 仅 2.89 倍,相比于历史极值 8 倍左右大幅下降。然而,中证 500、纳斯达克、恒生指数等主流宽基目前 PE-TTM 已处于历史 50%分位水平以上,相比之下,港股科技板块目前的估值无论绝对水平还是在历史的相对分位,都相对其他指数较低,在经历较长时间的调整后,具备较高的估值修复潜力。 图表3: 恒生科技指数 2020 年以来 PE,当前处于历史 8.5%分位水平 图表4: 恒生科技指数 2020 年以来 PB,当前处于历史 58%分位水平 注: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注: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010203040506070809010005101520253035404550沪深300中证500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市盈率PE(TTM)历史分位数(右)0102030405060708090100012345678910沪深300中证500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市净率PB(LF)历史分位数(右)010203040506070802020-072021-012021-072022-012022-072023-012023-072024-012024-072025-01恒生科技pe_ttm01234567892020-072021-012021-072022-012022-072023-012023-072024-012024-072025-01恒生科技pb_lf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7-14
华泰证券
13页
0.88M
收藏
分享

[华泰证券]:金工:参与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利器——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8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邮政快递收揽量下降
综合
2025-07-14
来源: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25期):稳定价格与反内卷
查看原文
港口货物吞吐量上升
综合
2025-07-14
来源: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25期):稳定价格与反内卷
查看原文
高速公路货车通车量上升
综合
2025-07-14
来源: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25期):稳定价格与反内卷
查看原文
铁路货运量上升
综合
2025-07-14
来源: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25期):稳定价格与反内卷
查看原文
国内航班数量上升(架次)
综合
2025-07-14
来源: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25期):稳定价格与反内卷
查看原文
CCFI、SCFI、NCFI 下跌
综合
2025-07-14
来源: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25期):稳定价格与反内卷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