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技术:看好BC从1到10
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行业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电力设备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2025年07月05日(评级)分析师 孙潇雅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80009分析师 敖颖晨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5010001光伏新技术:看好BC从1到10行业深度研究摘要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BC量产功率较TOPCon高约30W,高功率可摊薄BOS成本,理论溢价在0.05元/W以上。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TOPCon技术发展缓慢。但N型BC量产功率较TOPCon高1% abs,同版型组件功率高30W左右。虽然TOPCon未来仍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效率,但是需要增加额外的工艺步骤和改造成本。未来TOPCon进一步提效需要导入更多工艺和设备,单GW设备投资额、工艺复杂度均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正面存在栅线遮挡,效率预计始终与TBC存在差距。因此BC或成为进一步提效的选择。在当前功率条件下,BC较TOPCon理论溢价在0.05元/W以上。对于分布式应用场景,以及海外BOS成本更高的地区,BC能提供更高价值。2、BC规模化降本后一体化成本有望与TOPCon打平,不仅较TOPCon有超额盈利,且投资回收期短于TOPCon,有望成为扩产首选。1)当前BC处于从1到10放量阶段。BC在分布式市场优势明显,随着隆基、爱旭针对地面电站的BC产品推出,BC组件开始进入地面电站市场。2025年隆基、爱旭分别规划出货均在20GW以上,将形成规模化销售。2)规模化降本后,BC超额盈利将扩大。我们测算,当前BC一体化成本较TOPCon高5~6分/W,当前BC溢价10分/W水平以上,已经可以实现超额盈利,BC从1到10放量过程中,工艺磨合、供应链、规模效应带来的降本空间预计远大于TOPCon。且BC在导入贱金属替代银方面的降本空间也比TOPCon要大。因此未来BC较TOPCon的超额盈利将继续扩大。3)BC投资回收期更短,有望成为扩产首选。若假设BC合理溢价约5分/W,成本与TOPCon打平,BC投资回收期将短于TOPCon,有望成为企业扩产的首选。3、BC壁垒较TOPCon更高,主要体现在专利、设备/工艺、资金等方面,预计超额盈利可维持更长时间。1)专利壁垒:BC电池专利主要由Maxeon(TCL中环控股)、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三家公司持有,尤其是Maxeon拥有BC电池的基础结构专利,且在主要光伏市场均有布局。BC专利相对集中,有望延缓行业间的核心技术扩散和拉长其他厂商掌握并量产BC技术的时间周期,有效构建技术壁垒。2)设备/工艺壁垒:BC较TOPCon增加了p型poly-Si沉积、激光图形化、清洗等工艺。p型poly-Si掺杂难度更高,激光需要定制化设备,p区浆料需要银浆厂商定制化开发。BC无无整线设备供应商,核心Know-How掌握在电池组件厂商手中,壁垒较TOPCOn更高。3)资金壁垒:BC单设备投资约2.28亿元,高于TOPCon的1.42亿元,扩产BC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当前光伏企业盈利承压,我们认为无论是企业经营,权益、债务融资,政府都无法支撑企业大规模扩产。4、投资建议:当前,仅BC技术能满足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对电池、组件效率要求,以及领跑者计划效率要求。BC有望于2027、2028年成为行业主流,重点推荐BC产业链。1)率先量产BC的电池组件厂商,拥有先发优势,建议关注爱旭股份、隆基绿能;2)受益于BC扩产的设备厂商,新订单带来业绩、估值弹性,建议关注帝尔激光、重点推荐拉普拉斯(与机械组联合覆盖);3)关注辅材端的变化:多金属复合焊带帮助组件端降本,推荐宇邦新材;辅材端增量绝缘胶,重点关注广信材料。5、风险提示:新电池技术迭代风险;BC降本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摘要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3、BC壁垒较TOPCon更高,主要体现在专利、设备/工艺、资金等方面,预计超额盈利可维持更长时间。1)专利壁垒:BC电池专利主要由Maxeon(TCL中环控股)、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三家公司持有,尤其是Maxeon拥有BC电池的基础结构专利,且在主要光伏市场均有布局。BC专利相对集中,有望延缓行业间的核心技术扩散和拉长其他厂商掌握并量产BC技术的时间周期,有效构建技术壁垒。2)设备/工艺壁垒:BC较TOPCon增加了p型poly-Si沉积、激光图形化、清洗等工艺。p型poly-Si掺杂难度更高,激光需要定制化设备,p区浆料需要银浆厂商定制化开发。BC无无整线设备供应商,核心Know-How掌握在电池组件厂商手中,壁垒较TOPCOn更高。3)资金壁垒:BC单设备投资约2.28亿元,高于TOPCon的1.42亿元,扩产BC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当前光伏企业盈利承压,我们认为无论是企业经营,权益、债务融资,政府都无法支撑企业大规模扩产。4、投资建议:当前,仅BC技术能满足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对电池、组件效率要求,以及领跑者计划效率要求。BC有望于2027、2028年成为行业主流,重点推荐BC产业链。1)率先量产BC的电池组件厂商,拥有先发优势,建议关注爱旭股份、隆基绿能;2)受益于BC扩产的设备厂商,新订单带来业绩、估值弹性,建议关注帝尔激光、重点推荐拉普拉斯(与机械组联合覆盖);3)关注辅材端的变化:多金属复合焊带帮助组件端降本,推荐宇邦新材;辅材端增量绝缘胶,重点关注广信材料。5、风险提示:新电池技术迭代风险;BC降本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BC高功率带来高溢价✓ BC量产功率较TOPCon高30W左右✓ 高功率将有效摊薄BOS成本,当前BC较TOPCon理论溢价在0.05元/W以上✓ 对于分布式场景及海外高BOS成本地区,BC较TOPCon的溢价更高145N型BC组件效率、功率较TOPCon进一步提升 N型BC组件量产效率较TOPCon高1% abs以上、同版型功率高30W左右。➢ 根据TaiyangNews 2025年3月的量产光伏组件效率排名,爱旭股份、隆基绿能、Maxeon的N型BC组件效率分别高达24.2%、24.1%、24.1%。正泰新能、横店东磁、晶澳科技的TOPCon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3.0%。➢ 从组件功率来看,爱旭股份Comet 2U组件(2382*1134版型)功率655W,隆基绿能Hi-Mo 9组件(2382*1134版型)功率650W。相比之下,正泰新能、横店东磁、晶澳科技同版型TOPCon组件功率620W;晶科能源同版型组件主流出货功率在620W~625W。图: N型BC组件效率、功率领先TOPCon资料来源:TAIYANGNEWS、天风证券研究所6TOPCon进一步升级需增加额外设备、工艺,BC性价比或更高图: 晶科能源TOPCon电池技术路线表: TOPCon效率进一步提升需在电池、组件端叠加新工艺 LECO(激光辅助烧结)技术应用以后,TOPCon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普遍可以实现25%以上电池转换效率。但是TOPCon在2024年下半年以来技术进步明显放缓。TOPCon进一步提效需要叠加额外技术,增加工艺步骤,新增设备投入。➢ 晶科能源
[天风证券]:光伏新技术:看好BC从1到10,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29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