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北极地区会是下一个热点吗?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深度报告 | 中国宏观 http://www.stocke.com.cn 1/1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宏观深度报告 报告日期:2025 年 05 月 16 日 北极地区会是下一个热点吗? 核心观点 特朗普上台以来多次表现出对北极利益的主张,美国国防部《北极战略(Arctic Strategy)》2024 年报告重点针对中俄挑战。2025 年 5 月 9 日,中俄联合声明称“保障中俄跨境交通走廊无障碍运行,加强北极航道互利合作”、“双方主张维护北极地区和平稳定,防止在该地区出现军事政治紧张”,北极博弈初见端倪。当前的北极领土争端主要涉及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格陵兰),核心是北冰洋中心大陆架划界问题。 中国也参与北极治理,不仅是“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也通过《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获得在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从事生产和商业活动的权利。《中国的北极政策》2018 主张“北极问题已超出北极国家间问题和区域问题的范畴,涉及北极域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 北极地区航运潜力大、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中国在北极资源开发上也有重要参与,包括巴伦支海和伯朝拉海油田勘探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北极 LNG2项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北极东北航道利用、国际渔业协定等。北极博弈若进一步升温可能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 特朗普上台以来多次表现出对北极利益的主张 一是 2025 年 1 月 7 日,特朗普上台前就威胁要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岛(丹麦),认为其地理位置重要,毗邻重要航道,且能源、稀土资源丰富。美国自1867 年(购买阿拉斯加后)以来就多次公开讨论并吞格陵兰岛,特朗普本人也曾在 2019 年和 2025 年两次公开提出并吞格陵兰岛的提案。 二是特朗普 1 月 20 日签署“释放阿拉斯加的非凡资源潜力”行政命令,内容包括放松环境管制加速极地开发、建设能源管线、加强陆路基础设施建设(冷湾和国王湾之间的道路)等。 美国国防部《北极战略(Arctic Strategy)》2024 年报告重点针对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的活动,认为需要加强美国的北极存在以应对中俄挑战。 中国方面,《北极战略(Arctic Strategy)》2024 重点提及中国“2018《北极政策》”和“极地丝绸之路”计划,美国认为中国这两项计划是意图将北极地区变成“全球公地”,推动北极治理从区域主权国家向国际化转变。 俄罗斯方面,《北极战略(Arctic Strategy)》2024 指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军事存在较强,包括核力量、常规和特种作战威胁,而北极是美国向欧洲投射力量的途径,对保卫北美和欧洲之间的大西洋海上交通线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俄罗斯的海上基础设施可以让它在白令海峡和卡拉海峡之间的北海航线(NSR)上实施“过度和非法”的海上主张。 美国国务院《北极地区国家战略》、美国国防部《北极战略(Arctic Strategy)》提出要加强美国在北极的存在,实际内容一是加强关键矿物、能源的勘探开发,加强基础设施是建设,二是加强美国及北约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三是强化北极地区多边治理的参与,推进美国自己的大陆架主权诉求,同时维持海域和空域的飞航自由。 ❑ 从历史来看,美国阿拉斯加购地获得长期利益 阿拉斯加购地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领土扩张,短期视角下实际对政治民调和经济的影响都有限,既未能扭转时任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的民调,也未在短期带来明显回报。但长期来看带来巨大政治、经济遗产。一是经济方面,阿拉斯加有 分析师:李超 执业证书号:S1230520030002 lichao1@stocke.com.cn 分析师:林成炜 执业证书号:S1230522080006 linchengwei@stocke.com.cn 研究助理:汤子玉 tangziyu@stocke.com.cn 相关报告 1 《4 月金融数据:金融数据回落中的结构性亮点》 2025.05.14 2 《中美贸易摩擦达峰兑现》 2025.05.12 3 《经济周周看:本周经济景气度略有回落》 2025.05.12 宏观深度报告 http://www.stocke.com.cn 2/1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大量黄金、油气资源,仅金矿储量就有约 5700 吨,二是地理位置方面,阿拉斯加成为美国向太平洋地区和北极扩张的重要窗口,阿拉斯加购地后美国陆续完成了中途岛、夏威夷群岛、关岛的占领。三是政治方面,购买阿拉斯加被视为安德鲁·约翰逊任期内最重要的政治成就,主要负责谈判的国务卿苏厄德也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之一。 ❑ 当前北极地区的主权争端涉及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格陵兰) 北极地区主权分别属于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美国八个北极国家。以“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为代表,中国、日本、印度、意大利、韩国、新加坡、法国、德国、荷兰、波兰、西班牙、瑞士和英国也积极参与北极事务。 当前的北极争端主要源自于大陆架问题,涉及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格陵兰)的主权主张,以及国际海底区域的划分。 除北冰洋中心的冲突之外,北极地区还存在对波弗特海(美国和加拿大划界问题)和西北航道(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最短的航道)的归属权争议。 ❑ 北极有航运潜力,同时有大量自然资源储存 北极航道分为北海航道、西北航道、东北航道与穿越北极点的中央航道,航程要短于当前关键国际水道,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最早可能在 2026 至 2029 年进入“无冰日”,届时大型货轮无需依赖高强度破冰船辅助即可通行,从而极大缩短亚欧、欧美间的航运距离。 北极地区油气、矿石和煤炭等储量极其丰富。北极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未开发储量的 1/5,潜在石油储量为 900 亿桶,天然气约 47.9 万亿立方米,冷凝天然气约 440 亿桶。北极西部地区的煤炭理论储量为 30 亿吨,西伯利亚地区的煤炭储量为 7000 亿吨。北极地区还有丰富的金、铀、稀土、钻石等矿产资源。 北极地区主要有三个地区与石油开采有关,分别是波弗特海沿岸(阿拉斯加北坡和加拿大麦肯齐三角洲)、加拿大东北部北极地区(努纳武特地区)和俄罗斯西北部(巴伦支海和西西伯利亚)。 ❑ 中国在北极地区也有重要参与 1925 年法国邀请中国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共同开发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并未充分满足中美诉求,随后美国发起了由其主导的华盛顿海军会议(1921–1922)。在美欧竞争的背景下,法国于 1925 年邀请北洋政府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允许参与各国可以和平利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公民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并禁止在群岛建立军事设施。2004 年 7 月,中国科学院依照上述条约于在该地建立黄河站。 中国在北极资源开发上主要是以中俄合作形式参与,包括巴伦支海和伯朝拉海油田勘探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北极 LNG2 项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北极东北航道利用、国际渔业协定等。 ❑ 风险提示 中美博弈超预期,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 宏观深度报告
[浙商证券]:宏观深度报告:北极地区会是下一个热点吗?,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8M,页数1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