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践行ESG理念,社会责任凸显央企担当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5月22日优于大市1中国石油(601857.SH)能源转型践行 ESG 理念,社会责任凸显央企担当 公司研究·公司快评 石油石化·炼化及贸易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证券分析师:杨林010-88005379yanglin6@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0120002证券分析师:薛聪010-88005107xuecong@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0120001证券分析师:董丙旭0755-81982570dongbingxu@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4090002事项:3 月 30 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 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2024 年,公司国内天然气产量在公司国内油气当量产量中占比升至 54.4%,油气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新业务投资同比增幅 21.7%,全年风光发电量同比增长一倍多,建成多个加氢站和地热供暖项目,新材料发展提速加力,产量连续三年保持 50%左右高速增长,未来产业布局迈出实质性步伐。国信化工观点:1)ESG 理念深入人心,公司 ESG 治理体系完善。ESG 是英文 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治理) 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聚焦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评估框架。ESG 发端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反战、人权等社会议题,2015 年后随着《巴黎气候协定》等国际倡议的落地,ESG的投资概念快速深入人心。披露 ESG 信息可以降低运营风险,使风险前置。通过披露 ESG 信息,可以吸引绿色贷款、ESG 基金等长期资金。披露 ESG 信息还可以倒逼企业投资清洁技术,培育企业第二成长曲线。2中国石油十分关注公司 ESG 发展,并建立了完善的 ESG 治理体系,且公司对 ESG 治理有长期稳定的规划。2)公司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低碳转型。公司将绿色低碳纳入整体发展战略和“十四五”总体规划,落实清洁替代、战略接替和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公司发布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 3.0》,积极实施“三大行动”“十大工程”,不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案提出了发展“碳循环经济体系”的理念,打造“天然气+”清洁能源发展、“氢能+”零碳能源升级、“CCUS负碳产业链建设”三个创新点,部署实施绿色企业建设引领者、清洁低碳能源贡献者、碳循环经济先行者“三大行动”及“十大工程”。公司规划 2025 年新能源产能比重达到 7%;2035 年实现新能源业务与油气业务三分天下,基本实现热电氢对油气业务的战略接替;2050 年热电氢能源占比 50%左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3)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央企担当。公司在保障能源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关爱员工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公司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形势,着力提升能源高效供给能力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全力以赴保障国内油气稳定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在国内公司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帮助对口帮扶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教育水平。公司在国际合作中高度注重维护各方共同利益,海外企业始终秉持“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与资源国政府、合作伙伴、社区民众分享资源价值和发展机遇,促进当地社区繁荣发展。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 1674/1709/1740 亿元,摊薄 EPS 分别为 0.91/0.93/0.95元,对于当前 A 股 PE 为 9.1/8.9/8.7x,对于 H 股 PE 为 6.5/6.4/6.2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评论:ESG 理念深入人心,公司 ESG 治理体系完善ESG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公司评价维度。ESG 是英文 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治理)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聚焦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评估框架。它打破了传统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体系,从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非财务维度,综合衡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贡献与影响。ESG 发端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反战、人权等社会议题,2004年联合国发布《谁在乎谁赢》报告,首次明确提出“ESG 概念”,环境、社会和治理成为可持续投资关注的三个维度。2015 年后随着《巴黎气候协定》等国际倡议的落地,ESG 的投资概念快速深入人心。披露 ESG 信息对企业、投资者均有显著优势。披露 ESG 信息可以降低运营风险,使风险前置。通过披露碳足迹、污染治理等信息,企业可以提前识别环保政策变动对公司造成的风险。如万华化学在 ESG 报告中披露 VOCs 治理投入,2023 年因环保合规避免了 3000 万元的罚款。通过披露 ESG 信息,可以吸引绿色贷款、ESG 基金等长期资金。全球目前 ESG 基金超 2.5 万亿元,许多头部资管机构均设立了相关基金,对 ESG 表现良好的公司进行投资。披露 ESG 信息还可以倒逼企业投资清洁技术,培育企业第二成长曲线。如宝武钢铁披露氢冶金研发投入后,吸引相关企业共建氢能联盟,宝武钢铁相关授权量快速增长,氢能炼钢成本也实现了快速下降。海外 ESG 信息披露制度已经较为完善。欧盟 2014 年修订《非财务报告指令》要求员工人数超过 500 人的企业必须披露 ESG 信息,并要求成员国 2016 年前开始遵守,2021 年欧盟进一步扩大要求,所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必须要披露 ESG 报告;美国 SEC 2010 年年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披露指导意见》,逐步开始要求美国上市公司披露 ESG 相关信息;2012 年 8 月中国香港联交所发布首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2015 年 12 月加入“不遵守就解释”条款,港股上市公司 ESG 披露实现快速发展。中国大陆 ESG 披露工作在快速展开。2023 年,我国政府及监管部门对企业及金融机构 ESG 相关信息披露做了进一步规范和要求。对于中央企业,国资委出台一系列 ESG 信息披露的相关指引,2023 年 7 月发布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编制研究》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体系。2023 年 9 月 25 日,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上市公司 ESG 蓝皮书(2023)》,提出中央企业要深化践行 ESG 理念、统筹加强 ESG 管理,与国际规则接轨,从而更好开展市场竞争。2024 年 4 月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共同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并从 2024 年 5 月开始实施,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买入了 ESG 报告强制披露时代。中国石油高度重视 ESG 发展管理。公司将 ESG 理念深度融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构建 并不断完善 ESG 治理体系,通过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管理层来指导和管理可持续发展实践。公司制定行之有效的 ESG
[国信证券]:能源转型践行ESG理念,社会责任凸显央企担当,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8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