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金融三部委联合新闻发布会解读:以稳促进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1以稳促进5 月 7 日金融三部委联合新闻发布会解读 经济研究·宏观快评证券分析师:田地0755-81982035tiandi2@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4090003证券分析师:赵婧0755-22940745zhaojing@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13080004证券分析师:薛冰0755-81982126xuebing1@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4060002证券分析师:董德志021-60933158dongdz@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13100001联系人:王奕群wangyiqun1@guosen.com.cn事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 2025 年 5 月 7 日(星期三)上午 9 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解读:与去年“9.24”三部门联合发布会相似,本次联合新闻发布会也推出了诸多重磅政策,在内外部复杂形势下,着力稳市场稳预期。政策涉及扩内需、稳外贸、促科创、防风险等诸多方面,也重点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提供了支持。我们对核心政策及其影响做简要梳理和解读: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图1:“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梳理资料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央行:时隔七个月再迎“双降”潘功胜行长在发布会上表示:“为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本次央行推出的十项支持性政策,具有鲜明的“量价双降”+“结构突出”的特点。总量方面,这次采取量价“全面双降”模式。去年 9 月 24 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以来,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虽然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在过去七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是总量货币政策的真空期。本次发布会宣布“全面双降”,是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的积极举动,体现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降准方面,本次采用“常规性降准+结构性降准”相结合的全面措施。一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 1 万亿元。此次下调后,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下降至 9%,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下降至 6%,整体存款准备金率的平均水平将从原来的 6.6%降低到 6.2%,绝对水平回到 20 年前的低位。二是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 5%调降为 0%。虽然上述机构存款占比较小,但是此次下调幅度巨大,将有效增强这两类机构面向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等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上述措施将有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进一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降息方面,本次也迎来普降。政策利率、LPR、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以及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均宣布不同程度下调。首先政策利率来看,公开市场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 1.5%调降至 1.4%,绝对水平创近些年新低。政策利率的下调也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 0.1 个百分点,预计后期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也会迎来相应下调,在呵护净息差的基础上,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其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方面,再贷款利率从目前的 1.75%降至 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 2.25%降至 2%,预计每年可节约银行资金成本大概 150-200 亿元,推动银行加力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再次,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方面,时隔一年也下调了 25BP,5 年以上从 2.85%下调至 2.6%,5 年以下从 2.35%下调至 2.1%,上一次调整则是去年 5 月 18 日。图2:当前市场资金利率仍显著高于政策利率中枢图3:本次降准部分商业银行法准率仍保持不变资料来源:Macrobo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Macrobo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结构性政策是本次央行“一揽子”措施的另一个重点,具体包括八项工具。从工具类型看,大致可以分为结构性降息、结构性降准、新设/扩容/合并再贷款工具等。考虑到再贷款工具主要通过利率优惠对特定领域的信贷投放进行结构性激励,其本质类似于结构性降息。若后续财政对结构性工具进行进一步贴息,则其定向降息的效果将更为明显。潘功胜行长在发布会强调了结构性工具作为货币政策重心的原因:“在中国经济运行中……很多矛盾和挑战是结构性的,结构调不好,总量调控也很难发挥有效作用”。这与我国央行近年注重“精准滴灌”,避免“大水漫灌”的总体思路相吻合。此外,需要看到,当前总量政策空间仍面临一定约束,对其使用较为慎重。降息方面,尽管近期汇率弹性显著改善,中美汇率距离 7.35 的关键点位拉开空间,但我国银行净息差压力仍在持续加大。近年来,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今年一季度位于 1.52%,已低于自律机制考核中 1.80%及以上的合意区间。净息差关系到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一方面,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4净息差是银行抵御风险的“缓冲垫”,适当的净息差对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净息差也是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的直接激励。降准方面,在现有的准备金体系下,空间也已相对逼仄。本次 50BP 降准落地后,银行体系综合法准率将从 6.6%下降至 6.2%,距离 5%的执行下限仅 120BP 左右的空间,若考虑小型银行法准率保持不变的情况,大致对应未来 3 次 50BP 降准空间。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性降准降息的“性价比”凸显。图4:我国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图5: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回稳资料来源:Macrobo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Macrobo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尽管公布的结构性工具涵盖的领域比较广泛,但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提振内需、发展科创和支持资本市场。提振内需方面,针对性举措包括:1)通过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 25BP,加大“稳地产”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此外,公积金利率调降也将压降有贷居民利息支出,预计每年节省超过 200 亿元,这有助于提振居民的消费能力,对“促消费”提供支撑。2)对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定向降准 500BP,有望提升这两类主体“宽信用”的能力并降低其资金成本,分别加强对汽车消费和设备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3)新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为 5000 亿元,定向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机构。如前所述,由于调降后(-25BP)的再贷款利率低于同期限资金约 20-30BP,设立再贷款等同于对这类机构进行定向降息。4)扩容“支农支小再贷款”3000 亿元,总额度扩充至 3 万亿元。该再贷款主要用于鼓励银行扩大对于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投放,有助于“稳主体”,进而“保就业”。就业不仅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促进内需的核心保障。发展科
[国信证券]:5月7日金融三部委联合新闻发布会解读:以稳促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7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