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行业深度报告-国产大飞机:中国力量将打破全球寡头格局,自主研发铸就坚实壁垒
国产大飞机:中国力量将打破全球寡头格局,自主研发铸就坚实壁垒军 工 团 队 • 行 业 深 度 报 告证券研究报告 | 国防军工 | 2025年04月24日分析师李鲁靖登记编号:S1220523090002刘明洋登记编号:S1220524010002黄凯伦登记编号:S1220524090001摘要2 我国大飞机行业已形成多元格局,包含军用、民用及特种用途飞机,以中国商飞为主要民用飞机产业化载体。航空界对大飞机的定义一般指150座级以上、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民用运输类飞机和军用运输类飞机。目前,中国商飞形成了“支线客机C909-窄体客机C919-宽体客机C929”的三款客机产品体系。 全球与中国民航市场扩容前景向好,客运量增长拉动客机供给。据国际航协,随着后疫情时代航空旅行的复苏发展,客运量和运力回温,全球航行客运总量自2023年持续复苏,预期在2024年内恢复常态增长模式。中国航空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商飞预计到2043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拥有10061架客机,占全球客机机队20.6%,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飞机维修市场规模也在发动机维修驱动下迈向新高。 全球商业客机市场的集中度极高,空客和波音以“双寡头”形势垄断整个市场,且仅在2023年二者交付量占总行业的90%。中国商飞打破全球商业客机市场双寡头垄断格局,C919 有望成为热门机型替代方案,订单主要集中于三大航司。截至 2025 年2月末,C919累计订单达1495架(确认订单1012架)。中国商飞在2025年供应商大会上表示,C919飞机在2024 - 2029年的产能分别规划为50架、75架、100架、150架、150架、200架。 大飞机产业链呈 “微笑曲线”,虽制造依赖全球化,但中国商飞建立了 “主制造商 - 供应商” 商业模式,积极培养本土供应商,采用多元复合材料优化 C919 机身,不过机载系统仍存国外技术依赖。长江1000A目前处于研制阶段,作为我国研发航空发动机的主体,中国航发研发的CJ1000A发动机已装载在航空工业试飞中心一架以运-20运输机改造的发动机通用飞行台上进行了试飞,未来国产C919大型客机也有望装上国产“心脏”。未来,国产大飞机产业将凭借新型材料、国内企业破局以及中航工业主机厂的支撑,迈向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建议关注:下游分部件装配—中航西飞、中航成飞、洪都航空、中航沈飞;中游零部件及加工—中航重机、中航高科、广联航空、航天环宇、三角防务;上游原材料及元器件—光威复材、宝钛股份、抚顺特钢、西部超导、中航光电、中航机载、润贝航科、江航装备;商用航空发动机——航发动力、航发科技、万泽股份、航发控制、航宇科技、航亚科技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瓶颈风险、供应链风险、产量不达预期风险第一章 国产大飞机行业形成多元发展格局1.1 大飞机一般指150座级以上、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1.2 产业特点:高度复杂、技术驱动、市场集中且持续增长1.3 我国已形成军用+民用+特种用途大飞机家族1.4 中国商飞是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第二章 全球与中国民航市场扩容前景明朗2.1 全球民航市场由复苏转向增长,客运量提升拉动客机供给2.2 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2.3 全球及中国民航客运攀升,客机供应迎来扩容期2.4 发动机维修主导,驱动中国飞机维修市场规模迈向新高第三章 中国商飞打破大飞机市场双寡头格局3.1 全球商业客机市场的集中度极高,双寡头垄断市场3.2 中国商飞进入大飞机市场,C919或将成为热门机型替代方案3.3 C919 订单分布解析:三大航司占据主导地位目录3第四章 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构建自主发展模式4.1 大飞机产业链价值呈“微笑曲线”形状,制造仍依赖于全球化4.2 大飞机产业链分工模式与供应链协同策略4.3 中国商飞建立完善的“主制造商-供应商”商业模式4.4 聚集资源打造中国民机品牌,优先培养本土供应商4.5 三级供应体系4.6 应用多元复合材料构建 C919 机身,显著优化结构性能4.7 机载系统现存国外技术依赖,未来全力实现国产自主4.8 长江 1000A 研发推进,构建自主航空动力核心第五章 投资建议 航空界对大飞机的定义一般指150座级以上、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民用运输类飞机和军用运输类飞机。在我国一般将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作“大型客机”,主要负责航空干线的客运活动,是民航中使用最广泛的主力机型。 国外大飞机的典型代表在民用领域包括波音737、空客A320等窄体客机及波音 747“空中女王”、波音777、波音787“梦想飞机”以及空客A380、A350等宽体客机。 目前我国大飞机主要有中国商飞(COMAC)开发的产品包括窄体单通道中短程商用飞机C919飞机(2023/5/28商业首飞)和宽体长程商用飞机 C929(研制中),据《南华早报》2024年5月13日报道,C939宽体客机的研发工作已全面启动。1.1 大飞机一般指150座级以上、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资料来源:央视网,波音、空客、中国商飞官网,南华早报,俞敏《大飞机,中国制造新征程》,方正证券研究所4波音737-MAX空客A320C9191.2 产业特点:高度复杂、市场集中、协同发展资金、技术和资源的高度密集型产业,形成了寡头或多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具备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和突出的范围经济性,与国际合作密切,协同发展高研发费用、高度分工协作、高风险高收益产业链长、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资料来源:金伟《打造并拓展中国大飞机产业链》,方正证券研究所1.3 我国已形成军用+民用+特种用途大飞机家族6 我国已形成军用+民用+特种用途大飞机家族,其中民航干线客机是大飞机产业数量和价值量占比最高的产品。 艰难起步期:运8由中航陕飞生产的中程中型多用途运输机,源自对俄制安-12b四发涡桨运输机的测绘仿制,是当时中国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最大的运输机。中国第一次自主研制的大型军用喷气式运输机曾命名运-9,该项目于1969年上马,后由于多种原因而中止。运-10的研发始于1970年,首飞于1980年,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运-10的性能和安全性都难以达到国际标准,最终在1986年被迫终止。 反复探索期:以新舟60项目为代表。研发始于1986年,首飞于1993年,但是由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影响,新舟60的销售和运营都不理想,最终在2006年停产。 初见成效期:ARJ-21首飞于2008年,是中国第一次成功自主研发支线客机的项目。运-20首飞于2013年,是中国第一代大型运输机,也是中国第一次成功自主研发大型运输机的项目。C919首飞于2017年,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干线客机,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大飞机。AG-600首飞于2017年,是中国第一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当前我国已形成了由国产大型客机C919、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鲲鹏”和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构成的国产大飞机“三剑客”家族。资料来源:人民网,深度问题研究室,军兴研究院,方正证券研究所大型客机 C919大型军用运输机 运-20水陆两栖飞机 AG-6001.3
[方正证券]:国防军工行业深度报告-国产大飞机:中国力量将打破全球寡头格局,自主研发铸就坚实壁垒,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M,页数4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