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2025年度策略:船厂迎来盈利拐点,供给刚性下行业景气延续
船舶行业2025年度策略船厂迎来盈利拐点,供给刚性下行业景气延续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专业服务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首席证券分析师:周尔双执业证书编号:S0600515110002zhouersh@dwzq.com.cn证券分析师:韦译捷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4080006weiyj@dwzq.com.cn2025年2月24日1投资建议2⚫ 2024年订单、船价维持高位,新造船市场延续高景气(1)签单:2024年全年船厂新签订单1.7亿载重吨、6581万修正总吨,同比分别增长31%、34%,新签订单金额2038亿美元,同比增长55%。分船型,除散货船外,主要船型均表现良好,其中集装箱船增速最快,占比提升明显。(2)船价:2024年末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89,较年初提升6%,同期各船型新造船价格指数均有所提升,其中集装箱提升13%、油轮提升7%、散货船提升6%、气体运输船提升5%。供给刚性下,船厂降价接单意愿薄弱。(3)在手与交付:截至2024年末,全球船厂在手订单合计3.65亿载重吨/1.57亿修正总吨,较年初增长30%/19%,同期全球船厂交付量合计8887万载重吨/4100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1%/15%。全球船厂手持订单覆盖率3.8年,位于历史高点,同期手持订单运力占比12%,位于历史较低水平。⚫ 供需缺口难以消解,造船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至2030年后我们认为船舶行业供需缺口短中期难以消解,造船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1)供给端,中国以外船厂难以扩张产能,2030年产能仅:2024年全球船厂产能、活跃船厂数分别为0.5亿CGT、402家,较2011年高点分别下降26%、60%,而同期全球船队规模增长了58%。当前造船产能正在逐步修复,但较上一轮周期供给端仍具备明显刚性,克拉克森预计2025-2026年全球船舶交付量分别为4433/4472万CGT(1.0/1.1亿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8%/1%(8%/13%),增幅有限,2026年中/日/韩交付量分别为2010年高点的1.1/0.6/0.7倍,中国以外区域均难以大规模重启和扩张产能。(2)需求端,全球船队平均船龄仍在持续增长,未来10年船舶老龄化持续带来存量更新需求。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按总吨,15年以上船龄的船占比约33%,20年以上船龄占比约16%,25年以上船龄占比约8%。即约33%的现有船舶将在未来10年更新迭代。同时,新能源转型为船舶行业中长期发展趋势,可替代能源船舶占交付/新签订单比率逐年提升,2024年分别达36%/49%。随环保政策趋严,去碳化进程较慢的船东可能面临航运成本上升、监管罚款和竞争力下降,我们判断船舶低碳转型将加快更新替换节奏。参考克拉克森、贸发会对未来海运贸易量、船队规模增速的预测,以及现有船队船龄结构,暂不考虑环保更新,保守测算2025-2030年全球船舶年均交付需求约1.1亿载重吨,老船更新需求占比超50%。数据来源:Wind,Clarkson,东吴证券研究所⚫本轮周期中国船厂最为受益,已迎盈利拐点中国船厂于本轮上行周期中最为受益:根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0.48亿载重吨,同比增长14%;新接订单量1.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59%,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2.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50%。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6%、74%和63%。•投资建议:推荐中船集团旗下船舶总装上市平台【中国船舶】,建议关注船舶动力系统核心标的【中国动力】、油气船用阀供应商【纽威股份】、优质造船资产待注入的【松发股份】•风险提示: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船舶制造所属环节证券代码公司名称2025/2/182024/9/30市值(亿元) PE-TTM营业总收入(亿元)YOY归母净利润(亿元)YOY毛利率归母净利润率ROE(加权)船舶造修600150.SH中国船舶1,4215356213%22.7-11%9%4%5%601989.SH中国重工98337435316%9.3951%12%3%1%600685.SH中船防务32615412730%1.9674%9%2%1%配套设备船舶动力系统600482.SH中国动力5024536613%7.480%13%4%2%船用锚链601890.SH亚星锚链722815-2%1.910%28%13%5%电子防务装备600764.SH中国海防1895619-3%1.521%36%9%2%船用阀门(15%~20%) 603699.SH纽威股份20722455%8.341%37%19%21%表:船舶制造相关标的梳理(2025/2/23)投资建议3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船舶行业研究框架4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图:船舶行业研究框架⚫上一轮船周期主要驱动力来自需求侧,全球贸易增长,运力需求提升。⚫本轮船周期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供给侧,船厂产能刚性,难以满足寿命更新、环保升级需求。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克拉克森指数(右)新造船指数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05101520253035404550中国船舶(收盘价,元)中国动力(收盘价,元)上证指数(右)本轮周期龙头公司股价复盘•2021年全球贸易疫后复苏,堵港、船队运力增长等因素共同推升运价和船价,新造船订单增长96%•中国船舶股价大幅修复•2022下半年,需求下降叠加堵港缓解,干散船金额集装箱船运价回落,但仍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新造船订单增速平稳,供给刚性下船价温和增长。•中国船舶、中国动力在手订单饱满,股价震荡上行。但前期包袱仍在、加之汇率、原材料价格波动,利润波动较大。•2024年前三季度运价、船价、新船订单温和增长,中国船舶、中国动力披露财报表现亮眼,超额明显•9月3日-18日公告重大资产重组停牌•中国船舶三季报及2024年报预告增速放缓,股价回调•中国动力三季报及2024年报预告业绩持续超预期,股价表现更优5数据来源:Wind,Clarkson,东吴证券研究所图:中国船舶、中国动力股价复盘本轮周期龙头公司股价复盘100120140160180200020406080100120140中国船舶收盘价(元)新造船价格指数(右轴)图:中国船舶股价复盘⚫本轮周期船厂产能刚性较为明显,在手订单饱满,降价意愿弱,船价温和增长。⚫龙头企业前期包袱较重,业绩兑现节奏滞后于周期复苏,股价走势和船价走势不相一致,估值较上轮周期高点仍有距离。6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目录供需缺口中长期存在,新造船市场景气度延续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7中国船厂在手订单量利齐升,业绩迎向上拐点核心零部件环节充分受益,产品矩阵持续拓展8数据来源:Clarkson,东吴证券研究所⚫2024年新造船价格指数维持较高水平,集装箱船增幅最为明显:2024年末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89,较年初提升6%。同期各船型新造船价格指数均有所提升,其中集装箱提升13%、油轮提升7%、散货
[东吴证券]:船舶行业2025年度策略:船厂迎来盈利拐点,供给刚性下行业景气延续,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3M,页数3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