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行业周报:多家券商获批参与碳排放交易,碳市场流动性有望提升
行 业 研 究 2024.12.27 1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ESG 行 业 周 报 多家券商获批参与碳排放交易,碳市场流动性有望提升 分析师 郑豪 登记编号:S1220522040003 王玉 登记编号:S1220521010001 李倩 登记编号:S1220524080001 相 关 研 究 《ESG 周报: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正式印发,2030 年建成国家统一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2024.12.21 《ESG 周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2024.12.14 《ESG 周报: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核查指南更新,推动行业数据质量提升》2024.12.07 《ESG 周报:COP29 气候融资协议达成,发达国家每年提供 3000 亿美元》2024.11.30 核心观点: 国内热点:多家券商纳入碳排放交易权市场。多家上市券商发布公告表示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复函,正式批准它们通过自营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包括西南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国元证券、财达证券、长城证券、方正证券、中国银河等。引入券商参与碳交易业务,能够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券商通过深入研究碳排放权的价值和市场的供需状况,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碳价格,使之真实反映市场价值,进而推动建立一个完善的碳定价机制,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同时,券商凭借其在金融创新方面的能力,能够开发出多种碳金融产品,例如碳回购业务,这不仅帮助企业将碳资产转换为可用于日常运营的资金,还拓宽了企业的融资途径。此外,券商依托其专业的研究能力,专注于实体企业在碳资产管理方面的需求,提供碳市场政策和规则的分析,以及低碳转型的建议,从而支持企业实现低碳发展。预计本次扩容碳排放市场的券商交易者后,碳市场的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海外热点:沙特欲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 COP16《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沙特能源部表示沙特在 2020 年已经拥有了首个可再生能源项目,并计划到 2030 年通过可再生能源满足 50%的电力需求。目前,沙特已经建成、招标和在建的能源项目总容量达到 44 吉瓦,预计未来每年将增加 20 吉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以实现到 2030 年达到 130 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目标。沙特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曾经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超过 85%,石油也是沙特的主要能源。长期以来,沙特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到 1%,但到了 2024 年年中,沙特经济与计划大臣费萨尔·易卜拉欣宣布,沙特在实现“2030 愿景”的道路上已经行程过半,非石油部门的快速增长,占 GDP 的比例已经达到 51%。沙特的可再生能源蕴含较大市场空间,多家中国新能源企业已经明确表示将赴沙特投资,包括阳光电源、晶科能源、TCL 中环、远景集团等,预计将为中国新能源出海提供机遇。 产品追踪:本期无新成立公募基金;本期新发行债券 23 只,总规模 179.31亿元,其中绿色债券 13 只、社会债券 7 只、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3 只;本期新发行理财产品 1 只,为社会责任主题理财产品。 指数追踪:截至 2024 年 12 月 27 日,除中证 500ESG 基准外,本周主要 ESG指数均上涨,其中,沪深 300ESG 领先涨幅最大,上涨 1.86%,其次为华证ESG 领先,上涨 1.60%,中证 500ESG 基准下跌 0.30%。近一年主要 ESG 指数均上涨,其中,万得 A50ESG 领先涨幅最大,上涨 23.25%,中证 500ESG 基准涨幅最小,上涨 10.80%。 方 正 证 券 研 究 所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ESG 行业周报 2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s 碳交易追踪:截至 12 月 27 日,本期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 589.08 万吨,总成交额 5.66 亿元,收盘价 97.74 元/吨,较上周收盘下降 0.60%。2024 年 12 月 20 日-12 月 26 日,欧盟碳期货(EUA)成交量为0.47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12 月 26 日收盘价为 67.70 欧元/吨二氧化碳当量,较 12 月 19 日收盘价上涨 2.64%。 风险提示:国内外 ESG 发展不及预期;政策出现重大变化;ESG 各产品发展不及预期。 ESG 行业周报 3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s 1 国内政策及热点事件 1.1 多家券商纳入碳排放交易权市场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政策工具,正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2 月 24 日至 26 日,多家上市券商发布公告表示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复函,正式批准它们通过自营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包括西南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国元证券、财达证券、长城证券、方正证券、中国银河等。碳排放权交易允许券商作为交易对手方,向市场提供国内外碳排放权品种现货的双向交易报价,这有助于降低因市场流动性不足而增加的交易成本,并满足客户的建仓和变现需求。 根据券商公告,这些券商将将根据复函要求,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关监管制度要求,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不参与地方交易场所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品交易,加强对交易对手的管理,不为违规融资活动提供便利。同时,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从行业情况来看,2023 年 2 月,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东方证券、中信建投、华宝证券 6 家券商关于自营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收到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函;此前,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已获得相关业务资格。东方证券集中资源推动碳业务蓬勃发展,已落地现货及远期碳配额交易、碳回购业务,通过服务履约、投融资、市场交易及资产支持服务等方式,为控排企业及其他碳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多元化的碳金融服务方案。华泰证券与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湖北碳配额回购交易,助力企业通过盘活存量碳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有效引导资金投向绿色转型。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多项政策正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助推绿色金融发展。券商正从全业务线发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丰富产品和服务,服务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点评:引入券商参与碳交易业务,能够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券商通过深入研究碳排放权的价值和市场的供需状况,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碳价格,使之真实反映市场价值,进而推动建立一个完善的碳定价机制,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同时,券商凭借其在金融创新方面的能力,能够开发出多种碳金融产品,例如碳回购业务,这不仅帮助企业将碳资产转换为可用于日常运营的资金,还拓宽了企业的融资途径。此外,券商依托其专业的研究能力,
[方正证券]:ESG行业周报:多家券商获批参与碳排放交易,碳市场流动性有望提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