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系列第七十四篇:如何看待拜登政府新一轮半导体出口管制落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4 年 12 月 3 日 总量研究 如何看待拜登政府新一轮半导体出口管制落地? ——《大国博弈》系列第七十四篇 作者 分析师:高瑞东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120002 010-56513108 gaoruidong@ebscn.com 联系人:周欣平 010-57378026 zhouxinping@ebscn.com 相关研报 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推手与实现路径 ——《大国博弈》系列第七十三篇(2024-11-30) 从拜登到特朗普,总统换届交接进展如何? ——《大国博弈》系列第七十二篇(2024-11-26) 特朗普第一任期,中美交锋全复盘——《大国博弈》系列第七十一篇(2024-11-21) 特朗普重返白宫,如何冲击世界?——《大国博弈》系列第七十篇(2024-11-06) 特朗普政策如何影响美国通胀?——《大国博弈》系列第六十九篇(2024-10-25) 2024 年美国大选结果何时出炉?——《大国博弈》系列第六十八篇(2024-10-24) 当前美国大选提前投票选情几何?——《大国博弈》系列第六十七篇(2024-10-22) 小肯尼迪退选后,特朗普选情如何?——《大国博弈》系列第六十六篇(2024-08-28) 详解哈里斯首份经济政策纲领——《大国博弈》系列第六十五篇(2024-08-18) 特朗普胜选将如何扰动我国出口?——《大国博弈》系列第六十四篇(2024-08-01) 遭遇枪击事件,特朗普“施政纲领”需重视 ——《大国博弈》系列第六十三篇(2024-07-14) “大财政”时代的美国经济及美股展望——解构美国系列第六篇(2024-06-18) 核心观点: 为何拜登政府选择加快推进对华科技封锁?一方面,拜登进入“跛脚鸭”时期,在有限任期窗口加紧推进制裁措施,巩固政治遗产。但另一方面,本轮管制限制较市场预期宽松,也反映近期我国与拜登政府在对美产品关税豁免、换囚等谈判方面的进展。 新一轮半导体出口管制落地对我国半导体供应链更偏短期扰动,不改长期向好趋势。一则,拜登政府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自上而下强制推行,未充分考虑企业利益,导致美国企业对华封锁政策的配合意愿不足。二则,近年来尽管美国已经出台多轮出口管制,但我国半导体设备在全球的供需占有率不降反升,半导体设备公司的研发支出快速抬升,供应链本地化可期。三则,在多轮出口管制落地后,美国、日本以及荷兰等半导体设备公司在中国业务收入增速不降反升,主因美国半导体公司对中国销售设备越来越依赖从非美国出口,用于避免美国本土的出口管制,反映出中国依然是国际顶尖半导体企业的核心业务伙伴。 一、拜登政府发布新一轮对华半导体大规模限制措施 美东时间 12 月 2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 140 家中国涉半导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是拜登政府时期第三次发布对华半导体大规模限制措施。此次制裁的目标主要是半导体制造设备和高带宽内存(HBM),24 种新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和 3 种软件工具被列入对华出口管制清单,新修订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限制美国、日本和荷兰的半导体企业通过第三国工厂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 从内容上看,本轮管制部分条款收紧,旨在加强美国“长臂管辖”范围。一方面,最终公布的“实体清单”较市场预期宽松,并未涉及我国关键存储芯片供应商。但另一方面,本轮投资限制的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的更新,收紧了使用美国技术、软件或组件在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管制范畴。此前,只有使用超过 25%美国组件的外国制造的芯片制造设备和工具才受 FDP 约束。但新规打破了 25%上限,目前如果任何美国技术被用于在荷兰制造光刻工具或在韩国制造内存组件,它将受到美国出口管制,大大加强了美国“长臂管辖”范围。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 为何拜登政府选择加快推进对华科技封锁?一方面,拜登进入“跛脚鸭”时期,在有限任期窗口加紧推进制裁措施,巩固政治遗产。特朗普胜选后,拜登正式进入“跛脚鸭”时期(指现任政府任期即将结束而新政府尚未就职的过渡时期),但由于无需承担责任和接受问责,许多“跛脚鸭”总统会利用这段时间采取一些在选举前可能无法实施的行动——对于拜登而言,其“跛脚鸭”时期政策重点转向中美问题。例如此前的 11 月 22 日,美国国土安全部以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将 29 家中国企业列入进口黑名单,为该名单生效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充(详见 2024 年 11 月 26 日外发报告《从拜登到特朗普,总统换届交接进展如何?——<大国博弈>系列第七十二篇》)。 但另一方面,芯片管制部分条款松动,也反映出近期我国与拜登政府谈判的进展。例如,11 月 27 日,中美历经数月谈判达成正式协议,中方将释放三名美国在囚人员,美方也释放三名被美国错误羁押的中国公民。11 月 29 日,中国财政部表示,延长对包括稀土金属矿、医用消毒剂、镍镉电池在内的部分美国产品关税豁免期限至 2025 年 2 月。 二、如何看待拜登政府新一轮半导体出口管制落地影响? 在 2023 年 12 月 17 日外发报告《拜登政府对华科技封锁,还能继续加码吗?——<大国博弈>系列第五十六篇兼光大宏观周报》中我们提到,拜登政府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出于国家安全考量,自上而下强制推行,并未充分考虑美国企业利益,这一方式与 1980 年代的美日半导体贸易战存在显著差异,这决定了微观企业配合对华封锁政策的意愿不足。 面对日本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1980 年代的美国半导体巨头,为维护自身利益主动“抱团”,成立延续至今的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开展游说和立法尝试。这一举措的成果,对外体现在美国政府对日施压,促成以《美日半导体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限制日本半导体销售的政策,对内体现在建立以半导体制造技术科研联盟(Sematech)为代表的各类官产学研协同机制,夯实美国半导体产业基础。美国在对日半导体贸易战中得以最终取胜,离不开美国产业界自下而上的持续推动,也离不开美国政府与产业界的同心协力。 与之相比,拜登政府当前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以所谓“新华盛顿共识”作为指导思想,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罔顾美国企业利益,自上而下强制推行,已引发美国产业界的质疑和不满。正如 1980 年代的美国半导体巨头,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推动美日半导体贸易战,当今的美国半导体巨头,也为维护自身利益,开始反对拜登政府过于严苛的对华半导体封锁。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 从实际行动来看,美国产业界对中国的接触并未因拜登政府的对华科技封锁而相应止步。 2024 年 11 月 25 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应约会见美国英伟达公司执行副总裁普瑞。普瑞表示,英伟达视中国为重要市场,将持续加强与中方合作伙伴的沟通,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2024 年 11 月 23 日,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黄
[光大证券]:《大国博弈》系列第七十四篇:如何看待拜登政府新一轮半导体出口管制落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1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