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2025年“开门红”前瞻:“开门红”被透支了吗?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4年11月05日优于大市1保险业 2025 年“开门红”前瞻“开门红”被透支了吗? 行业研究·行业快评 非银金融·保险Ⅱ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证券分析师:孔祥021-60375452kongxiang@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3060004联系人:王京灵0755-22941150wangjingling@guosen.com.cn事项:进入十月,保险业陆续开启 2025 年“开门红”,行业在产品结构、人力转型、渠道生态等方面仍具有一定调整空间,我们持续看好行业后续保费收入的规模增量。国信非银观点:负债端方面,受“炒停售”等因素影响,引发市场对于短期内透支部分四季度保险需求的担忧。我们预计“开门红”期间增量机遇或集中于组合型产品策略带来的增量保险需求挖掘,从而为险企资产配置贡献稳定需求。考虑到当前行业面临的养老、医疗、养康、储蓄等多元需求,叠加渠道及产品改革初见成效,我们预计 2025 年“开门红”期间保费同比增速约为 7%至 8%,对应 NBV 增速为 25%。资产端方面,展望 2025 年一季度,随着续期及新单保费规模的扩大和存量非标资产到期,预计险资资产配置需求仍高,对应长债及高分红类资产(以 OCI 计量的资产)配置行情或将延续,险资资金配置窗口期或集中在 12 月末至一季度末。我们持续看好险资一季度配置诉求的延续,建议关注负债端具备头部优势的中国人寿及中国太保。评论:2023 年以来,监管持续引导行业下调预定利率,在行业产品结构转型背景下,带动储蓄型保险快速放量,叠加“炒停售”等行为,引发市场对于 2025 年“开门红”需求透支的担忧。随着长端利率的快速下移及资本市场的震荡,险企资产端收益承压,为更好的实现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自 2023 年以来监管引导行业进入新的预定利率下调周期。在此背景下,险企加大对定价利率更为敏感的储蓄型保险的销售力度,短期“炒停售”带动行业实现保费收入的脉冲式增长,但客户保险需求的不断挖掘或透支部分 2025 年“开门红”期间的保费增量,为“开门红”带来一定挑战。结合当前行业面临的几大趋势,我们持续看好 2025年“开门红”的保费收入表现。图1:我国人身险行业同比增速及周期分析资料来源:金管局,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 存款利率下行,储蓄型保险中长期财富管理功能凸显存款利率下调或将加大储蓄型保险吸引力。作为目前财富管理市场中唯一具有刚兑属性的产品,储蓄型保险在稳收益、长久期、可避税等方面仍具有绝对优势。随着近年来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将,利好包括终身寿险、分红险、年金险等产品的销售,有利于明年一季度储蓄型保险需求的持续释放及保费的增量。表1:国有大行现行存款利率银行活期存款零存整取、整存争取、存本取息整存整取一年三年五年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工商银行0.10%0.80%1.00%1.00%0.80%1.00%1.10%1.12%1.50%1.55%农业银行0.10%0.80%1.00%1.00%0.80%1.00%1.10%1.12%1.50%1.55%中国银行0.10%0.80%1.00%1.00%0.80%1.00%1.10%1.12%1.50%1.55%建设银行0.10%0.80%1.00%1.00%0.80%1.00%1.10%1.12%1.50%1.55%交通银行0.10%0.80%1.00%1.00%0.80%1.00%1.10%1.12%1.50%1.55%资料来源:各银行官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此外,为应对产品预定利率下调,险企纷纷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多元化产品策略或进一步催化“开门红”保险需求。近年来,储蓄型产品(传统寿险等)在行业“开门”红期间保费收入占比较高,约为 70%以上。根据燕梳研究院公布的数据,9 月全行业共有 325 款保险产品亮相,涉及 62 家保险公司,包括 56 家寿险公司、2 家健康险公司和 4 家养老险公司。这些产品涵盖了 13 个险种,包括终身寿险(96 款)、重大疾病保险包含轻症版(57 款)、两全保险(43 款)、非养老年金保险(35 款)、养老年金保险(32 款)、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17 款)、意外伤害保险(13 款)、定期寿险(8 款)、重大疾病保险不含轻症版(8 款)、防癌保险(5 款)、护理保险(5 款)、疾病保险(5 款)和长期护理保险(1 款)。在上述产品中,个人类型的终身寿险、重疾险(含轻症)、两全保险、非养老年金保险、养老年金保险成为个险市场的主打产品,分别满足不同保险需求。表2:2024 年 9 月人身险行业新发产品数量及种类险种产品个数终身寿险96重疾险(含轻症)57两全险43非养老年金保险35养老年金险32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17意外伤害险13定期寿险8重疾险(不含轻症)8防癌险5护理险5疾病险5长期护理险1合计325资料来源:燕梳研究院,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图2:保险业月度保费收入占比(单位:%)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目前财富管理市场相对缺乏稳健收益及长久期产品,储蓄型保险中长期收益率仍具备较强吸引力。以终身寿险为例,中长期 IRR 随着预定利率的调整而下调,但目前该险种中长期 IRR 上限约为 2.5%,中长期理财功能凸显。表3:某终身寿险保单现金价值演示年度年龄当年保费身故或全残金现金价值IRR13150000800004450-2325000016000010450-3335000024000020500-4345000032000043400-5355000040000068350-6365000048000095400-73750000560000160250-83850000640000244150-93950000720000348350-104050000800000474250-1545-7000006059001.83%2050-7000006852002.04%3060-8771508771502.22%5080-143725014372502.34%6090-183970018397002.37%70100-235465023546502.39%76106-269671826967002.38%资料来源:保险师,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上述投保人案例为 30 岁女性,缴费期间为 10 年,年交保费为 5 万元)险企在加大产品创新的同时推动组合型产品策略,通过附加险形式拓宽保险保障范围,从而满足被保险人多重保险需求。例如增额终身寿险附加万能险、年金险附加重疾险、年金险附加分红险等组合,通过产品多样化设计降低客户对于单一产品的依赖度。我们预计相应产品策略将持续带动“开门红”期间保费收入。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4表4:新华金福满堂保险产品组合险种保险期间交费期间养老年金开始领取年龄保证领取期间主险:金福满堂养老年金保险养老年金保险至被保险人年满 64 周岁后的首个保单周年日零时止、至被保险

立即下载
金融
2024-11-05
国信证券
8页
1M
收藏
分享

[国信证券]:保险业2025年“开门红”前瞻:“开门红”被透支了吗?,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M,页数8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受益标的估值表
金融
2024-11-05
来源:上市券商2024年三季报综述:客户入金明显增长,自营投资收益率回升
查看原文
2024Q1-3 上市券商自营投资收益来看,头部券商相对稳健
金融
2024-11-05
来源:上市券商2024年三季报综述:客户入金明显增长,自营投资收益率回升
查看原文
2024Q1-3 上市券商自营投资收益率 3.60%,较 2024H1 的 3.11%有所提升
金融
2024-11-05
来源:上市券商2024年三季报综述:客户入金明显增长,自营投资收益率回升
查看原文
2024Q3 末两融规模同比-9%,环比-3%
金融
2024-11-05
来源:上市券商2024年三季报综述:客户入金明显增长,自营投资收益率回升
查看原文
2024Q3 末券商资管规模 5.7 万亿,同比+3%,环比-2%
金融
2024-11-05
来源:上市券商2024年三季报综述:客户入金明显增长,自营投资收益率回升
查看原文
2024Q3 再融资规模 217 亿元,同比-84% 图10:2024Q3 债承规模 3.9 万亿元,同比+5%
金融
2024-11-05
来源:上市券商2024年三季报综述:客户入金明显增长,自营投资收益率回升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