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回升,“DEL+AI+自动化”打造新药研发新动能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4年11月05日优于大市成都先导(688222.SH)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回升,“DEL+AI+自动化”打造新药研发新动能核心观点公司研究·财报点评医药生物·医疗服务证券分析师:张佳博021-60375487zhangjiabo@guosen.com.cnS0980523050001基础数据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合理估值13.48 - 14.85 元收盘价13.03 元总市值/流通市值5221/5221 百万元52 周最高价/最低价17.62/8.35 元近 3 个月日均成交额75.24 百万元市场走势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相关研究报告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1.4%,各技术平台加速商业转化。公司 2023 全年实现营收 3.71 亿元(+12.6%),归母净利润 0.41 亿元(+61.2%),扣非归母净利润 0.03 亿元(-72.4%)。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2.98 亿元(+21.4%),归母净利润 0.30 亿元(+64.7%),扣非归母净利润 0.17亿元(+6831.9%)。其中单 Q3 实现收入 1.04 亿元(同比+15.0%,环比+18.6%),实现归母净利润 0.20 亿元(同比+5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15 亿元(同比+39114.4%)。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幅较大,主要系:1、各技术平台商业项目收入增加;2、随着技术平台商业化项目的增多,公司在报告期内将业务重心适度转向了商业项目,同时,公司稳步审慎地推进了自主研发新药管线的进展,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新药种子库行业内领先,四大核心平台颇具竞争优势。作为新药研发 CRO行业领先企业,公司目前拥有超过 1.2 万亿的新药种子库。专注于两大创新药类型:小分子药、小核酸药;三种商业模式:技术合作、项目转让、产品销售;四大核心技术平台:编码化合物库 (DEL)、分子片段及结构设计 (FBDD/SBDD)、小核酸药(STO)、靶向蛋白降解(TPD),同时,正在建设的能力还有“AI+自动化”高效化合物优化平台,“DEL/SBDD+自动化+AI/ML”多技术融合不断拓宽实验科学的探索边界,提升小分子、小核酸、蛋白降解药物早研能力。投资建议:公司围绕小分子和核酸药物,成功搭建 DEL、FBDD/SBDD、STO、TPD 四大核心平台,同时兼备药物化学、AI/ML 等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平台,在 CRO 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随着核心平台技术不断升级迭代,海内外业务持续发力,平台商业项目稳中有进,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恢复。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4.47/5.56/7.10 亿元,同比增长 20.3%/24.5%/27.6%,归母净利润 0.50/0.63/0.83 亿元,同比增长 21.6%/27.3%/31.5%。综合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得出公司合理价格区间为 13.48~14.85 元,较目前股价有 3%~14%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风险提示:平台建设及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订单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营业收入(百万元)330371447556710(+/-%)6.0%12.6%20.3%24.5%27.6%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41506383(+/-%)-60.1%61.2%21.6%27.3%31.5%每股收益(元)0.060.100.120.160.21EBITMargin-6.0%4.1%6.0%7.7%8.5%净资产收益率(ROE)1.9%3.0%3.6%4.4%5.6%市盈率(PE)206.6128.2105.582.963.0EV/EBITDA307.4106.096.673.358.6市净率(PB)4.013.843.753.643.50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注:摊薄每股收益按最新总股本计算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公司 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98 亿元(+21.4%),归母净利润 0.30 亿元(+64.7%),扣非归母净利润 0.17 亿元(+6831.9%)。其中单 Q3 实现收入 1.04 亿元(同比+15.0%,环比+18.6%),实现归母净利润 0.20 亿元(同比+5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15 亿元(同比+39114.4%)。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幅较大,主要系:1、各技术平台商业项目收入增加;2、随着技术平台商业化项目的增多,公司在报告期内将业务重心适度转向了商业项目,同时,公司稳步审慎地推进了自主研发新药管线的进展,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图1:成都先导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图2:成都先导单季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3:成都先导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图4:成都先导单季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各板块业务逐步恢复,技术平台加速商业转化。2024 年前三季度,DEL 平台整体收入 1.22 亿元(+2.93%);FBDD/SBDD 实现收入 0.93 亿元(+58.21%),该平台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英国子公司 Vernalis;基于 siRNA 一站式服务体内外评价服务的 STO 平台实现收入 0.38 亿元(+39.81%),公司在核苷单体合成等传统业务之外,通过递送分子相关业务实现小核酸一站式项目商业转化;专注在 E3 配体发现、分子胶筛选、PROTAC 分子合成与生物评价等相关服务的 TPD 平台实现收入 0.15亿元(+47.92%);BioSer 生物学服务平台实现收入 0.12 亿元(+2.87%);ChemSer化学服务平台营业收入 0.13 亿元(+18.47%);IDD 新药定制项目服务收入 0.03亿元(-28.78%);其他收入 0.01 亿元(-17.39%);POL 新药在研项目权益转让实现收入约 41 万元(-78.07%)。第三季度四个核心技术平台持续稳步增长,DEL平台收入 0.49 亿元(+4.47%),FBDD/SBDD 实现收入 0.30 亿元(+72.75%),STO平台实现收入 0.10 亿元(+2.23%),TPD 平台实现收入 0.06 亿元(+9.8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其他平台收入同比出现下滑。图5:成都先导新口径各板 2024 年前三季度块营业收入情况资料来源:成都先导投资者交流材料,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注:DEL-DNA 编码化合物库平台;FBDD/SBDD-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平台;STO-寡聚核酸新药研发平台;TPD-靶向蛋白降解平台;BioSer-生物学服务;ChemSer-化学服务;IDD-新药定制项目服务
[国信证券]: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回升,“DEL+AI+自动化”打造新药研发新动能,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7M,页数2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