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科技急先锋:后市如何把握半导体投资方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半导体 2024 年 10 月 09 日 半导体 优于大市(维持) 证券分析师 陈蓉芳 资格编号:S0120522060001 邮箱:chenrf@tebon.com.cn 陈瑜熙 资格编号:S0120524010003 邮箱:chenyx5@tebon.com.cn 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德邦研究所,聚源数据 相关研究 1.《武汉新芯 IPO 获受理,国内晶圆代工产业链高歌猛进》,2024.10.7 2.《先进封装助力芯片性能突破, AI浪潮催化产业链成长》,2024.9.6 3.《IC 设计公司中报总结:业绩开始改善,周期拐点已至》,2024.9.5 4.《中科飞测(688361.SH):业绩短期承压,产品矩阵持续完善》,2024.9.3 5.《模拟芯片公司如何穿越周期成 长》,2024.9.3 科技急先锋:后市如何把握半导体投资方向?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事件:2024 年 10 月 8 日,申万半导体行业指数收得 4554 点,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6.6%,自 2024 年 9 月 23 日以来累计涨幅达 57.6%  半导体是牛市的重要投资方向,目前或仍有较大上涨空间。截至 2024 年 9 月 23日,申万半导体行业指数较五年高点下跌约 61.2%。相比之下,沪深 300 指数该区间下跌约 45.0%。相对沪深 300 指数,半导体行业指数位置更低。目前随着市场预期反转,10 月 8 日申万半导体行业指数收得 4554 点,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6.6%,较 9 月 23 日指数上涨 57.6%。沪深 300 指数 10 月 8 日收得 4256 点,较上一交易日上涨 5.9%,较 9 月 23 日指数上涨 32.5%。 目前相对 2023 年年初和 2024 年年初,申万半导体行业指数涨幅仅为 10.6%和21.7%,且相对 5 年高点仍有 63.6%上涨幅度,因此,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整体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 往后看,我们认为本轮半导体反攻重点方向在于:自主可控+周期反转+科技创新。 1、自主可控 目前国内半导体整体的产能缺口较大,外部限制不断加码,部分领域国产化进程逐步加速。我们将自主可控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向: 1)先进制造自主可控:美国商务部将中芯国际等中国半导体制造商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获取 10nm 或以下的半导体生产所需设备及材料。而大陆在高端设备及材料等方面亟待突破,导致大陆先进制造产能提升缓慢,2023 年大陆先进制造产能占比仅 8%,提升空间较大。 2)人工智能自主可控:美国商务部于 2020 年 10 月完成《出口管制条例》修订,针对性地限制了中国获得先进计算芯片,并于 2022 年 8 月进一步限制美国企业进行相关投资。因此,国内获取海外厂商高端 AI 芯片的能力受到限制,我们认为这或将助推国内 AI 芯片厂商迅速发展,成长出一批具有出色实力的 AI 芯片厂商。 3)汽车芯片自主可控:同样受限于海外厂商的出口限制,国内车企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防止受制于人,国产化进程或将加速。我们认为当下汽车芯片国产化的进程可以类比 2018 年消费电子芯片的时间点,即处于爆发的初期。(美国断供华为上游的芯片采购,直接催化国产化芯片的进程,手机等消费电子中的芯片快速渗透。一旦汽车芯片遭遇相关政策,也可能快速催化。) 2、周期反转 周期角度来看,目前半导体行业或处于“起承转合”的尾声,复盘上一轮周期来看: 起(2019 年):美国限制本土厂商对华为等终端厂商的芯片供应,直接刺激了国内终端厂商对国产芯片的倾斜采购; -34%-26%-17%-9%0%9%17%26%2023-102024-022024-06半导体沪深300 行业点评 半导体 2 / 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承(2019-2021 年):5G 和 A1OT 等科技创新带动消费电子需求快速提升,同时疫情对供应链造成影响。因此,下游厂商采取保守的库存策略,拉动了半导体芯片需求; 转(2021-2023 年):由于需求不及预期,且此前下游的备货策略导致渠道和终端库存较高。行业竞争加剧,价格下行,半导体芯片行业转变为下行周期; 合(2024 年及以后):随着库存逐步去化,叠加需求端温和复苏,24H1 半导体芯片公司整体营收及业绩同比大幅提高,在 AI 与电车智能化等趋势下,我们认为半导体芯片当下站在新的一轮周期起点。此外,据 SEMI 与 TechInsights,预计三季度IC 销售额将同比增长 29%,并打破 2021 年创下的历史极值。 我们认为当前半导体板块或已经来到周期底部,站在新一轮周期起点。目前半导体相关公司营收和业绩逐步修复,释放出周期反转的信号,可以重点关注模拟、存储、IoT、功率半导体等板块。 3、科技创新 我们认为科技周期将会是新一轮周期最大的新增量(Ai+电车智能化): 1)预计 AI 将是对半导体最大增量之一,需求有望从高端的算力芯片、存储芯片、先进封装产业链,逐步下沉到消费电子终端。随着 AI phone、AI PC 等产品落地,端侧 AI 有望跟进。因此我们看好相关 AIOT 芯片、模拟芯片、存储芯片的需求。 2)电车智能化将拉动芯片需求。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半导体元件数量已是内燃机汽车的两倍。全自动驾驶汽车采用激光雷达传感器、5G 通信和图像识别系统设计,预计其半导体元件数量将是非自动驾驶汽车的8 到 10 倍。受电气化、自动驾驶、互联互通和移动即服务等趋势的推动,据 Statista,汽车半导体市场有望从 2021 年的 530.4 亿美元增长至 2029 年的 1038.5 亿美元,8 年 CAGR 达 8.8%。  建议关注: 晶圆代工: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华润微、晶合集成、芯联集成等; 晶圆封测: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甬矽电子、伟测科技等; 设备材料: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芯源微、沪硅产业、安集科技、鼎龙股份等; GPU/CPU/FPGA:海光信息、寒武纪、龙芯中科、安路科技等; 模拟芯片:圣邦股份、纳芯微、南芯科技、艾为电子、思瑞浦、新相微、晶丰明源等; 存储芯片:兆易创新、北京君正、东芯股份、普冉股份、聚辰股份、恒烁股份等; SoC 芯片:澜起科技、瑞芯微、恒玄科技、复旦微电、晶晨股份、全志科技、乐鑫科技、国民技术、芯海科技等; 射频芯片:卓胜微、唯捷创芯、慧智微等; CI

立即下载
电子设备
2024-10-09
德邦证券
3页
0.65M
收藏
分享

[德邦证券]:半导体行业科技急先锋:后市如何把握半导体投资方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5M,页数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A+H 主要 SaaS 公司行情梳理
电子设备
2024-10-09
来源:计算机行业动态点评:计算机“牛市利刃”之SaaS
查看原文
A+H 主要 SaaS 公司业务梳理
电子设备
2024-10-09
来源:计算机行业动态点评:计算机“牛市利刃”之SaaS
查看原文
电子板块个股周涨跌幅(%)(2024.9.23-2024.9.30)
电子设备
2024-10-09
来源:电子行业周报:继续看好Ai驱动,重点关注半导体复苏及估值修复
查看原文
申万二级电子细分板块周涨跌幅(%)
电子设备
2024-10-09
来源:电子行业周报:继续看好Ai驱动,重点关注半导体复苏及估值修复
查看原文
板块周涨跌幅排序(%)(2024.9.23-2024.9.30)
电子设备
2024-10-09
来源:电子行业周报:继续看好Ai驱动,重点关注半导体复苏及估值修复
查看原文
2025 年全球 300mm 晶圆厂设备支出有望达 1232 亿美元,同比+24%
电子设备
2024-10-09
来源:电子行业周报:继续看好Ai驱动,重点关注半导体复苏及估值修复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