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流通行业研究报告:多举措齐头并进,共同探索数据资源创新应用
部门:TMT金融科技组署名:李梦瑶©2024 iResearch Inc. 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流通行业研究报告多举措齐头并进,共同探索数据资源创新应用 2中国大数据产业在“十三五”发展期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0年超过1万亿元。自2022年起,“公共授权运营平台建设” 、“数据二十条”、“《“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等政策明确了数据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推动数据流通应用良性发展。本报告将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当下数据要素行业的重要发展状况,为未来发展重心和发展路径提供启示:1)宏观行业发展分析:明晰数据要素的流通与应用的所处环境,在政策与监管和市场需求导向下,对于宏观发展历程、现处位置、产业与各行业应用场景情况做出判断;2)领域实践路径与进展:纵览2022-2024年行业发展实况,针对供给侧、需求应用与认知、监管推动下的新应用场景建设实况进行解析,更好地明确当前所处方位;3)厂商研究:基于市场调研,重点展示典型厂商的核心团队、战略定位、产品与技术优势,市场与生态等方面。前言 3执行摘要•宏观发展环境概述:新兴技术深化应用不断催生数据喷井式爆发增长,由此确立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资源分配的重要地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推动了新一轮数据安全流通与循环利用的探索。在宏观向好的发展环境中,多组合的政策工具引导行业不断创新,探索数据的循环与高效利用;与此同时,数据源使用的供需双方纷纷表示希望以更安全合规地方式使用数据,赋能业务发展。•产业链与市场参与者:从产业链价值环节传导角度出发,数据要素产业链分为数据资源要素化、市场化流通与数据要素应用,这三大环节。其中,在市场化流通这一环节当中,也会有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相应地咨询、审计、评估与仲裁等服务,更好地推进数据资源化到应用这一过程的转化,所牵扯的参与方多元且类别复杂,价值共创属性十分突出。•商业模式与市场规模:目前数据要素流通与应用正值行业基建期,各领域当中,市场需求主导了商业模式的差异,从而衍生了两大类模式:1)政务与公共部门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多以软硬件IT服务采购、运维以及相关咨询服务为主;2)金融、医疗、交通运输等代表领域多以数据运营与服务的模式开展实践应用,通过实际的业务应用范围、数据源需求难度等维度进行定制化一次性收费,或者根据收益进行利润分配。随着政策利好,且新兴技术发展不断成熟提供有力支撑,艾瑞预测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1662.0亿元,近5年以25.7%复合增速于2025年约达2042.9亿元。•数据要素流通发展实践探索:自2022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之下,我国“数据要素流通”这一大目标愿景从三大方向发力:1)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体系建设,为开放与流通提供支撑;2)各行业探索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的广度与深度;3)为企业数据资源提出明确的会计处理办法,进一步助推数据资源资产化与价值化。多举措并行探索之下,我国进入了数据要素流通发展的萌芽与探索期,向数据流通与价值释放加速迈进。•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中国数据要素流通发展仍在萌芽和探索阶段,面临着数据与基础设施环境欠缺、各业认知与建设动力不足、多方协同推进进展速度慢等重重挑战。在挑战之下,政策扶持与引导、新兴技术发展与交叉融合应用、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等多重因素不断驱动着行业加速发展,向日趋完善的良性循环与应用演进。 4研究范畴数据要素产业链环节从数据形态和流程上界定整个数据要素的产业链环节,数据最终在实现流通、多次利用并赋能各行业,发挥“乘数效应”之前,需经历数据采集与加工、数据存储与治理、数据资产化与产品化、数据连接与流通,以及数据交易这五大环节。其中,按照数据使用范围可进一步划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以(1)数据集采和加工和(2)数据存储与治理为主的两大环节,围绕着各企业、机构等主体内部进行“内循环”,以及由(3)数据资产化与产品化、(4)数据连接与流通、和(5)数据交易这三大环节为核心进行各主体间、跨行业等外部循环流通和应用的“外循环”。本报告更聚焦在基于“外循环”的数据要素流通与应用,更多地讨论当前时点下数据要素流通进展、可行性,以及各终端行业的应用场景,特此说明,后续将不再赘述。数据要素产业链环节数据采集与加工数据存储与治理数据资产化和产品化数据交易数据连接、隐私保护与合规流通12345 5概念界定数据要素流通与应用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为契合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满足新型的数据爆炸和拟合现实的数据探究和应用等需求,需要以安全合规的方式,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在同业和跨行业使用,赋能业务发展。在保证数据提供方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可以保障数据以“可用不可见”的方式进行安全流通。除了“数据可用不可见”的特性外,通过融合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安全加密等保障技术,控制数据的用途以及用量,进而做到数据“用途可控可计量”,并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促进基于数据要素的交易,投入各产业进行应用。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入多方参与者,共建数据要素流通生态。数据要素化后实现流通与应用的路径搭建数据流通平台产品化场景匹配数据应用、创新:迭代与反哺旧场景和应用共创商业模式12345产业经验与场景认知技术底座专业人才与团队数据开放 6目 录01宏观发展环境概述02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流通行业实践现状03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流通行业服务市场玩家0405行业专家之声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流通发展趋势展望 7宏观发展环境概述01 8©2024.9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数据资源与要素化发展历程回顾数据与新兴技术同源共生,新兴技术深化应用不断催生数据喷井式爆发增长,由此确立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资源分配的重要地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推动了新一轮数据安全流通与循环利用的探索来源:综合公开资料整理,外部专家访谈,艾瑞自主研究绘制。iResearch:中国数据资源化与要素化发展历程•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委组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研究专家委员会”,开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研究。仅示意,非穷尽1995-2010 信息共享交互时代2010-2019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时代来临,中国依托于庞大的人口基数,电子化信息呈爆发式增长,奠定了数据发展的基础创新型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落地实践不断引领产业革新,数据与技术同源共生,数据量也随之喷井式涌现,数据安全与隐私成为新的焦点需求侧驱动数据赋能实体经济活动,对需求量持续扩张,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地位正式被确立,迎来新一轮安全流通与利用的相关探索政策与监管需求侧供给侧•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宽带网民数量、国家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均跃居全球第一。其中网民数量达2.53亿、宽带网民数量达2.14亿、“.CN”域名注册量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流通行业研究报告:多举措齐头并进,共同探索数据资源创新应用,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6.92M,页数5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