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国内政策变化,出海风险收益并存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国内政策变化,出海风险收益并存证 券 研 究 报 告投资评级:报告日期:推荐维持2024年09月22日◼分析师:胡博新◼SAC编号:S1050522120002行业周报2医 药 行 业 观 点诚信、专业、稳健、高效请阅读最后一页重要免责声明1 .国内政策改革时点,出海机遇和风险并存根据国家医保局,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完成专家评审,医保局在北京召开拟谈判/竞价企业现场沟通会。根据初步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244个目录外品种通过,196个目录内品种通过。医保对创新药谈判的纳入和调整不仅需要考虑当期新增支出,还需要考虑长期续约后增量支出,2023年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2293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1775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支出增速大于收入增速,而且从长期来看,医保增速会逐步递减,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退休人员增加,支出仍将保存增长。保持未来医保基金的收入平衡,医保必须保持支出的合理分配。对于获得医保增量的创新,医保局也会谨慎考虑,充分议价获得医保的最大价值。近几年来, 医保谈判药品的平均降价幅度基本在50%~60%,而谈判成功率则波动较大,2022年超过80%。处于国内政策变化的时点,过于仅靠国内即可实现发展壮大的模式变得更为困难,出海成为医药产业链突破瓶颈的重要窗口。中国的原料药、研发服务、医疗器械已实现较高比例的出口,创新药械正逐步通过海外授权,并购整合和直接临床申报等多种方式进入规范市场。虽然出海面临中美贸易等不确定因素较多,但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医药产业生态链中建立优势,而且不仅仅是成本优势,还包括效率和可靠性,都是决定全球创新医药产业难以脱钩中国的重要因素。3医 药 行 业 观 点2. 医药出口数据靓丽,创新出海值得期待根据医保商会数据,2024年1-7月,中国市场医药产品出口额614.33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医疗器械类增3.92%,西药类增长2.68%,中药类下滑6.82%。器械类增长领先,2024年1-7月一次性耗材出口额大增8.96%,医疗诊断和治疗类增长3.2%。对比国内医疗设备市场,海外市场增长节奏不一致。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县级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规模同比下降50.57%,截止2024年8月31日,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业绩披露结束,整体出口增长也优于国内市场。自2023年8月起,器械出口增长已逐步恢复。经历疫情防控阶段,中国医疗器械的品质已获得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认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通过FDA认证产品增加,并且高值耗材、中高端装备比例提升。中国研发生产体外诊断试剂,先后获得欧盟市场认证,在国际疫情防控中,效率和成本获得国际组织的认可,如近期入选全球基金(The Global Fund)的猴痘病毒检测试剂盒。制剂国际化方面,2024年1-7月,西成药出口4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38%,大幅领先于医药整体出口。根据药智网统计,2023年国产创新药跨境License-out交易数量超过50笔,潜在总金额超400亿美元。在2024上半年,国产创新药达成跨境License-out交易25笔,潜在总金额超过270亿元。随着更多国产创新药械的临床进展,预计创新出海合作项目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诚信、专业、稳健、高效请阅读最后一页重要免责声明2医 药 行 业 观 点诚信、专业、稳健、高效请阅读最后一页重要免责声明3 .连锁药房总数面临拐点,龙头受益集中度提升截至2023年底, 全国零售药店数量达到已666960家,相较于2019年,新增14.3万家,其中2023年就新增4.37万家,而门店数量增长的同时,零售药品市场却因为统筹改革等因素下滑。根据中康资讯,2023年零售药店市场全品类规模5394亿元,同比增长-0.7%,2024年上半年零售药店(含O2O) 同比增速为-0.7%。竞争加剧下,单店收入下降,门店亏损面增加,门店关闭增加。零售药店行业逐步从扩张转向收紧,根据《中国药店》统计,对比2023年,2024年有41.6%的被访者表示其门店的员工数量有所减少,平均减少1.7人。考虑单体和中小连锁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叠加医保监管趋严等政策冲击,我们认为到2024年Q4,零售行业将达成新的平衡。2025年全国零售药房门店总数将下滑,预计下滑幅度超过10%,有效减少市场无效供应,对于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客流量有望回升,单店盈利将改善。统计分析连锁药房上市公司业绩,2024年上半年收入增速已回落,新开门店数量下降,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8.36%,门店客流下降对头部连锁业形成经营压力,预计下半年头部连锁也会调整新开和关闭门店节奏,更为注重经营的稳定。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连锁药房有望最先获得客流量的回升,提升经营效益。政策方面,门诊统筹的覆盖面在逐步扩大,全零售市场中,处方药销售比例在提升,但各地执行差异大,相对市场化的区域,零售药店已获得门诊统筹的增量,而部分区域仍限制统筹药品使用互联网处方,并且价格有严格限制,因此政策影响的具有加较强的区域性。5医 药 行 业 观 点4. VE短期供需博弈加强,未来进入提价关键阶段近期,VE国内市场报价已从7月底的93-96元/kg,提升至150-170元/kg,由于在提价过程中,前期低价签单的发货,下游饲料企业消化储备库存,部分经销商报价有所波动。下游库存消耗的时间,我们预计需要1个月左右,小品种库存消化更快,如VB1和VD3等,库存消耗越快,提价节奏恢复则越快。提升的空间。推动本轮VE等原料药品种涨价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供给端龙头企业经营策略转变,目前VE的竞争格局稳定,未来市场策略仍将以利润为导向,目前VE仍处于提价的中程,未来成交价格有望突破200元/kg。对于万华化学新投产的柠檬醛产能,我们认为从柠檬醛到VE,仍需要解决三甲基氢醌等关键中间体,需要布局的时间很长,而且万华的柠檬醛产能预计到2025年Q2才能规模化生产。业绩兑现方面,我们预计从2024年Q2起,部分品种提价带动的盈利好转有望逐步可见。浙江医药和新和成已发布2024年中报,Q2净利相对于Q1均有显著增长。根据VE出口均价,2024年Q2均价高于Q1。7月VE出口均价9.72美元/kg,高于5~6月均价,2024年Q3浙江医药和新和成的业绩弹性有望进一步加大。诚信、专业、稳健、高效请阅读最后一页重要免责声明6医 药 行 业 观 点5. 新冠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叠加传播,呼吸道检测市场继续增长根据疾控中心检测数据,近期南方和北方省份处于流感低传播阶段,全国未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但新冠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仍在传播,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7月全省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为18384,对比6月份增加了1万余病例,全国新冠阳性率也上升至18.7%(7月22日-7月28日)。自疫情管控放开以来,流感、新冠、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就处于交替传播的状态,因此呼吸道感染检测需求季度波动减弱,而且随着先检测后治疗的意识提高,检测渗透率逐季提升。7月3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大医保基金对乡村医疗卫

立即下载
医药生物
2024-09-23
华鑫证券
胡博新
33页
1.27M
收藏
分享

[华鑫证券]: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国内政策变化,出海风险收益并存,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7M,页数3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23 年至 2024 年 8 月重点企业凝血因子类主要产品批签发数据(单位:批次)
医药生物
2024-09-21
来源:医药行业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血制品批签发,1-8月白蛋白批签发同比小幅增长,静丙略有下滑
查看原文
图7.2011-2024 年我国凝血因子类主要产品年度批签发数据(单位:批次)
医药生物
2024-09-21
来源:医药行业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血制品批签发,1-8月白蛋白批签发同比小幅增长,静丙略有下滑
查看原文
2023 年至 2024 年 8 月重点企业特免主要产品批签发数据(单位:批次)
医药生物
2024-09-21
来源:医药行业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血制品批签发,1-8月白蛋白批签发同比小幅增长,静丙略有下滑
查看原文
图6.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8 月我国特免主要产品月度批签发数据(单位:批次)
医药生物
2024-09-21
来源:医药行业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血制品批签发,1-8月白蛋白批签发同比小幅增长,静丙略有下滑
查看原文
2023 年至 2024 年 8 月重点企业静丙批签发数据(单位:批次)
医药生物
2024-09-21
来源:医药行业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血制品批签发,1-8月白蛋白批签发同比小幅增长,静丙略有下滑
查看原文
2023 年至 2024 年 8 月重点企业国产白蛋白批签发数据(单位:批次)
医药生物
2024-09-21
来源:医药行业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血制品批签发,1-8月白蛋白批签发同比小幅增长,静丙略有下滑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