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报点评:2024H1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近5倍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 [Table_StockInfo] 2024 年 08 月 23 日 证 券研究报告•2024 年 中报点评 买入 ( 维持) 当前价: 21.31 元 微电生理(688351) 医 药生物 目标价: ——元(6 个月) 2024H1 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近 5 倍 投资要点 西 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Table_Author] 分析师:杜向阳 执业证号:S1250520030002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duxy@swsc.com.cn 联系人:陈辰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chch@swsc.com.cn [Table_QuotePic] 相 对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Wind 基 础数据 [Table_BaseData] 总股本(亿股) 4.71 流通 A 股(亿股) 1.25 52 周内股价区间(元) 15.44-28.75 总市值(亿元) 100 总资产(亿元) 18.51 每股净资产(元) 3.62 相 关研究 [Table_Report] 1. 微电生理(688351):全面布局三维系列产品,大力进军房颤市场 (2024-07-05) [Table_Summary]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实现收入 1.7亿元(+19%),实现归母净利润0.44 亿元(+18.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38 亿元(+19.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0.9 亿元(+35.7%)。 23Q2 解除承压,业绩恢复快速增长事态。分季度看,2023Q1/Q2 单季度收入分别为 0.7/1 亿元(-1.7%/+3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1/0.3 亿元(-14%+37.3% ), 单 季 度 扣 非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0.1/0.3 亿 元 ( -17.3%/+39.5%)。从盈利水平看,23H1 毛利率为 89%(-0.4pp)。23Q1 受到1)全国各主要大医院因收治重症新冠患者而基本暂停心外及各类外科手术,2)春节假期的双重因素影响,医院端需求低迷。2月开始逐步恢复,2、3月营收分别为 2kw、4kw,复苏明显趋势向好。23Q2 营收达到 1 亿元,同比增长37.3%,恢复至 Q1疫情影响前的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疫情承压解除。 核心产品人工心脏瓣膜继续引领增长。分业务看,23Q2 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26.8%(其中人工生物心脏瓣膜实现收入 3234 万元,同比增长 29.5%),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收入同比增长 44.6%,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44.6%。人工心脏瓣膜继续引领公司增长。 持续加大研发,在研产品有序推进。23H1 公司研发费用 3569 万元(+41%),占营收比重达 23.5%,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项目投入,尤其是各瓣位分体式介入瓣的研发,通过配置数字化与 AI 资源实现分体式系列介入瓣产品的高端智造。公司核心在研产品有序推进,1)在心脏瓣膜修复与置换板块:介入瓣中瓣Renato®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 Renatus®均获批为创新通道产品,Renato®已提交注册申请,和微创限位可扩主动脉瓣正在进行体外验证。Renatus®将于23 年 9 月初提交产品注册。限位可扩张人工生物心脏瓣膜品已于 2023 年 8 月批准注册。预置主动脉瓣预期 2023Q4 启动临床试验。新型二尖瓣成形环有望在 23 年底完成产品注册审评。2)在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板块,Salus®介入肺动脉瓣及输送系统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及输送系统拟于 2023 年 9 月正式启动以注册为目的的多中心临床试验。3)在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眼科生物补片于 2020 年 5 月正式开展临床试验研究,2022年 4月 7日完成全部患者入组,预计 2023 年 3 季度提交产品注册申报;公司血管生物补片已提交注册申请并已通过专家审评会,目前正在针对发补问题进行回复。消化外科生物补片已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此外,公司还有众多产品处于临床或设计阶段,庞大在研管线有序推进支撑公司长线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 0.9、1.5、1.9亿元,作为以动物源性植介入材料为平台的创新龙头,未来潜力巨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开拓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事件:公司发布 2024 年中报,24H1 实现收入 1.98 亿元(+39.6%),归母净利润 1701万元(+689.3%)。其中 24Q2实现营业收入 1.09亿元(+21.4%),实现归母净利润 1284万元(+11.86%)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维持全年预期不变。 24H1 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近 5 倍。分季度看,2024Q1/Q2 单季度收入分别为 0.9/1.1 亿元(+71%/+21.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4/0.13 亿元(+144.7%/+11.8%)。细化来看,24H1 新产品占比大幅提升,房 颤手术量 国内国 外增速表 现较好 ,其 中 24H1 TrueForce®压 力导管 、IceMagic®冷冻消融产品等新产品同比增长 475%。 截至 24H1 公司国内外已累计应用于超 7 万例三维心脏电生理手术,在国产厂家中排名第一,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反馈,进而有效优化公司的产品算法。24H1手术量约 1W 例(双位数增长)从盈利水平看,24H1 毛利率为 59.1%(23 年毛利率 63.5%,系集采降价后毛利率有所下降且新产品目前还未享受到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预计后续会有所改善)。销售费用率 27.6%,研发费用率 19.4%(研发费用率有所下降,系项目评估较为谨慎且冷冻平台部分产品获证后相应研发投入有所减少所致) 国内外业务协同发力,全面进军房颤治疗市场。国内市场随着北京、湖北和天津的集采中标执行,TrueForce®压力导管入院速度相对加快,使用量不断攀升,上市以来已在多家中心完成了近 3000例压力监测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IceMagic®冷冻消融产品已完成近 30 个省份的挂网。在国外市场,公司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加快提升市场渗透率,三维手术量实现快速增长,现已累计覆盖 36 个国家和地区;TrueForce®压力导管销量优异,成为上半年销售额占比最高的产品。 加大研发,同时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公司研发战略性全面覆盖“冰、火、电”三大能量平台。公司自主研发的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已进入临床随访收尾阶段;参股公司上海商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脉冲电场消融项目已递交国内注册,预计 2025年上半年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证书。肾动脉消融项目现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正在多家中心开展临床入组;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心腔内超声成像导管
[西南证券]:2024年中报点评:2024H1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近5倍,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1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