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用电量还能反映经济增长吗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9 [Table_Page] 宏观经济研究报告 2024 年 8 月 25 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C ontacter] 本报告联系人: [Table_Title] 广发宏观 用电量还能反映经济增长吗 [Table_Author] 分析师: 郭磊 分析师: 王丹 SAC 执证号:S0260516070002 SFC CE.no: BNY419 SAC 执证号:S0260521040001 021-38003572 guolei@gf.com.cn bjwangdan@gf.com.cn 请注意,王丹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册持牌人,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2024 年上半年实际 GDP 同比为 5.0%,全社会用电量却同比增长 8.1%。我们知道,“电力弹性系数”是电力消费增速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这一系数过去 20 年均值为 1.0 倍,过去五年均值为 1.2 倍,2023 年为 1.3 倍,趋势是缓慢上升,今年上半年却高达 1.62 倍,该如何理解这一现象?用电量指标是否还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情况? 据万得数据(下同),2024 年上半年,实际 GDP 同比增长 5.0%(2023 年全年 5.2%),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1%(2023 年全年 6.7%),其中,城乡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 9%(2023 年全年 0.9%),不含城乡居民用电的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7.9%(2023 年全年 7.8%)。 以用电量同比与实际 GDP 增速比值作为观测用电量弹性的指标,2024 年上半年达到 1.6,高于 2023 年的 1.3,创下有数据(2003 年)以来最大值;即便剔除居民用电后的产业用电量弹性,2024 年上半年也达到 1.6,持平于 2004 年,为历史最高值。 全社会用电量弹性在过去 20 年(2004-2023 年)的中枢为 1.0,过去 10 年(2014-2023 年)中枢为 0.9,过去5 年(2019-2023 年)为 1.2,表明用电量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呈现较强的关联性,基本上的规律围绕在 1 单位实际 GDP 增长对应 1 单位的用电量增长。 从历史趋势看,2003-2015 年用电量弹性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 2010-2011 年反弹);2015 年至今呈现逐步上行的趋势特征。 高温天气带来的居民用电上升对 2024 年上半年用电存在一定影响。上半年城乡居民用电量同比高达 8.9%,全国多地持续性高温天气是主要背景。但值得注意的是,扣除城乡居民用电的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依然达 7.9%,即居民超额用电对于电力弹性系数上升存在一定影响,但相对有限。上半年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7.9%,产业用电弹性(产业用电增速/GDP 增速)过去五年、10 年、20 年均值均在 1.0 倍左右,今年上半年却高达 1.59 倍。 三大产业中,2024 年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8.8%(2023 年全年 11.5%),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6.9%(2023 年全年 6.5%),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7.1%(2023 年全年 6.6%),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7%(2023 年全年 12.2%)。 从拉动看,城乡居民用电增速较 2023 年回升 8.9 个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回升 1.2 个点;第一产业用电量回落2.7 个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回落 0.04 个点;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回升 0.4 个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升0.26 个点;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回落 0.5 个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 0.07 个点。 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指出,“入夏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最大电力负荷快速攀升,多次刷新历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9 [Table_PageText] 宏观经济研究报告 史最高纪录。7 月 24 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 14.51 亿千瓦,为历史新高,相比去年最大负荷超 1 亿千瓦。”1 产业用电量弹性在过去 20 年(2004-2023 年)的中枢为 1.0,过去 10 年(2014-2023 年)中枢为 0.9,过去 5年(2019-2023 年)为 1.0,过去 5 年产业用电量弹性中枢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弹性。 我们接下来看产业用电。产业用电的第一个影响因素依然是高温。2024 年上半年批发零售用电量的同比增速高达 18.1%,明显高于同期社零表现,部分与高温带来的商场、超市降温和冷藏用电上升有关。二季度批零的用电量占比月均值为 4.1%,是历史上第一次同期至 4%以上(过去五年均值为 3.3%)。上半年,扣除城乡居民用电和批发零售用电量之后的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为 7.5%,进一步靠近正常化。值得注意的是,高温对于其他三产和工业用电也会有影响。 细分行业看,2024 年上半年用电量增速达到两位数增长的是农林牧渔(10.2%)、食品(11.2%)、家具(12.4%)、文教体娱用品(12.4%)、汽车(12.9%)、电气机械(25.7%)、计算机通信电子(15.4%)、仪器仪表(11.1%)、其他制造业(12.4%)、批发零售(18.1%)、住宿餐饮(12.3%)、房地产(11.3%)、信息技术服务(13.3%);用电量增速偏低的行业包括建筑业(-5.8%)、采矿业(1.8%)、非金属矿制品(1.5%)、黑色冶炼(0%)、烟草(0.2%)。 批发零售二季度用电量占比月均值为 4.1%,2019-2023 年同期占比分别为 3.01%、2.98%、3.35%、3.35%、3.83%,均值为 3.3%。 扣除城乡居民用电和批发零售行业用电量后,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 7.5%,用电量弹性系数 1.5,进一步靠近正常化。 产业用电的第二个影响因素是新型基础设施代表的新一轮电气化大幅提升了第三产业的用电增速弹性。从历史趋势看,第三产业用电量弹性经历了两轮弹性中枢的提升(图 2)。第一轮主要发生在 2014-2019 年,以 GDP增速为分母计算的弹性中枢比以第三产业 GDP 增速为分母的弹性中枢提高了 0.2 个点左右达到 1.4。第二轮弹性中枢抬升发生在 2020-2024 年,弹性中枢均提升至 1.8 左右。以 GDP 同比为分母的弹性系数在 2023 年、2024 年上半年均为 2.3;以第三产业 GDP 同比为分母的弹性系数在 2023 年和 2024 年上半年分别达到 2.1 和2.5。由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快速发展,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在 2023 年和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 78.1%和63.7%;2上半年全国电动汽车总充电量约为 242.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4.6%。互联网数据服务行业用电量在2023 年和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 28%和 33
[广发证券]:广发宏观:用电量还能反映经济增长吗,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M,页数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