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7月政治局会议: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有哪些抓手?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视角 7 月政治局会议: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有哪些抓手? 华泰研究 2024 年 7 月 30 日│中国内地 易峘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0100005 SFC No. AMH263 evayi@htsc.com +(852) 3658 6000 据新华社北京 7 月 30 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30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强调,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确认要“坚定不移地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同时,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此外,会议提出要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措施。 显而易见,本次会议在回顾分析上半年、尤其二季度的经济发展表现后,对下半年政策的定调总体是向更为积极的方向调整。7 月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判断较 4 月明显更为谨慎,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会议中,对上半年宏观调控过程中出现的、局部偏离稳增长根本立场的政策也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确认和“纠偏”,如提出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加快专项债发行等。会议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任务很重”,但仍要“更加给力”实现全年(5%的)经济发展目标。 上周三中全会后、央行下调 7 天逆回购利率与 LPR 报价 10 个基点、SLF 利率 10 个基点,并降低 MLF 利率 20 个基点,六大行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传递较强降低融资成本的信号。同时,发改委、财政部宣布统筹安排 3000 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面较广、体量较大,显示财政政策宽松动力有所增强。结合本次政治局会议对逆周期调节政策进一步发力的表述,增量政策有待进一步出台。8 月或将进入政策调整“窗口期”。 总结会议内容,现有宏观环境下,完成全年发展目标的具体政策抓手包括财政宽松、货币政策调整、促消费、促民生、稳地产、推进高质量发展等各个方面,其中,从逆周期的效果而言,财政政策及财政对其他相关政策的补贴尤为值得关注。 1. 财政政策:下半年更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三中全会指出专项债使用范围扩大,有望带动专项债加速落地。此外,新增提出财政需要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上半年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滞后,三中全会及政治局会议均有相关表述——下半年专项债发行有望明显加速。今年上半年地方专项债发行约 1.5 万亿元,约为全年发行规模的 38.3%,去年同期发行规模为 2.3 万亿元,进度达到约60.6%(图表 1)。由此,今年上半年地方专项债发行同比少增约 8074 亿元。考虑到三中全会全文中提出“要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不排除更大限度地允许新增专项债参与地方隐债化债,预计下半年专项债发行可能加速,如果加速,下半年专项债发行规模约 2.4 万亿元,同比有望多增约 7500 亿元。 此外,本轮大规模以旧换新的补贴金额和范围均明显超过以往各轮政策,可能会短期对耐用、大件消费品、以及设备更新投资起到提振的作用(参见《新一轮“以旧换新”的潜在宏观影响》,2024/7/26)。 同时,会议明确表示要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不排除进一步财政加大支出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的措施出台。今年 1-6月,广义财政支出(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政府性基金)增速为-2.8%(图表 2),较年初两会制定的 7.9%的预算仍有差距、年化而言广义财政支出较年初制定的预算目标滞后 3-4 万亿元,具体而言,政府性基金支出的预算与实际实现增速“剪刀差”更大、预算支出增长 18.6%,但今年 1-6 月实际支出回落 17.6%(图表 4),整体财政支出进度及逆周期强度滞后的主要制约在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广义财政支出不及预期、预算赤字对“宽财政”、促支出的实际约束力较强,所以,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年初的财政政策稳增长目标,下半年或有望继续加大对财政收支缺口、尤其是地方财政的收支缺口的补贴,如扩充赤字或再度增加今年特别国债发行额度等。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宏观研究 2. 货币政策:强调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后者是相较 4 月政治局会议新增的提法。我们认为,在当前时点上,货币政策再次强调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这一基本政策取向有特别的意义。4 月以来,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框架结构性转型、挤水分、防(长端利率过低)风险方面有一系列的举措。但实施的时点和效果层面,引起了市场对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些许疑虑。三中全会后央行宣布降息 10 个基点(参见《有关央行小幅降息的思考》,2024/7/22),同时 7 月政治局会议再度确认融资成本应稳中有降这一方向,有助于打消市场对货币政策理顺逆周期调节和结构性转型关系的疑虑。虽然货币政策同时强调。从效果上看,如果财政政策有效宽松,也有助于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一定程度上缓解央行对(长债利率)防风险相关的担忧。此外,虽然货币政策需要同时顾及降低融资成本及维持人民币汇率大体稳定两个方面的目标,但鉴于美联储降息箭在弦上,不排除下半年降息两次,所以,央行也有一定的空间继续下调短端利率。 3. 促消费:重点扩大内需的着力点,从补贴、收入、丰富消费场景和品类等多维度提振消费、尤其是耐用品以旧换新及(特定)服务消费领域。会议表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并且表示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三中全会后,财政部、发改委等各部委联合推出了史上覆盖面最广的设备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再次明确了扩内需以促消费为重点抓手的政策取向(参见《新一轮“以旧换新”的潜在宏观影响》,2024/7/26)。此外,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的说法,和“促民生”相关政策相呼应,值得关注。 4. 促民生: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就业优先、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等。结合三中全会相关部署和表述,促民生的重点显然是在提高低收入、及农村人口的可支配收入及生活水平上(参见《梳理三中全会《决定》全文中的改革方向》,2024/7/22)。结合目前的政策重点及突出矛盾,预计三中全会有关加快人口市民化,提高低收入人群保障水平的政策有望加速落地。同时,也可能酝酿重点推动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激励政策。 5. 稳地产:继续落实以“一城一策”为原则的需求端调节政策。明确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地产的表述更多是站在“稳定市场、防范风险”的出发点上,同时,继续强调“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三中
[华泰证券]:宏观视角-7月政治局会议: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有哪些抓手?,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M,页数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