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跟踪:央行再提示利率风险,曲线形态如何变化?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ReportInfo] 2024 年 06 月 02 日 证 券研究报告•固定收益定期报告 利率市场跟踪周报(5.27-5.31) 央行再提示利率风险,曲线形态如何变化? 摘要 西 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S 央行再提示利率风险,曲线形态如何变化? 1)央行利率风险提示内容回顾与市场走势复盘 1-3 月,超长债表现较好但与政策利率偏离度加深,央行 4月以来通过各渠道多次提示注重利率风险。4月 3日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首次提及“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并分别于 4月 9日和 12日多次向市场传达相关观点,但市场对该利空表现钝化,长债和超长债在供需错配背景下仍较为顺畅地持续下行。4 月 23 日,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提出“投资者应高度重视利率风险…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次日长债和超长债收益率均大幅回调,30年国债收益率重回 2.5%上方并逐步迈向 2.6% 。5 月 30 日,在长端利率再次连续下行背景下,《金融时报》报道称“如若银行存款大量分流债市,无风险资产需求进一步增大,人民银行应该会在必要时卖出国债”,长债和超长债受此影响调整上行。 本次央行再点名提示“利率风险”或与超长债交易情绪复苏有关。5 月 22 日以来,超长期国债自 4月末开始的震荡偏上行走势触顶调头向下,从接近 2.6%快速下行至 2.53%附近,30年国债活跃券换手率也明显转暖。从 5月 22日-30日超长期国债的买盘分布来看,交易盘性质更强的券商和基金净买入分别占比约为 30.22%和 57.15%。从机构反应来看,农商行对央行风险提示反应更为敏捷。4 月 12 日,在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提出“防范过于短期的交易对资产和资金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后,农商行率先响应央行提示大幅减持7-10 年和 20-30 年国债,其减持筹码主要被基金和券商承接,其中基金承接了由农商行卖出的绝大部分 20-30年国债。而在 4月 23日央行重点提示利率风险长债和超长债大幅回调后,农商行入场抄底 7-10 年和 20-30 年国债,承接了基金抛出的绝大部分 20-30 年国债。5月 17 日,《金融时报》提示经济向好态势下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农商行再次迅速对该提示做出反应,逐步净卖出长期和超长期国债。而在该过程中,券商和基金仍是主要承接的对手盘,券商大幅加仓 7-10 年国债,而对 20-30 年国债的增持力度则略弱于基金。 2)资金面或是短期取胜关键,长短端利率预计表现分化 央行多次提示利率风险,主要目的或在于弱化长期和超长期国债的过热交易行为。2024 年 4 月 9 日至 5 月 30 日期间,央行关于长久期债券利率风险的表述愈发明确,尤其是 5月 30日《金融时报》的报道提到了债券市场在存款搬家背景下隐藏的风险:“目前债券价格上涨预期持续较强,银行存款大量进入债市,过度炒作也会使‘安全’资产变得‘不安全’”。2024 年以来,机构投资者交易型资金对长期和超长期国债的参与程度和投资热情明显增加,而交易型资金容易加剧市场波动,在追求无风险收益的存款资金从银行流向非银的背景下,这既增加了非法人产品的债券市场投资难度,也容易引起产品净值剧烈波动从而加剧存款资金的赎回意愿,最终对债券市场稳定性形成负面影响。 [Table_Author] 分析师:杨杰峰 执业证号:S1250523060001 电话:18190773632 邮箱:yangjf@swsc.com.cn 联系人:叶昱宏 电话:18223492691 邮箱:yeyuh@swsc.com.cn 相 关研究 1. 本轮固收资产供需错配的复盘及推演 (2024-05-27) 2. 20 年期特别国债首发,四部门发布降成本通知 (2024-05-27) 3. 地产政策频出,转债反响如何 (2024-05-27) 4. 监管赴贵州调研金融支持化债,郑州组建产投集团 (2024-05-27) 5. 央行重要通知“四连发”,房地产再迎金融新政 (2024-05-20) 6. 地产政策密集出台,国内首只 TLAC非资本债发行 (2024-05-20) 7. 从城投年报窥视化债进展 (2024-05-05) 8. 关注信用风险与下修博弈机会 (2024-04-29) 9. 央行发声,长端收益率应声上行 (2024-04-29) 10. 四地更新化债事项,保利清偿所有境外债 (2024-04-29)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那么面对央行对长期国债利率风险的多次提示,现阶段投资策略应如何选择?我们从“自上而下”的视角,预计长短端利率走势后市或将表现分化,利率曲线或进一步走陡。首先,货币政策仍重点关注流动性的合理充裕。3月以来,基于治理低效贷款资金和防资金空转套利的要求,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量逐渐缩量至“零投放”水平,但在税期、假期和月末等流动性波动容易加剧的时段仍有适量提高公开市场投放力度。根据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既将重点关注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也将维护价格稳定并推动价格温和回升。推动价格温和回升的过程中,金融部门需要从量、价两个维度满足实体部门的合理融资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应与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匹配,因此货币政策仍将重点关注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其次,超长期国债供给放量或缩小长期限债券需求缺口。2024 年一季度,地方债和政金债供给节奏较同期有所放慢,但投资者对低风险资产的投资需求并未转弱,并且随着银行存款流向非银机构,非银机构资产端结构上对“安全资产”需求边际提升,从而进一步加深供需关系错配现状。不过,随着地方债发行提速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逐步发行,利率债供给放量将有助于缩小投资者对无风险资产的需求缺口。银行和保险等配置盘视角下,利率债性价比仍然较高。从银行和保险资产端具有替代效应的资产类型来看,当前利率债或仍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从银行视角来看,随着货币政策持续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银行贷款利率与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品种利差自 2018年以来持续压缩,利率债性价比提高;从保险视角来看,权益市场波动较大且近期行情较弱,投资利率债既有助于平滑利润波动、确定预期收益,还可以缓解由公允价值大幅变动而产生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压力,所以利率债尤其是地方债仍是其偏好的主要投资品种。非银比银行“有钱”预计还会延续,中短端品种可能占优。4月以来,各地中小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和监管禁止手工补息加剧了“存款搬家”现象,资金流向非银体系促进债券市场形成了宽松的流动性环境,R007 与 DR007 的利差水平步入10BP 以内。同时,银行 4月质押式回购余额的大幅下降和近期同业存单发行规模的放量也反映出银行体系内部资金有边际收紧的态势。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未得到有效缓解前,预计存款利率仍有调降可能,银行存款流向非银短期内较难扭转,非银比银行体系流动性更加充裕的情况或将延续。现阶段 2年、3 年和 5 年国债与 1 年国债 2021 年以来的期限利差分位数水平分别为31.96%、44.77%和 47.97%,若资金面仍维持当前的
[西南证券]:利率市场跟踪:央行再提示利率风险,曲线形态如何变化?,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89M,页数1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