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行业:新能源市场交易大势所趋,静待消纳改善和电价扰动弱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 2022024年05月28日新能源市场交易大势所趋,静待消纳改善和电价扰动弱化公用事业 · 电力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评级)证券分析师:黄秀杰021-61761029huangxiujie@guosen.com.cnS0980521060002证券分析师:郑汉林0755-81982169zhenghanlin@guosen.com.cnS0980522090003证券分析师:李依琳010-88005029liyilin1@guosen.com.cnS0980521070002联系人:崔佳诚021-60375416cuijiacheng@guosen.com.cn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核心观点核心观点•新能源发电上网电价、消纳因素对项目收益率的影响路径之一是市场化交易,通过对多地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方案进行梳理发现:1)多数地区明确要求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部分地区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2)新能源装机占比较低/电力消纳较好的地区新能源可根据需要参与市场交易,鼓励支持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3)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峰谷电价机制、市场化交易电量增加等因素影响新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从日内电力现货价格走势、峰谷时段设置来看,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受影响更大;4)新能源发电市场化交易过渡机制开始试点,《2024年广西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提出,广西电网地市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调管的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执行政府授权合约机制。•新能源发电参与市场交易大势所趋,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当前,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持续增加,2023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KWh,占新能源发电量的比例为47.3%,同比增加8.9pct;在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增加的过程中,为降低电价波动对新能源发展的影响,过渡机制有待出台。中电联发布《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相关问题研究报告》提出,建立适应新能源特性的市场机制推动新能源逐步进入市场交易,建立政府授权的中长期差价合约机制。•政府授权合约为电力市场差价合约的一种,以政府为对手方,与发电企业签订量、价合约,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并抑制市场力和加强市场竞争,降低电价波动对发电企业的影响。广西在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中开始试点政府授权合约,广西工信厅、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明确新能源发电企业政府授权合约价格有关事宜的通知》提出,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电量政府授权合约价格为0.38元/KWh(广西煤电基准价为0.4207元/KWh),电价降低对新能源项目收益率带来一定影响,但同时降低了电价波动风险,有助于激励新能源项目投资和推动新能源交易市场化发展。•电价分化,盈利稳健,未来盈利或有所波动。对新能源发电相关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进行梳理发现,2019-2023年期间,各公司风电上网电价较为稳定,而光伏上网电价呈下降趋势;虽然风电、光伏上网电价分化,但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新能源发电相关公司的盈利表现稳健,未来由于各地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政策变化,新能源项目上网电价存有一定不确定性,可能会使得新能源发电企业盈利情况有所波动。•投资建议: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背景下,新能源将逐步成为主体电源,装机容量将不断增加,当前新能源消纳、电价等因素对项目收益率有一定影响,新能源资产自然资源禀赋/消纳水平较好的公司盈利更为稳定;长期来看,大基地新能源项目外送通道建设推进、就地消纳水平提升使得消纳水平改善,市场化逐步落地后电价端扰动有限,新能源盈利有望趋于稳定。建议关注火电转型发展新能源的福能股份、国电电力、华能国际,新能源发电运营龙头三峡能源、龙源电力、存量风光资产优质且未来成长性较好的金开新能以及电力体制改革“源网荷储”相关标的广西能源。•风险提示:电价下调,政策变化风险,绿电消纳水平下降,新能源项目建设投运不及预期。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新能源市场化发展的过渡方式:政府授权合约机制03多地电力市场交易方案有何特点?02新能源盈利整体表现平稳,未来可能有所波动04目录目录风险提示05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0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自2002年5号文发布以来,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在电力市场、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电价市场化、电力交易市场化、输配电价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当前,随着“双碳”目标政策推进,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比持续提升,对电力系统平衡带来挑战,亟需采取市场化机制促进电力系统平衡,保障新能源消纳和“双碳”目标政策有效落地。•2023年7月11日,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会议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此次《意见》出台意味着新一轮电改启动,主要任务聚焦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024年5月23日,国家领导人在山东济南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座谈会上,国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明胜等9位企业和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就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提出意见建议。表1:电力体制改革主要政策文件梳理时间文件发布机构主要内容2002年2月《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国务院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保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2023年7月《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中央深改委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推动有效市场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做好电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新型电力系统含义: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
[国信证券]:公用事业行业:新能源市场交易大势所趋,静待消纳改善和电价扰动弱化,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M,页数3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