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24年一季报暨2023年报分析之行业篇:科技与出海初显经济新动能、地产产业链盈利压力凸显
策略研究 策略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权威报告解读 2024 年 05 月 06 日 科技与出海初显经济新动能、地产产业链盈利压力凸显 —— A 股 2024 年一季报暨 2023 年报分析之行业篇 证券分析师 林丽梅 A0230513090001 linlm@swsresearch.com 刘雅婧 A0230521080001 liuyj@swsresearch.com 郝丹阳 A0230523120002 haody@swsresearch.com 王胜 A0230511060001 wangsheng@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冯彧 A0230123080001 fengyu@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郝丹阳 (8621)23297818×转 haody@swsresearch.com 本期投资提示: 结论:2024 年一季度经济继续延续复苏态势,总量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略显平淡,但结构上代表经济新动能的科技领域与出海领域亮点多多。科技(TMT)领域,硬件端业绩开始释放,24Q1 电子和通信财务指标改善显著,同时预计科技将进一步在产业趋势催化下保持向上景气。先进制造和消费品领域中海外营收占比较大的细分行业业绩占优,而先进制造中的新能源延续上个季度量价齐跌的格局,利润增速进入负增长,目前仍在消化产能周期中。医药行业结构分化,但总体利润增速已转负为正,预计行业正在筑底期。周期板块结构分化,与海外定价相关的石油石化和贵金属基本面更优,后续重点关注供给端有扰动的细分品种。金融地产基本面承压,营收和利润增速进一步负增长。 利润增速贡献拆分:2024Q1A 股整体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为-2.2%,进一步对 A 股利润增速进行贡献拆分,其中贡献为正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电子(+1.1pct)、公用事业(+0.8pct)、石油石化(+0.8pct)、食品饮料(+0.7pct)、交通运输(+0.7pct)。而拖累 A 股整体利润增速的前五大行业主要为:电力设备(-2.5pct)、煤炭(-1.4pct)、非银金融(-1.3pct)、有色金属(-0.8pct)、房地产(-0.7pct)。 财务指标解构:科技和出海细分领域初显经济新动能、地产产业链盈利压力凸显。从比较视角,我们选择用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以及行业当前 ROE 所处历史分位作为绝对景气的表征,同时选择用盈利增速相关的营收累计增速和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盈利能力相关的 ROE 和毛利率,以及运营效率相关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共 6 个指标的环比变化作为景气改善的表征。(1)24Q1 重点财务指标改善数量在 4 个及以上的行业主要有(不含亏损行业):轻工制造、电子、通信、石油石化、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美容护理、家用电器、环保。(2)24Q1 重点财务指标恶化数量在 5 个及以上的行业主要有:有色金属、军工、建材、计算机、银行、电力设备、煤炭、钢铁、商贸零售、建筑、非银金融。更进一步,我们从二级行业中梳理了 24Q1 扣非净利润累计增速大于 50%的行业且去年同期基数为正的行业有:航海装备、商用车、半导体、其他家电、旅游及景区、酒店餐饮、橡胶、贵金属、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装修装饰、化学制药、特钢、纺织制造、电子化学品、照明设备,多集中于出海领域和困境持续修复的板块。另外,24Q1 扣非净利润仍处于亏损中的行业有:普钢、焦炭、能源金属、水泥、渔业、林业、养殖业、光学光电子(24Q1 亏损大幅收窄)、IT 服务、软件开发、电视广播、房地产开发、综合,多集中于内需顺周期细分行业。 出海视角:出口链公司业绩显著占优。将 2023 年 A 股各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按照大小分为 5 组,分别为 80%-100%,60%-80%,40%-60%,20%-40%和 0-20%,其中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的增速都呈现海外营收占比更高的公司更优。如海外营收占比在 80%-100%的公司组别 24Q1 营收和利润端增速分别为8.1%和46.1%,而海外营收占比为0-20%组别的公司24Q1营收和利润端增速仅为-2.5%和-4.8%。另外,梳理 2023 年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行业,其中 2023 年相比于 2022 年显著提高的前十大行业分别为:工程机械(+9.9pct)、种植业(+8.3pct)、小金属(+7.1pct)、地面兵装(+5.3pct)、乘用车(+5.2pct)、电池(+5.1pct)、多元金融(+4.8pct)、商用车(+4.3pct)航海装备(+4.1pct)、游戏(+3.0pct),显示出我国在这些领域出海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供需结构:多数上、中游行业仍在消化供给压力,半导体供需格局显著改善。需求端偏弱: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4Q1 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环比下行 2.24 个百分点至 73.76%,位于 2020 年以来6%分位,同时从行业结构来看,多数行业(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学纤维、纺织业和医药制造)24Q1 产能利用率分位数低于 50%,且 24Q1 环比下行,总需求较弱。从上市公司财报数据视角来看,我们用资产周转率分位数来表征当前需求水平,用资产周转率的边际变化来表征行业需求边际变化,其中需求低位上行(资产周转率分位数小于 30%,资产周转率边际改善)的行业有:半导体、光学光电子、商用车、互联网电商、旅游及景区、航空机场等。供给端:周期和先进制造资本开支增速放缓,但目前仍处于消化产能周期中。周期板块资本开支增速继续回落,从23Q4的14.5%下降至13.3%,但仍处于历史 70%分位,且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也高达 7.6%,处于历史 50%分位数。同时在建工程24Q1 增速为 11.5%,也处于历史 77%较高分位。先进制造板块资本开支累计同比增速环比继续走弱,从23Q4的10.3%下降至24Q1的3.6%,在建工程同比增速从23Q4的11.4%下降至24Q1的10.2%,处于历史 46%分位数。同时以绝对供给水平来看,24Q1 先进制造资本开支占营收比例和在建工程占营收比例分别达到 9.0%和 7.0%,分别处于历史 93%和 88%高分位,提示未来产能释放、转固压力依然存在。另外,我们采用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的比来代表潜在供给强度,用资本开支与固定资产的比代表总供给强度。总供给和潜在供给强度都比较低的行业有半导体、生物制品、小金属等, 而总供给和潜在供给强度都较高的行业主要包括油气开采、环保设备、摩托车、贵金属等。而光伏设备、电池、乘用车、能源金属、焦炭等则处于总供给强度减少,但潜在供给强度增加的阶段中,即仍在消化其产能压力。 风险提示:1)国内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地缘风险不确定性带来对行业基本面的扰动;3)财报数据具有一定滞后性,不代表未来趋势。 策略研究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2页共30页简单金融成就梦想 目录 1. 大类风格:科技(TMT)继续向上修复 .................... 5 1.1 成长性:科技(TMT)营收与利润增速双双改善 .............................
[申万宏源]:A股2024年一季报暨2023年报分析之行业篇:科技与出海初显经济新动能、地产产业链盈利压力凸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7.71M,页数3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