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军工行业专题研究:复盘空域政策,展望“天空之城”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证券研究报告 航天军工 复盘空域政策,展望“天空之城” 华泰研究 航天军工 增持 (维持) 研究员 李聪 SAC No. S0570521020001 SFC No. BRW518 licong017951@htsc.com +(86) 10 6321 1166 研究员 朱雨时 SAC No. S0570521120001 zhuyushi@htsc.com +(86) 10 6321 1166 研究员 田莫充 SAC No. S0570523050004 tianmochong@htsc.com +(86) 21 2897 2228 行业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2024 年 4 月 07 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 顶层政策支持不断,看好低空经济 2024 元年启动 2024 年 3 月,我们观察到了“低空经济”相关的国家政策支持陆续落地, 包括“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战略方向,中国民航局多次 发文强调低空新赛道的重要性,同时工信部等四部联合印发了《通用航空装 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我们认为在顶层政策支持,新兴需求驱动背景下,“低空经济”市场或存在较大预期差,在物流载货市场,轻型无人机及 eVTOL 或率先放量,载人市场或先在低空旅游观光方向落地,后续关注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载人需求。建议关注通用航空器、无人机、 eVTOL 等新兴航空器、同时建议关注低空基建侧的投资机遇。 政策复盘:三轮试点改革推动空域开放,分类化、精细化、协同化逐步落实 我国通航业正式起步于 1995 年 12 月全国民航通用航空工作会议,2003年 1 月的《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规定所有空域均为管制空域,通航飞行活动必须申请,经批准后实施。2010-2023 年,我国共开展了三轮空域改革,在部分省份进行试点,第一轮改革试点( 2010-2014 年)实现空域分类化管理,第二轮改革试点(2015-2018 年)推动空域精细化管理,第三轮改革试点(2018-2023 年)落实空域协同化管理。我们认为三轮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接续推进,各有侧重,步步深入。 空域组合拳:细化空域分类+明确无人航空器标准+完善空管收费机制 2023 年《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颁布,将空域划分为 A、B、C、D、E、G、W 等 7 类,将空域的飞行活动分为审批、报备两大类;2023 年 5 月31 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公布,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条例》从无人航空器设计生产标准、操控人员要求、飞行空域划设、飞行活动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规范;2024 年 3 月 20 日,民航局印发了《民航空管收费行为规则》,主要包括空管收费项目及管理方式、空管收费标准制定和调整、空管收费公布和执行、空管收费监督、附则等,完善空管收费定价形成机制,规范空管收费行为。 空管政策展望:审批效率有望不断攀升,空域开放力度有望逐渐加大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美国 FAA 通过集中统一管制、通航信息公开共享、飞行管制规范标准统一等协同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小半径内多机场、大通航流量大有序管理。我们认为,在顶层政策支持和各先行改革省份的模式牵引下,1)未来我国有望形成统一、高效的飞行审批流程,或通过建立军地民多方协同管理中心提高审批效率;2)空域开放比例有望不断加大,重点省份先行,各地根据现有情况有望逐步推进空域开放工作。 风险提示:空域开放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发展不确定性的风险。 (34)(24)(15)(5)5Apr-23Aug-23Dec-23Apr-24(%)航天军工沪深300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航天军工 政策复盘:三轮试点改革推动,空域标准化持续推进 顶层政策揭开低空管理改革序幕,三轮改革试点锚定不同管理方向 我国通用航空业正式起步于 1995 年 12 月全国民航通用航空工作会议,次年 1996 年 1月,原民航总局党委下发了《关于发展通用航空若干问题的决定》(简称 25 条),从提高对通用航空的重视程度、加强通用航空行业管理机构设置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2003 年 1 月的《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首次规范了飞行空域的划设与使用、飞行活动的管理以及飞行安全保障,要求通航飞行活动必须至少提前 1 天申请,经批准后实施。 图表1: 空域管理改革历程 资料来源:中国民航网,中国政府网,民航局,华泰研究 2010 年 8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正式拉开了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序幕,至此以后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在全国组织了 3 轮大规模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低空空域管理模式,为后续空域管理政策的制定与推行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轮改革试点锚定空域分类化管理,2010-2014 年,军航空管系统率先在试点地区进行管制空域改革,将低空空域由原来的全部为管制空域改为管制、监视、报告三类空域,为提高低空空域的使用效率,按照审批和报备两种方式实行分类管理,试点在全国 1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地区同时进行,占全国空域的 33%,共划设管制、监视、报告 3 类空域 254个、低空目视航线 12 条;在管制空域,通航飞行审批时间缩短为飞行前 4 小时,在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飞行报备时间最短只需提前半小时,大大提升了通航效率,改革成果明显。 第二轮改革试点锚定空域精细化管理,从 2015 年至 2018 年,在首轮军航低空空域分类管理试点的基础上,军航和民航空管系统同时发力,在珠三角和海南地区展开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重点是优化空域审批制度、动态灵活使用、建立低空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加强“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控等,着力解决空域管理粗放、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2017 年4 月,海南省国家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区项目通过验收,标志着海南省成为全国首个完成低空空管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地区。通过改革试点,海南省共划设三类低空空域 23 个,低空目视飞行航线 3 条,初步构建起海南全省的低空飞行网络;从 2020 年 12 月起,海南低空空域实行“当天申报当天起飞”管理制度,低空飞行管控服务运行体系可为通航飞行提供一站式服务。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3 航天军工 第三轮改革试点锚定空域协同化管理,从 2018 年至 2023 年 2 月,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先后批准四川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以及湖南、江西、安徽 3 省的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拓展。试点中,四川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由省政府牵头、军民航空管系统和地方公安部门共同参加的“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委员会”,成为后来其他试点拓展省在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中的样板和标配;将原低空空域由军民航分块管理转变为军地民三方
[华泰证券]:航天军工行业专题研究:复盘空域政策,展望“天空之城”,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06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