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行业系列报告之一:城区NOA快速落地,产业迎来“iPhone4时刻”

1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专 业 | 领 先 | 深 度 | 诚 信|证券研究报告|2 0 2 4 . 3 . 2 8智能汽车系列报告之一:城区NOA快速落地,产业迎来“iPhone4时刻”分析师:苏仪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0060001联系人:王雪晴Email:wangxq03@zts.com.cn分析师:何柄谕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90003联系人:刘一哲Email:liuyz03@zts.com.cn2CONTENTS目录CCONTENTS专 业 | 领 先 | 深 度 | 诚 信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1软硬件技术演进 + 政策催化,智驾产业迎来“iPhone4时刻”3国内外法规逐渐完善,智能驾驶走向L3落地元年相关政策发布时间政策主要内容《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2018/6/15针对车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需要,加快共性基础标准制定,加紧研制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相关标准、车载电子产品关键技术标准、无线通信关键技术标准、面向车联网产业应用的5G eV2X 关键技术标准制定,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12/28第一阶段,到2020年,将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第二阶段,2020年后,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将全面建成,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和5G-V2X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0/2/10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2020/12/201.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2.完善测试评价方法和测试技术体系。3.研究混行交通监测和管控方法。4.持续推进行业科研能力建设。5.加强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规划研究。6.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7.支持开展自动驾驶载货运输服务。8.稳步推动自动驾驶客运出行服务。9.鼓励自动驾驶新业态发展。10.强化安全风险防控。11.加快营造良好政策环境。12.持续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2021/7/27在道路测试基础上增加示范应用相关内容,允许经过一定时间或里程道路测试、安全可靠的车辆开展载人载物示范应用,并将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范围扩展到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区域;提出了测试主体的单位性质、业务范畴、事故赔偿能力、测试评价规程、远程监控能力、事件分析能力、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及符合法律法规8个方面的要求,示范应用主体需额外具备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运营业务能力。《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2022/3/25促进道路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突破融合感知、车路信息交互、高精度时空服务、智能计算平台、感知—决策—控制功能在线进化等技术,推动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在道路货运、城市配送、城市公交的推广应用。《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2023/7/26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修订10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修订13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并建立实施效果评估和动态完善机制。《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2023/11/17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试点实证积累管理经验,支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修订,加快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资料来源:各部委官网等、中泰证券研究所4图表:我国L2+辅助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资料来源:盖世汽车、中泰证券研究所智能驾驶万亿赛道高速成长,渗透率快速提升图表: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及增长率资料来源:IDC、中泰证券研究所◼ 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正高速成长,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高速增长。据IDC预测,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达约2500万辆,复合增长率达16.1%。2022年,我国智能驾驶产业市场规模已达2894亿元。据信通院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 L2+辅助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已达40%+。23年年底,L2+辅助驾驶渗透率较年初的35.3%提升至40.8%。24.6%29.7%30.4%34.6%35.3%39.2%39.8%40.8%0%5%10%15%20%25%30%35%40%45%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13.716.318.821.824.919%15%16%14%0%2%4%6%8%10%12%14%16%18%20%05101520253020212022202320242025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百万辆)增长率5硬件层:大算力智驾平台不断迭代,自主芯片算力持续提升图表:主流智能驾驶芯片算力规模及量产时间资料来源:盖世汽车、各公司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随各芯片厂商芯片算力不断提升,算力已经不再是制约更高级别智能驾驶落地的因素。最新发布的NVIDIA Thor单颗算力已经达到2000TOPS,Qualcomm组合算力也达该水准。◼ 国产芯片平台算力也在持续提升。地平线J6芯片单颗算力可达560TOPS,华为MDC平台算力也可达400TOPS,组合算力以能够支持高阶智驾需求。6图表:采用激光雷达的车企名单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中泰证券研究所硬件层:激光雷达等感知器成本持续下降,智驾感知支持更加完善◼ 受益于光学芯片及其配套元器件集成化,激光雷达成本大幅下降。L3、L4 和 L5级别自动驾驶或分别需要平均搭载 1 颗、2-3 颗和 4-6 颗激光雷达。早期车载激光雷达成本高达几万美元,近期已下探至几百美元水平。◼ 激光雷达应用范围持续扩张,激光雷达对辅助驾驶的感知支持更加完善。截止 2023Q3,已有 36 家中国车企宣布使用激光雷达,预计国内将有高达106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上市,占全球同期预计发布搭载激光雷达新车型总数量近 90%。新势力车企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无人驾驶车辆运营商传统车企7算法层:BEV Transformer 统一路径,智驾已进入大模型时代图表:基于摄像头的端到端规划示意资料来源:Patrick Langechuan Liu、中泰证券研究所◼ 智能驾驶正在进入以BEV+Transformer为核心的新一代技术框架,感知和泛化能力进行了飞跃。BEV以鸟瞰视角呈现车辆信息,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3-29
中泰证券
何柄谕,苏仪
30页
2.16M
收藏
分享

[中泰证券]:智能汽车行业系列报告之一:城区NOA快速落地,产业迎来“iPhone4时刻”,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6M,页数3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图 18:科研、医疗、文化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综合
2024-03-29
来源:机械行业月报:关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受益设备板块龙头
查看原文
资源开采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图 16:铁路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综合
2024-03-29
来源:机械行业月报:关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受益设备板块龙头
查看原文
中国造船三大指标(修正总吨、%)
综合
2024-03-29
来源:机械行业月报:关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受益设备板块龙头
查看原文
工业机器人产量(台、%) 图 11: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万台、%)
综合
2024-03-29
来源:机械行业月报:关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受益设备板块龙头
查看原文
起重机销量(台、%) 图 9:叉车销量(台、%)
综合
2024-03-29
来源:机械行业月报:关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受益设备板块龙头
查看原文
挖掘机销量(台、%) 图 7:装载机销量(台、%)
综合
2024-03-29
来源:机械行业月报:关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受益设备板块龙头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