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专题报告:如何看待就业情况?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观察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1 证券研究报告 | 固定收益研究 债券市场专题报告 如何看待就业情况?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观察 2019 年 5 月 27 日 债市专题报告(2019-05-27) 摘要: #本周专题:如何看待就业情况?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观察。本文借助大量的国际统计数据,既满足国际比较的需要,也满足市场对中国就业情况进行客观认识的需要。首先探讨真实的失业率。联合国发布的 2018 年中国失业率为 4.70%,与城镇登记失业率(3.83%)差距明显扩大;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 2018 年中国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走向分化,前者从 4.40%上升至 4.42%,后者从3.94%继续下降至 3.83%。两种国际调查下的中国失业率在 2018 年均有所上升,而这一变化从国内登记就业指标中难以观察到。其次分析不同部门的就业形势。在持续且剧烈的就业结构调整下,1)农业就业从 2003 年开始下降,在 2015 年降至世界水平以下,在 2018 年出现企稳迹象,这意味着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农业向工业转移的过程在未来将明显放缓; 2)工业就业从 2015 年转升为降,同时服务业就业持续增长,这意味着劳动力开始从工业向服务业转移。不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目前工业就业仍然明显偏高、服务业偏低,预计这一转移过程将长期存在,服务业将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部门。最后,就业压力或主要体现在从工业向服务业转移过程中。在进出口链条带动制造业回落与消费低迷并存的背景下,一方面工业或加速挤出就业,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就业接纳能力边际下降,这可能导致劳动力从二产向三产转移过程中发生失业问题。尤其是我们发现女性在转移过程中更加灵活(不论是出于积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因此男性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流动性观察:本周央行重启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以对冲税期及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影响。当周合计进行 1,000 亿元逆回购操作,周内无逆回购到期,整体实现净投放 1,000 亿元。受税期扰动影响,周内资金利率先上后下,较前期总体上行,但仍维持宽松状态。下周周内合计有 1,000 亿元逆回购到期,无其他资金到期压力。目前市场流动性总量较为充裕,预期跨月资金面维持平稳状态。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 尹睿哲 86-21-68407902 yinruizhe@cmschina.com.cn S1090518110001 季宬 86-21-68407902 liyuze@cmschina.com.cn S1090518070008 李晴(研究助理) 86-21-68407902 liqing10@cmschina.com.cn 债券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2 一、本周专题:如何看待就业情况?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观察 从 2019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强调“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到 5 月 22 日国务院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都表明政策对于“保就业”的关注度上升。 关于就业,国内现行两套就业统计指标体系,一套是人社部口径下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等,另一套是国家统计局口径下的城镇调查失业率等。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上述 3 个就业指标作为主要预期目标,提出“城镇新增就业 11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 4.5%以内”。 从 2019 年 1-4 月实际情况看,1-4 月城镇新增就业 459 万人,累计同比-2.55%,按此增速计算的全年新增就业为 1326 万人,比去年少 35 万人,但仍能达标;1-4 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在 5.0%-5.3%之间,高于去年同期 4.9%-5.0%之间的水平,但也仍能达标;一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 3.67%,较去年同期 3.89%进一步下降。总体上,3 个就业指标中有 2 个弱于去年同期,但预计仍能达到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 尽管达标无忧,但就业指标能否反映真实的就业情况,一直以来都受到质疑。国内长期以来使用的“登记”失业率,主要是个人为享受失业人员相关的政策福利而主动到劳动就业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就业部门没有主动开展入户调查,因此往往被认为低于真实失业率。而“调查”失业率自 2004 年启动,经过十余年的摸索,2018 年开始公布月度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太少,也难以反映失业状况的变化。另外,这两种口径失业率一定程度上都背负政府工作绩效压力,国家统计局就业数据小组组长曾表示,“现在已有部分省市规定了失业率不能超过多少,如果都是这么规定的话,调查失业率最后只能像登记失业率一样,不断走低,成了一条线。” 因此,本文借助大量的国际统计数据,既满足国际比较的需要,也满足市场对中国就业情况进行客观认识的需要。 一、两个数据来源 1、国际劳工组织(ILO)来源 国际劳工组织(简称 IL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为了规范各国劳动力市场统计,保证不同劳动力市场数据具有可比性,ILO 制定了关于就业、失业的标准定义,并一直致力于劳动力数据的收集和传播。 债券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3 1982 年第 13 届劳动统计大会通过了《关于经济活动人口、就业、失业和不充分就业统计的决议》,2013 年第 19 届大会又对相关定义进行了修正。目前,ILO 给出的定义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在多国的就业统计中得到执行,中国开展劳动力调查也参考其定义。 按照 ILO 的标准定义,“就业人口”是指达到工作年龄,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的人;“失业人口”是指达到工作年龄,没有工作、但可以参与工作、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劳动力人口”是指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相对应地,“失业率”即失业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劳动参与率”即劳动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 目前,在 ILO 的数据库(ILOSTAT)中,收集了 200 多个国家、地区和经济体的劳动力数据,包括失业率、劳动参与率、工作时长、工作报酬等一系列指标的 1991-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根据 ILO 介绍,这些数据 1)主要来自劳动力调查,其他来源(人口普查和国家的官方估计)仅在没有调查数据时使用;2)通过考虑数据来源、覆盖范围、方法差异来协调统一,以确保各国之间的可比性。 图 1: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就业、失业的定义 资料来源:ILO,招商证券 Y非劳动年龄人口N总人口15岁+劳动年龄人口有工作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就业人口找工作非劳动力人口失业人口YNNY劳动参与率=(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劳劳 债券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4 2、联合国(UN)来源 《世界统计手册 2018》是联合国统计司编制的一个手册,从 20 多个国际统计资料中收集而来,对全世界 200 多个国家或地区的 50 多个重要统计数据进行介绍。这些统计数据分为 5 个部分,包括一般信息、经济指标、主要贸易伙伴、社会指标、环境和基础设施指标。其中,“经济指标”包括就业结构、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关键指标,提供 3个参考年限(2005 年、2010 年、2018 年)的横截面数据。 二、就业情况
[招商证券]:债市专题报告:如何看待就业情况?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观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73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