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全球智能制造龙头,打造AI+终端制造平台
国海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023 年 08 月 10 日 公司研究 评级:买入(首次覆盖)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葛星甫 S0350522100001 gexf@ghzq.com.cn 联系人 : 高力洋 gaoly01@ghzq.com.cn [Table_Title] 全球智能制造龙头,打造 AI+终端制造平台 ——领益智造(002600)深度报告 最近一年走势 相对沪深 300 表现 2023/08/10 表现 1M 3M 12M 领益智造 -6.8% 3.1% 18.6% 沪深 300 3.4% -0.5% -3.3% 市场数据 2023/08/10 当前价格(元) 6.13 52 周价格区间(元) 4.30-7.20 总市值(百万) 42,960.13 流通市值(百万) 42,244.92 总股本(万股) 700,817.78 流通股本(万股) 689,150.36 日均成交额(百万) 167.18 近一月换手(%) 0.84 投资要点: ◼ 精密智能制造龙头,内生外延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公司是消费电子零件制造龙头企业,2018 年反向收购江粉磁材、借壳上市,进入电子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领域。此后多次成功完成相关收购,业务全面覆盖材料、精密功能件结构件、模组和精品组装等精密制造全产业链,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光伏储能等多行业领域,未来有望进一步集中整合业务,协同效应有望得到进一步体现。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汽车、动力电池大客户的合作,在汽车、光储领域的布局效果显著,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3 亿元,同比增长 107.75%-170.07%。 ◼ 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打开行业天花板,领益智造打造 AI+终端制造平台 当前的消费电子市场,以智能手机、平板、笔电为主的传统 3C 产品已经进入存量时代,未来市场或将维持稳定。与此同时,AI 落地打开了消费电子行业天花板,其中 AI 服务器能够为大模型高算力提供支持,市场前景广阔,据 TrendForce 数据,2026 年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将达 236.9 万台,2022-2026 年 CAGR 达 29%。同时,XR有望成为未来 AI 落地的终端接入口,在苹果 MR 入局后,为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作为 AI 下一波浪潮的关键载体,人形机器人有望引领行业进入具身智能时代。领益智造作为全球精密功能件、结构件龙头企业,未来将致力于打造 AI+终端制造平台。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相关产品下游应用涵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及 AR/VR 等领域。在 AR/VR 领域,公司精密功能件、结构件已应用于头部 VR 品牌产品,同时还为 AR 品牌 Nreal 提供整机代工服务。机器人领域,领益智造子公司领鹏与大客户 Hanson 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未来合作有望持续深入。 ◼ 汽车:乘新能源汽车东风,领益智造市场地位快速提升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各个国家及地区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项相关政策加速落地,切实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据 EVTANK 数据,2022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 1082.4 万辆,同比增长 61.55%,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5212 万辆,2022-2030 年CAGR 达 21.7%。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行业规模亦得到了快速提升,据 SNE Research 数据,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 518GWh,同比增长 72.09%。预计 2023 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749GWh,2017-2023 年 CAGR 达 53%。领益智造2021 年通过收购浙江锦泰正式进军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结构件市场。未来,公司有望凭借其世界领先的精密制造能力、研发设计能力以及 -0.1787-0.06760.04360.15470.26590.377022/8 22/9 22/1022/1122/12 23/1 23/2 23/3 23/5 23/6 23/7 23/8领益智造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 配套的生产基地建设满足国际、国内大客户的需求,提升市场份额。 ◼ 光伏:市场前景广阔,把握风口推动海外扩张 当前,清洁能源转型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光伏行业发展持续向好。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230GW,预计 2030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介于 436GW 和516GW 之间,均值 476GW。2022-2030 年 CAGR 达 9.52%。在各品类的光伏逆变器中,微型逆变器成本较高,品牌厂商对制造商产品及管理能力门槛较高。在全球微逆市场中, Enphase 作为行业龙头,2020 年市场份额超过 70%,领益智造子公司赛尔康作为 Enphase的核心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客户扩产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公司目前已实现全球化布局,拥有海外多个生产基地,并不断扩充产能,有望在巩固原有大客户地位的同时开拓新客户,实现在光伏领域的进一步突破。 ◼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作为世界领先的智能制造平台,在主业消费电子产品上积极拓展,加速推进与机器人、AR/VR 领域头部客户的合作,未来有望受益于 AI 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打造 AI+终端制造平台。同时,公司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开拓汽车及光伏储能领域,随着新兴市场的规模持续增长以及公司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公司在新领域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92.47/455.08/529.31亿元,同比增速为 13.81%/15.95%/16.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9/28.51/34.94 亿元,同比增速为 40.3%/27.3%/22.55%;EPS分别为 0.32/0.41/0.50 元,当前股价(2023 年 8 月 10 日收盘价 6.13元)对应 PE 分别为 19/15/12 倍。估值方法方面,我们采用相对估值进行分析。我们选择同为消费电子精密制造的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长盈精密作为可比公司,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 PE 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 PE,因此,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 1)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2)机器人、AR/VR 与客户合作不及预期 3)汽车、光储业务增速不及预期 4)汇率波动风险 5)海外市场风险 6)行业竞争恶化风险 7)预测数据准确性风险 [Table_Forcast1] 预测指标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百万元) 34485 39247 45508 52931 增长率(%) 13 14 16 1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1596 2239 2851 3494 增长率(%) 35 40 27 23 摊薄每股收益(元) 0.23 0.32 0.41 0.50 ROE(%) 9 12 13 14 P/E 19.74 19.18 15.07 12.30 P/B 1.86 2.33 2.02 1
[国海证券]:深度报告:全球智能制造龙头,打造AI+终端制造平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97M,页数4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