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框架之二:新材料产业深度报告-AI和机器人兴起,新材料迎来大发展

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07月17日产业研究新材料产业深度报告:AI和机器人兴起,新材料迎来大发展——新材料产业框架之二李永磊(证券分析师) S0350521080004liyl03@ghzq.com.cn杨仁文(证券分析师)S0350521120001yangrw@ghzq.com.cn国海证券研究所陈凯(联系人)S0350122080124chenk01@ghzq.com.cn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2核心总结◆ AI+机器人:硬件是AI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AI芯片、PCB共同构成的上游关键硬件,为机器人保驾护航。◆ 减速器:安装在机器人的关节,用于精确控制机器人动作、传输更大的力矩,主要分为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器。➢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RV减速机需求量为47.5万台,同比增长11.2%。 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日本企业博纳特斯克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53%),具有绝对优势。除双环传动以外,其余厂商市场占有率均未超5%。 ➢ 2021年我国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为12.1亿元,主要厂商有哈默纳科、日本新宝、绿的谐波、中技克美等。国内头部厂商近年来市占率逐年提升。减速器上游结构件主要由钢材、铜、铝等金属加工而成,目前我国谐波柔轮材料(40Cr合金钢)依赖进口,部分厂家开始研发球墨铸铁材料用于谐波钢轮。◆ 伺服电机:伺服系统是机器人实现精准定位、精准运动的必要途径,主要由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编码器组成。➢ 据工控网数据,2022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达181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95亿元。伺服电机市场集中度较高,2021年上半年国内厂商汇川技术市场份额占比第一,达15.9%,排名靠前的厂商依然以日本和中国台湾为主。稀土磁材是伺服电机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厂商包括中科三环、金立永磁、正海磁材、宁波韵升、英洛华。◆ 控制器: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负责向机器发布和传递指令动作,控制机器人在工作中的运动位置、姿态和轨迹。➢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国工业机器人用控制器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0.5 亿元上升至 2021 年的 14.7亿元,CAGR 为 8.8%,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2亿元。 2021年日本发那科在国内市场份额为 18%,国内企业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力,控制器国产率不足20%。 中游本体厂商倾向于自研控制器&伺服系统,包括海外三大机器人巨头: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瑞典ABB。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3核心总结◆ 传感器:分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内部传感器包括位置、速度、力、加速度等物理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机器人自身状态,外部传感器模仿人类感官,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接近觉等传感器。➢ 根据YOLE数据统计,2015-2021年无人机及机器人传感器市场从3.51亿美元增长至7.0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2.4%,其中光学传感器占比达74%。传感器原材料供应位于产业链最上游。国内供应商主要包括——光纤材料:有研新材、锐科激光;陶瓷材料:风华高科、国瓷材料、顺络电子、三环集团、中瓷电子;半导体材料:江丰电子、阿石创、沪硅产业、三安光电、北方华创、鼎龙股份;金属材料:宝钢股份、江西铜业、紫金矿业。◆ AI芯片:包括GPU(图形处理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和ASIC(专用集成电路)。 ➢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2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约在361亿美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大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AI商业化应用将加速落地,AI芯片需求将持续上升。◆ PCB:在电路中起固定各种元器件,提供各项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电路,由绝缘隔热、一定强度的材质制作而成的板材,是关键电子互联件,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随着AI技术的快速普及,对智能设备的数量与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同步驱动PCB需求的提升。根据Prismask预测,2027年全球PCB产值将达到983.9亿美元。◆ 风险提示: AI技术发展和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新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新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国际局势动荡。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4相关公司硬件上游相关材料相关公司减速器• RV减速器:博纳特斯克(日本)、双环传动(002472.SZ)、日本住友、飞马传动、中大力德(002896.SZ)、南通振康、智同科技、秦川机床(000837.SZ)• 谐波减速器:哈默纳科(日本)、日本新宝、绿的谐波(688017.SH)、来福谐波、中技克美(871601.NQ)、福德机器人、大族传动钢材中信特钢(000708.SZ)、河钢股份(000709.SZ)、抚顺特钢(600399.SH)、西宁特钢(600117.SH)、方大特钢(600507.SH)、南钢股份(600282.SH)、广大特材(688186.SH)铜合金有研粉材(688456.SH)、斯瑞新材(688102.SH)、江西铜业(600362.SH)、海亮股份(002203.SZ)、楚江新材(002171.SZ)、博威合金(601137.SH)、金田股份(601609.SH)、众源新材(603527.SH)、鑫科材料(600255.SH)、电工合金(300697.SZ)齿轮双环传动(002472.SZ)轴承五洲新春(603667.SH)润滑材料统一石化、龙蟠科技(603906.SH)、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石油(601857.SH)伺服电机汇川技术(300124.SZ)、日本安川、台达(中国台湾)、日本松下、日本三菱稀土永磁材料中科三环(000970.SZ)、正海磁材(300224.SZ)、宁波韵升(600366.SH)、英洛华(000795.SZ)硅钢材料宝钢股份(600019.SH)、望变电气(603191.SH)、首钢股份(000959.SZ)控制器/海外:日本发那科、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安川国内:埃斯顿(002747.SZ)、新时达(002527.SZ)、汇川技术(300124.SZ)、信捷电气(603416.SH)、英威腾(002334.SZ)、雷赛智能(002979.SZ)、固高科技(A21624.SZ)传感器光纤材料有研新材(600206.SH)、锐科激光(300747.SZ)陶瓷材料国瓷材料(300285.SZ)、风华高科(000636.SZ)、顺络电子(002138.SZ)、三环集团(300408.SZ)、中瓷电子(003031.SZ)、麦捷科技(300319.SZ)金属材料宝钢股份(600019.SH)、江西铜业(600362.SH)、紫金矿业(601899.SH)资料来源:Wind,华经产业研究院,中商产业研究院,前瞻产业研究院,国海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5相关公司硬件上游相关材料相关公司芯片硅片海外:信越化学、SUMCO(日本)、世创电子(德国)、SK Siltron(韩国)国内:沪硅产业(688126.SH)、TCL中环(002129.SZ)、神工股份(688233.SH)、立昂微(605358.SH)、中晶科技(00

立即下载
传统制造
2023-07-17
国海证券
李永磊,陈凯艺,杨仁文
68页
2.24M
收藏
分享

[国海证券]:新材料产业框架之二:新材料产业深度报告-AI和机器人兴起,新材料迎来大发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24M,页数68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精细化工产品价格跟踪表
传统制造
2023-07-17
来源: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部分轮胎企业Q2业绩大幅向上,关注化工Q3补库存周期
查看原文
煤化工产品价格跟踪表
传统制造
2023-07-17
来源: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部分轮胎企业Q2业绩大幅向上,关注化工Q3补库存周期
查看原文
农药产品价格跟踪表
传统制造
2023-07-17
来源: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部分轮胎企业Q2业绩大幅向上,关注化工Q3补库存周期
查看原文
化肥产品价格跟踪表
传统制造
2023-07-17
来源: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部分轮胎企业Q2业绩大幅向上,关注化工Q3补库存周期
查看原文
氟化工产品价格跟踪表
传统制造
2023-07-17
来源: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部分轮胎企业Q2业绩大幅向上,关注化工Q3补库存周期
查看原文
聚氨酯产品价格跟踪表
传统制造
2023-07-17
来源: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部分轮胎企业Q2业绩大幅向上,关注化工Q3补库存周期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