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消费贷ABS回顾与展望——疫情叠加经济下行双重检验,资产表现依然稳定,发行市场回暖可期
2022 年消费贷 ABS 回顾与展望——疫情叠加经济下行双重检验,资产表现依然稳定,发行市场回暖可期 一、消费金融行业概况 1、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消费贷款增速趋缓 2022 年疫情的反复频发对国内消费市场产成一定负面影响,2022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2.5 亿元,同比下降 0.2%,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有所抑制。其中,2022 年四个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 2021 年相比,同比变动分别为 3.3%、-4.6%、3.5%和-2.7%,与 2022 年二季度疫情大范围管控以及四季度疫情政策调整后全国范围受到疫情冲击的节奏相互契合。 2022 年由于疫情对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产生冲击,金融机构在境内发放的消费贷款规模虽较去年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2022 年末我国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 56.04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2.10%,整体消费贷款增速仍呈现趋缓的态势。 图 1 2018 年-202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联合资信整理图 2 2018 年-2022 年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变动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联合资信整理 2、商业银行依然稳居消费贷款供给端主力地位,消金公司和互联网系机构头部机构竞争加剧 商业银行依然稳居国内消费贷主力军地位。商业银行得益于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以及客户准入方面的信息优势,客户质量相对优质。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以信用卡贷款为主,辅以其他特定消费用途的贷款。商业银行在消费贷款供给端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力地位。 持牌消金公司持续增资,融资方式多元化。2022 年,建信消金获批筹建,持牌消金公司扩容至 31 家。各机构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多家消金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夯实资本。海尔消金、兴业消金和南银法巴消金 3 家消金公司于 2022 年完成增资。与此同时,重庆蚂蚁消金和四川锦程消金等消金公司也公布了增资计划。2023 年 1 月,上海尚诚消金成为 2023年首家增资的消金公司。除了增资扩股外,2022 年银团贷款和开展信贷资产流转等融资方式成为越来越多消金公司的选择,消金公司融资方式趋向多元化。 互联网系机构方面,包括小贷牌照在内,各大互联网系机构旗下的金融牌照整合与清退持续加速。在对互联网小贷公司杠杆率要求趋严的背景下,2022 年以来头部互联网系机构持续对旗下小贷公司进行增资,相反,很多区域性和规模较小的小贷公司在加速清盘离场,-6.00%-4.00%-2.0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0.0050,000.00100,000.00150,000.00200,000.00250,000.00300,000.00350,000.00400,000.00450,000.00500,000.0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变动0.00%5.00%10.00%15.00%20.00%25.00%0.00100,000.00200,000.00300,000.00400,000.00500,000.00600,000.0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变动互联网小贷公司头部分化加剧。同时,由于受制于杠杆率的影响,通过表外放款成为越来越多互联网小贷公司的选择。 总体看来,2022 年消费金融行业中商业银行仍然占据主力地位,消金公司和头部互联网小贷公司持续增资,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3、监管从严,消保趋强 2022 年,消费金融行业延续了自 2021 年以来行业监管从严的主基调,尤其是 2022 年11 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以下简称“《评估办法》”),消金公司首次被纳入监管范围。《评估办法》在《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的基础上对于各级别的监管方式进行了明确,这意味着监管对于消金公司更加重视,未来监管标准也会继续向银行、保险等机构看齐。同时,各项政策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强化数据信息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但从宏观政策层面,国家提振消费意图明显,随着疫情缓解及疫情防控政策的全面放开,国内消费市场回暖可期,消费信贷需求逐步恢复,消费金融市场有望活跃,或将刺激消费贷 ABS 发行。 表 1 2022 年消费金融行业监管政策梳理 类别 政策与举措 内容要点 延续监管从严导向 2022 年 11 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 消金公司首次被纳入监管范围。《评估办法》在《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的基础上对于各级别的监管方式进行了明确,这意味着监管对于消金公司更加重视,未来监管标准也会继续向银行、保险等机构看齐。 2022 年 12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确认规则适用指引第 2 号——大类基础资产》 规范了大类基础资产的准入标准,对小额贷款债权入池资产质量提出更加明确和严格的要求,有助于提升消费贷 ABS 入池资产质量。 强化管理 消保趋强 2022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规范平台数据使用,从严监管征信业务,确保依法持牌合规经营,指明了未来互联网平台的监管重点。 2022 年 7 月央行及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 对强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严格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严格管控资金流向和全面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要求。 2022 年 7 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进一步细化明确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自主风控要求,此外还明确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过渡期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与《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所设定的整改期限保持一致。 2022 年 8 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投诉问题整治的通知》 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积极落实受疫情影响各项支持政策,加强消费者教育和风险提示,严厉打击非法代理黑产。 提振消费 2022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意见》从系统全面促进消费的角度,提出了 5 方面 20 项重点举措。 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 扩 大 内 需 战 略 规 划 纲 要(2022—2035 年)》 《纲要》指出“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释放刺激消费的强烈信号。 数据来源:监管部门公开发布渠道,联合资信整理 二、消费贷 ABS 市场发行情况 1、发行规模同比略有下降,降幅明显收窄 2022 年,由于新冠疫情反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量较2021 年有明显回落,2022 年全年,国内资产证券化市场共发行 1,746 单,同比减少 20.35%,发行规模为 20,159.74 亿元,同比减少
[联合资信]:2022年消费贷ABS回顾与展望——疫情叠加经济下行双重检验,资产表现依然稳定,发行市场回暖可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8M,页数1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