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聚焦:内资接力外资,成长接力价值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 25 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内资接力外资,成长接力价值 A 股策略聚焦|2023.2.5 ▍ 中信证券研究部 ▍ 核心观点 秦培景 首席策略师 S1010512050004 裘翔 联席首席策略师 S1010518080002 杨帆 政策研究首席 分析师 S1010515100001 程强 宏观经济首席 分析师 S1010520010002 李世豪 策略分析师 S1010520070004 2 月以来内资已开始接力外资,市场风格已从 1 月的价值转向成长,国内机构调仓和加仓将进一步强化成长风格,外部扰动影响外资流入节奏,不改全年流入趋势,虽然权重指数过去一周表现平淡,但成长指数表现亮眼,市场依然处于全面修复途中,成长洼地依然是近期主线。首先,今年以来外资持续流入大盘价值,近期外部扰动影响流入节奏,预计快速流入的惯性减弱后,将逐步回归常态,但全年继续增配 A 股的趋势不变。其次,2 月以来,内资已经开始接力外资,调仓和加仓方向集中在小盘成长,预计这个趋势仍将继续,成长风格将持续占优。最后,1 月信贷有望开门红,基本面夯实全面修复基础;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市场流动性保持平稳;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强调加快步伐解决“卡脖子”问题,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配置上,建议持续关注成长洼地,提高新兴产业中半导体和信创的配置优先级。 ▍外资流入节奏近期受外部扰动影响,将逐步回归常态,今年增配 A 股趋势不变。 1)外资快速流入的惯性减弱后,将逐步回归常态。近期外资快速流入的行业结构与其重仓股结构线性吻合度高,是对之前降低仓位的回补;配置型和交易型资金去年三季度净流出 479 亿元和 776 亿元的“缺口”在 1 月上旬已经基本补齐,其后,北向资金依然保持大幅“惯性”净流入,春节后,配置型资金流入已放缓,交易型资金开始流出。北上资金的主动流入也与重仓板块的估值水平有关,但今年 1 月即便部分重仓行业的估值达到了中高水平,外资的净流入速度依然远高于其对应估值区间的历史均值。北向资金前 100 大重仓股动态P/E 估值已从去年底部的 12X 修复至 14.2X,短期快速修复后,2 月起外资流速回归常态预计将是正常现象。 2)外资今年增配 A 股趋势不变,依然是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首先,海外近期扰动因素增多,但对 A 股的影响依然停留在情绪层面,实质影响有限,诱发脉冲式快速流出可能性小。其次,2 月美联储加息 25bps 符合市场预期,鲍威尔讲话并无更鹰派措辞,美联储加息终点已近,预计将在 5 月的议息会议上最后一次加息,暂停加息兑现前预计市场仍将总体乐观,流动性预期改善将驱动美股修复,全球权益市场整体环境较好。再次,“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全球宏观周期分化下,预计中国相对基本面优势会日益明显,A 股基本面的弹性在当前估值和全球主要权益市场中吸引力依然较强。最后,随着经济替代货币成为主驱动,人民币已进入中期易升难贬的阶段,有利于强化外资增配意愿。 ▍内资已经开始接力外资,成长风格将持续占优。 1)内外资接力已开始,流动性修复驱动行情向中小盘扩散。首先,虽然权重指数过去一周表现平淡,但成长指数表现亮眼,中小盘成长成为行情的主力,上周中证 500、中证 1000 和国证 2000 指数涨幅分别为 1.48%、2.79%、3.77%。其次,上周日均成交达到了 9224 亿元,相比上周放大 33%,“两融”成交占比从上周 8%的水平上升至 9%左右。再次,流动性修复下前期大量定价不充分的个股反弹,全市场低成交额个股占比回到正常水平。最后,上周涨幅较大的二级行业包括新兴金融服务、互联网媒体、增值服务等,都是前期相对滞涨的成长板块,领涨品种市值下沉明显,上周涨幅前十的二级行业平均市值中枢在100 亿元左右,春节前两周这一指标在 200 亿元左右。 2)内资接力仍将继续,国内资金调仓和加仓整体有利于成长风格。首先,公募中普通股票、偏股混合及灵活配置型基金在 2022Q4 的仓位水平分别为90.4%、88.4%和 77.1%,均已达到或接近各自的历史峰值,公募加仓成长的同时也需要调降持仓,前期外资快速流入拉升的板块更受影响,近 3 周这三类基金的累计减仓在 2pcts 左右。其次,上周存量产品净赎回率为 2‰,赎回规 A 股策略聚焦|2023.2.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2 杨家骥 策略分析师 S1010521040002 联系人:徐广鸿 海外策略首席 模并没有明显放大,上周海外资金对中国基金净申购率为 1.1%,已经连续第五周保持净申购。再次,权益类公募基金净值有所恢复,破净数量大幅减少:截至 2 月 3 日,2022 年发行的主动权益类公募产品净值低于 0.95 的比例降低了 19.8%。最后,根据对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情况,中小私募仓位在 2 月 3 日回升至 79%,相较过去 5 年来市场热度较高时的仓位仍有 5 个百分点以上的上升空间,对应约 1000 亿以上的增量资金,这些活跃资金加仓也将有利于成长风格。 ▍全面注册制启动市场流动性保持平稳,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1)1 月信贷有望开门红,基本面夯实全面修复基础。首先,预计 2023 年 1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4.4 万亿元,同比多增 4000 亿元左右;在去年高基数和春节错位的背景下,这一数据的含金量较高。其次,本轮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前期集中流行产生的抗体有望在未来 3-5 个月内持续形成免疫屏障,为经济复苏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春节后经济活动恢复情况符合预期,1 月制造业 PMI上升 3.1pcts 高于临界点,23 个样本城市春节后第一周地铁客运量日均约 5800万人次,为 2019 年同期的 108%,国内航班日度执飞数量已恢复至 12500 架次左右,恢复至 2022 年 8 月水平,预计一季度经济有望明显改善。 2)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市场流动性保持平稳。首先,全面注册制夯实直接融资体系制度基石,提升投融资效率,打通一二级市场,加速市场存量标的“优胜劣汰”,优质的成长标的将在中国资本市场集聚,有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其次,全面注册制不等同于降低上市门槛,注册制的本质是市场化,监管不对新股发行做行政性安排,融资额交由市场供需自行调节,由于依然保持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的基本架构不变,上市发行的节奏整体可控。从创业板实践来看,2020 年 8 月改革以来,全部 A 股 IPO 融资规模并没有持续激增,2020~2022 年融资规模分别为 4793 亿、5426 亿和 5869 亿元,注册制试点以来,新股的供求达到了有效的均衡。预计 2023 年 A 股 IPO 融资规模约5500~6000 亿元,主板注册制落地带来的边际影响有限。 3)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强调加快步伐解决“卡脖子”问题,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一方面,全面注册制提高融资效率,2022 年注册制发行的科创板和创业板项目占沪深交易所新股家数的 79%,新股募集资金的82%。注册制上市公司中新兴产业占比更高,截至 2023 年 1 月 31 日,创业板和科创板

立即下载
金融
2023-02-15
中信证券
26页
1.45M
收藏
分享

[中信证券]:A股策略聚焦:内资接力外资,成长接力价值,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5M,页数2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22年国内光电市场项目消费情况
金融
2023-02-15
来源:2023年商社行业年度策略:复苏将至,逐浪前行
查看原文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截至2023.2.7)
金融
2023-02-15
来源:2023年商社行业年度策略:复苏将至,逐浪前行
查看原文
截至2021年底,嘉亨家化的主要产能
金融
2023-02-15
来源:2023年商社行业年度策略:复苏将至,逐浪前行
查看原文
2018Q1-2022Q3珀莱雅毛利率和净利率
金融
2023-02-15
来源:2023年商社行业年度策略:复苏将至,逐浪前行
查看原文
2015年,公司开始实施扁平化组织结构
金融
2023-02-15
来源:2023年商社行业年度策略:复苏将至,逐浪前行
查看原文
2022年初至今品牌端估值分化
金融
2023-02-15
来源:2023年商社行业年度策略:复苏将至,逐浪前行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