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经济展望:滞胀下半场

2023 全球经济展望 滞胀下半场 宏观动态跟踪报告 宏观报告 宏观经济与政策 2022 年 12 月 22 日 证券分析师 钟正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0090001 ZHONGZHENGSHENG934@pingan.com.cn 研究助理 范城恺 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20120052 FANCHENGKAI146@pingan.com.cn 李枭剑 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22030023 LIXIAOJIAN2570@pingan.com.cn  平安观点:  一、全球“滞胀”步入下半场。展望 2023 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通胀有望明显缓和。当前货币政策紧缩已开始对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增长将随着需求走弱而进一步放缓。但是,尽管货币政策持续处于紧缩状态,通胀回落速度可能相对有限,2023年全球通胀水平或仍高于 2%的普遍通胀目标水平。总的来看,2023 年全球经济可能步入“滞胀”的下半场。  二、发达经济体走向衰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容低估。今年以来,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不断发酵,但当前美国经济仍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强现实”与“弱预期”之间的巨大差距,或许意味着美国经济将会非线性的走弱。一是,疫情过后美国居民消费习惯发生变化,财政补贴后的消费缺乏理性,未来消费收缩或比预期得更快;二是,加息将对投资活动持续产生抑制。上世纪 70 到 80 年代经验显示,加息的政策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三是,库存与贸易逆差的“缓冲池”作用减弱。相对美国,欧洲经济前景更不乐观。首先,欧洲目前通胀率更高、对消费的压制更大;其次,欧洲经济基本面更为疲软。2022 年 7 月以来欧元区制造业 PMI 率先跌入荣枯线以下,并持续至今。最后,欧洲经济面临的风险更高、不确定性更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使得欧洲面临的通胀压力仍存变数,而欧元区成员国财政状况不同,“碎片化”风险更高。日本经济或将延续温和增长。在能源价格飙升、货币持续宽松等因素作用下,当前日本同样面临着一定的通胀压力。不过,受制于成本压力向消费端传导不畅、货币和财政刺激效率不足等因素,日本通胀较欧美等经济体更加可控,这也给予了日本央行继续宽松的“底气”。近期日本央行对货币政策框架做出一定调整,但也同时表示绝对无意加息、收紧政策。因此,当前日本货币政策大幅转向的可能性不高。  三、新兴经济体倚仗“内循环”。近几个月以来,发达市场需求出现明显下滑,这不仅对全球产业链中游的新兴市场国家(如东南亚)造成负面影响,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原材料出口竞争力也将出现明显回落。因此,2023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表现将更加有赖于内部经济的韧性。展望 2023 年,海外经济衰退风险逐渐加大,国内外经济周期再度错位,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将发挥“压舱石”的作用。不过,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支撑将进一步减弱,中国经济将从“外循环”更多转向依赖“内循环”:一方面,明年中国出口市占率的优势有望延续,但货币紧缩和去库存开启所带来的外需收缩,将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主要压力;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重置的可能性,会给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带来潜在压力。而随着“内循环”重要性的提升,以及海外发达经济体货币紧缩接近终点,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有望逐步打开。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动态跟踪报告 2/ 7 2022 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进一步弱化,但在俄乌冲突等“黑天鹅”事件的冲击下,“滞胀”却接踵而至。展望2023 年,随着货币政策紧缩的作用持续显现,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通胀有望明显缓和,全球经济可能步入“滞胀”的下半场。在此背景下,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走向衰退的可能性不容低估,而外需回落将对新兴经济体造成冲击,“内循环”对于新兴经济体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一、 全球“滞胀”步入下半场 回顾 2022 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进一步弱化,但“滞胀”却接踵而至。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导致能源价格蹿升,国际油价一度突破 130 美元/桶,加剧了欧美等经济体的通胀压力。在全球通胀不断升温背景下,经济增长前景却愈发黯淡:在贸易逆差大增、库存超预期走低等因素影响下,美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陷入“技术性衰退”;而能源供给紧张之下,欧洲经济表现更加疲软,英国经济或已陷入衰退。在“滞”与“胀”的十字路口,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货币当局纷纷选择强力紧缩抗击通胀,全球金融状况不断收紧。 展望 2023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通胀有望明显缓和。当前货币政策紧缩已开始对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增长将随着需求的走弱进一步放缓。但是,尽管货币政策持续处于紧缩状态,通胀回落速度可能相对有限,2023 年全球通胀水平或仍高于 2%的通胀目标水平。总的来看,2023年全球经济可能步入“滞胀”的下半场。 2023 年全球通胀料将具备一定粘性。一是,能源市场或依旧处于紧平衡状态。本轮冬季能源紧缺风险犹存,且今冬天然气库存大量消耗后,2023 年冬季欧元区的能源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大。同时,能源转型长期性抬升成本,在新能源的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不足的背景下,短时间内对于旧能源的依赖度难以大幅下降。另外,OPEC+的决策逻辑变化、中国经济重启带来能源需求回升、地缘政治局势尚不明朗等因素,均是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的潜在风险点。二是,疫情长期影响与就业恢复不足。新冠疫情后,全球劳动力供给恢复迟缓。国际劳工组织(ILO)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三季度,全球工作时间较 2019年底仍下降了 1.4%。这背后可能的原因包括新冠疫情仍在压制居民实际工作时长、部分劳动力永久性退出就业市场等。劳动力市场吃紧,或将持续引发工资上涨压力,加剧企业成本负担的同时,“工资-通胀”螺旋风险也在上升。三是,国际供应链尚未完全修复。当前,国际航运价格仍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截至 2022 年 11 月,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BX)和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较 2019 年同期仍分别高出 136%和 71%。同时,海外仓储环节的压力更甚。美国物流经理人指数(LMI)显示,截至 2022 年 11 月,库存成本和仓储价格指数持续高于 70,仍处于快速攀升阶段。此外,新冠疫情爆发后,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放缓,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对于产业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自主性有更高诉求,也意味着国际分工的成本优势可能长期性下降。四是,海外货币紧缩在遏制通胀方面存在局限性。一方面,美欧发达经济体加息过程中,大量资金回流本土,实质上填补了本币流动性,部分抵消了货币紧缩的效果。另一方面,在通胀冲击、政治决策等因素的制约下,海外发达经济体大范围实行“紧财政”难度较大,而在财政退坡不足的情况下,货币紧缩可能“独木难支”。综合来看,预计 2023 年大部分经济体通胀率水平仍将明显高于 2015-19 年平均水平、也高于 2%的普遍通胀目标水平。 宏观动态跟踪报告 3/ 7 图表1 IMF 预计 2023 年全球通胀水平仍高于疫情前 资料来源: IMF,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而全球货币政策保持紧缩立场,将削弱经济增长前景。

立即下载
金融
2022-12-23
平安证券
钟正生,范城恺,李枭剑
7页
0.69M
收藏
分享

[平安证券]:2023全球经济展望:滞胀下半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9M,页数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中,我们采用周度指标,因此用50周来替代年线(250日)。
金融
2022-12-23
来源:A股底部动静框架之静态指标:A股大底监测
查看原文
图表 22. 公积金贷款规模增速维持在 10%左右 图表 23. 投向非标的理财规模占比下降至 7.1%
金融
2022-12-23
来源:金融稳定专题研究:不同国别下的金融稳定路径选择
查看原文
图表 20. 房地产信托贷款余额占比下降至 8.53% 图表 21. 2020 年以来房地产信托贷款持续压降
金融
2022-12-23
来源:金融稳定专题研究:不同国别下的金融稳定路径选择
查看原文
图表 18. 房地产贷款增速放缓 图表 19. 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下降至 4.7%
金融
2022-12-23
来源:金融稳定专题研究:不同国别下的金融稳定路径选择
查看原文
图表 17. 2020 年后金融机构投向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下降
金融
2022-12-23
来源:金融稳定专题研究:不同国别下的金融稳定路径选择
查看原文
图表 15. 经通胀调整后的商业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 图表 16. 商业地产收入相对于价格继续下降至历史低位
金融
2022-12-23
来源:金融稳定专题研究:不同国别下的金融稳定路径选择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