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业点评:区块链与长岛冰茶的故事,为何美股投资者也会为郁金香疯狂?
海外行业报告 | 行业动态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GPU 行业点评证券研究报告 2018 年 01 月 23 日 作者 何翩翩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80002 hepianpian@tfzq.com 雷俊成 联系人 leijuncheng@tfzq.com 马赫 联系人 mahe@tfzq.com 董可心 联系人 dongkexin@tfzq.com 相关报告 1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人工智能立夏已至,AI 芯片迎接蓝海;首推:英伟达GPU 王者风范,Google TPU 破局科技》2017-11-29 2《GPU 行业点评:GPU 需求和虚拟货币的关系:“微小但不是零的”,Jensen强调 5 次也不为过》 2017-11-20 3 《AMD(AMD.US)深度:扭亏为盈,Q2 超预期,CPU+GPU 双剑合璧的唯一,重申“买入”,目标价维持 16 美元》2017-08-17 区块链与长岛冰茶的故事:为何美股投资者也会为郁金香疯狂? “区块链”焕发百年柯达“挖矿”梦,美股“失控”元凶为高频交易? 百年柯达加入数字货币热潮,通过在 CES 上发布“柯达币”,以及推出挖矿机租赁业务,令公司重新成为市场焦点,两日内股价暴涨 180%。当然美国投资者对于区块链是非常感兴趣。当一些“区块链”概念股出现时,投资者就表现得异常兴奋,为什么呢?生物科技公司 Bioptix 更名为 Riot Blockchain(RIOT.US)而收获 5 倍涨幅;Long Island Iced Tea 更名为 Long Blockchain Corp(LBCC.US)而涨 3 倍;17 年 2 月才成立的区块链科技公司Longfin(LFIN.US),12 月上市后收购新加坡区块链公司 Ziddu.com,2 个交易日内最高暴涨 20 倍;中概股迅雷股价从 4 美元一度飙升至 27 美元。跟千禧年的“dotcom 泡沫”非常类似,凡是沾边“区块链”的都会疯涨。 先抛开主题投资的“狂欢”,我们强调美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 70%以上的主导地位,这种狂欢的情况有可能是由于美国机构投资者采用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或高频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的比例较高(Tabb Group 预计美国 HFT 交易比例超过 50%)。而算法交易、高频交易常用的策略之一就是通过人为设定的关键词如“CES”、“区块链”、“虚拟货币”等,当较短时段内大量关键词高频出现,相关下单指令便会被触发(例如Snapchat 宣布即将上市的消息导致 SNAP Interactive(STVI.US)因为名字相似而股价飞涨)。继而当其他技术指标也达标时会继续触发其他指令,多米诺骨牌效应叠加互相践踏或成为美股“区块链”概念股给推涨的元凶。 数字货币挖矿继续发酵,Jensen 强调 5 次“微小但不是零的”也不为过 虽然 ETH 经过去年下半年的横盘后重获动力,站上 1000 美元,但我们维持从 7 月以来的观点:数字货币挖矿的热潮虽出现行情延续,但整体空间有限。目前挖矿对 GPU 需求的驱动虽会持续存在但将进一步趋平。原因包括,1)遵循比特币挖矿路径,挖矿需求会向专用芯片矿机转移;2)以太币正在进行“工作量证明”向“权益证明”的升级,算力需求将会下降;3)挖矿市场的狂热需求也会影响正常游戏显卡市场的需求,这会带来二手卡问题,也不是英伟达和 AMD 所想见。 英伟达 CEO Jensen 此前在季报会议上 5 次强调:挖矿市场对英伟达长期来说将会是“微小但不是零的”。他表示,随着旧有货币(例如比特币、莱特币)在体量上的扩大和挖矿算法的不断优化,GPU 挖矿将不再具备经济效益,挖矿会逐步转移至 ASIC 专用芯片矿机。然而,随着新生数字货币不断出现,在吸引矿工挖掘的前提下,挖矿算法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加。在此基础上 GPU 的需求可将继续。挖矿市场不断从旧有货币转移到新生货币上,类似以太坊挖矿热潮替代了 2013 年的比特币、莱特币挖矿热潮,由此形成数字货币的挖矿生态循环,逐渐递减。 巨额耗电,监管趋严,挖矿或是下一个“郁金香泡沫”? 虽然数字货币的涨幅尚能保证挖矿业务的经济效益,但挖矿的巨额用电需求也惹来监管关注。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估计,2017 年全球比特币挖矿用电量达 20.5 太瓦时,约为南美洲总用量电量 1/10。这其中,中国挖矿电量达 15.4 太瓦时,而一般的大型挖矿矿场利用廉价水电优势,多选址在西北部地区,在枯水期或会对正常民生需求干扰。因此监管部门出于对过高电力消耗和金融风险的担忧,正在采取行动规范国内挖矿业务,包括引导挖矿业务退出、取消用电优惠、上报用电信息等。 数字货币之舞会不会是下一场“郁金香泡沫”?我们认同区块链技术在未来的支付、医疗和物联网等方面的潜力,但在尚未被完全理解和发掘之时,投资者应该抱谨慎态度。 风险提示:数字货币价格波动较大、国内外监管政策不确定性等。 海外行业报告 | 行业动态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1. 挖矿众相:百年柯达“第二春”,迅雷打“挖矿”擦边球1.1. 区块链众生相,美国投资者的“狂热”作何解 美国投资者对于区块链的兴趣有多高?看看下图就知道。Google Trends 上“Bitcoin”、“Blockchain”、“Ethereum”等词语的搜索热度从 17 年 11 月中旬开始出现明显的爆发。虽然市场一般认为美国拥有较为成熟的投资机制,但当“区块链”热潮再起,仍是会出现包括,生物科技公司 Bioptix 更名为 Riot Blockchain(RIOT.US)而收获 5 倍涨幅;Long Island Iced Tea 更名为 Long Blockchain Corp(LBCC.US)而涨 3 倍;17 年 2 月才成立的区块链科技公司 Longfin(LFIN.US),12 月上市后收购新加坡区块链公司 Ziddu.com,2 个交易日内最高暴涨 20 倍;中概股迅雷也沾边“区块链”,股价从 4 美元一度飙升至 27 美元;美股“区块链”狂热大潮的注脚。这样的情况跟千禧年的“dotcom 泡沫”非常类似,凡是沾边“区块链”的都会疯涨。 我们先抛开主题投资的“狂欢”,还是强调美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 70%以上的主导地位。我们分析由于美国机构投资者采用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或高频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的比例非常高(Tabb Group 预计美国 HFT 交易比例超过 50%),而在算法交易、高频交易常用的交易策略就是通过人为设定的关键词如“CES”、“区块链”、“虚拟货币”等,当较短时段内大量关键词高频出现(如下图 Google Trends 上可见),相关下单指令便会被触发(例如 Snapchat 宣布即将上市的消息导致 SNAP Interactive(STVI.US)因为名字相似而股价飞涨)。继而当其他技术指标也达标时会继续触发其他指令,多米诺骨牌效应叠加互相践踏或成为美股“区块链”概念股给推涨的元凶。 图 1
[天风证券]:人工智能行业点评:区块链与长岛冰茶的故事,为何美股投资者也会为郁金香疯狂?,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31M,页数1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