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点评:Matter协议将落地,物联网迎加速机遇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罗露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520020003 luolu@gjzq.com.cn Matter 协议将落地,物联网迎加速机遇 事件 9 月 2 日至 6 日,支持多平台厂商产品互联互通的 Matter 协议在 2022 柏林 IFA 首次亮相,正式 1.0 版本标准协议有望在近期发布。9 月 20 日,工信部公布 2022 年 1-8 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截至 8 月末,国内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首次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 评论 “物超人”叠加 Matter 协议即将落地,物联网迎来爆发契机。22 年 1-8 月,三家运营商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5%,物联网终端用户 16.98 亿户,较上年末净增 3 亿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首次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即将发布的 Matter1.0 将首先支持以太网、Wi-Fi 和 Thread 协议,推动跨平台设备互联互通。“物超人”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标志,长期看物联网连接数量是移动用户数量的数十倍。站在当前节点,物联网连接渗透率刚刚超过 10%,Matter 协议落地,也代表行业将由技术驱动转向产能驱动,迎来渗透率快速提升的爆发期。 终端设备跨平台、跨生态是大势所趋,行业竞争由广度走向深度,垂直场景 IoT 硬件厂商迎来发展机遇。智能家居市场参与者,如科技巨头、互联网大厂、智能家居/家电厂商,都会建立各自的平台,催生行业的生态壁垒,导致不同厂商以追求产品种类、覆盖广度为差异化竞争点。Matter 标准协议的互联互通能够打破生态壁垒,国内平台厂商如华为、小米、OPPO、美的、涂鸦智能等积极参与,将减少碎片化场景开发,研发重心转向平台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等,给予国内中小终端硬件厂商发展的机遇。我们认为,未来同质化产品将面临激烈竞争,应用层走向细分领域的垂直深化,下游大颗粒场景智能家居、智能出行、卫星互联与工业互联等有望诞生龙头公司。 蜂窝物联网终端连接加速,模组+物联网芯片厂商有望受益。终端数量增长将显著带动模组和物联网芯片市场出货量。国内蜂窝物联终端增速 28%高于全球的 20%,counterpoint 预测,2030 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将超过 12亿。国内物联网市场加速带动本土厂商市占率提高,东升西落趋势明显。国内移远通信(38.9%)和广和通(8.7%)、美格智能、中国移动、日海智能位列 22Q2 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厂商出货量 TOP5,规模效应突出。同时,随着 Matter 落地,深度参与 Matter 协议定制化的物联网芯片开发与解决方案制定的厂商也将受益,如乐鑫科技推出成本低、射频强、支持 Matter 的 ESP32-C2 芯片。 重点标的 移远通信(通信模组);拓邦股份、和而泰(智能控制器);中国移动(运营商);乐鑫科技(IoT 芯片)。 风险提示 跨平台合作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供应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2022 年 09 月 22 日 通信组 通信行业研究 买入 (维持评级) 行业点评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行业点评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国内蜂窝物联网用户数与同比增速 来源:工信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2:22Q2 全球蜂窝物联网通信模组市场份额 来源:counterpoint,国金证券研究所 13.3 13.6 13.9 14 14 14.6 15.2 15.6 15.9 16.4 16.7 17 25.2 27.2 28.3 26.2 23.2 26.9 27.4 26.1 26.7 26.7 27.7 28 051015202530351011121314151617181920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亿户,左轴) 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同比增速(%,右轴) 移远通信 广和通 美格智能 中国移动 日海智能 TelitThalessierraneowayublox其他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行业点评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公司投资评级的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上涨幅度在 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上涨幅度在 5%-15%; 中性: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变动幅度在 -5%-5%; 减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下跌幅度在 5%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 买入: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超过大盘在 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超过大盘在 5%-15%; 中性: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变动幅度相对大盘在 -5%-5%; 减持: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下跌幅度超过大盘在 5%以上。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行业点评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反映撰写研究人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国金证券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国金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 本报告仅为参考之用,在任何地区均不应被视为买卖任何证券、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本报告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可能不易变卖以及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本报告所提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益可能会受汇率影响而波动。过往的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的表现。 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
[国金证券]:通信行业点评:Matter协议将落地,物联网迎加速机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2M,页数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