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激光雷达:城市NOA,自动驾驶之光
行业深度报告激光雷达:城市NOA,自动驾驶之光国海证券研究所刘虹辰(分析师)王琭(联系人)S0350521090005S0350121120086liuhc@ghzq.com.cnwangl15@ghzq.com.cn评级:推荐(维持)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07月21日汽车1股票报告网相对沪深300表现表现1M3M12M汽车11.7%-8.6%-2.0%沪深3002.0%-12.0%-20.6%最近一年走势相关报告《——汽车行业深度研究:五年一遇的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拉动、透支、挤出定量测算(推荐)*汽车*刘虹辰》——2022-06-14《——汽车行业深度研究:线控底盘:智能电动浪潮下的千亿蓝海(推荐)*汽车*刘虹辰》——2022-05-23《——汽车行业深度研究:特斯拉生产制造革命:一体化压铸(推荐)*汽车*刘虹辰》——2022-05-07《——汽车行业深度研究:特斯拉生产制造革命:4680 CTC(推荐)*汽车*刘虹辰》——2021-11-18《——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汽车行业2022年度策略:产业变革的α,时代浪潮的β(推荐)*汽车*刘虹辰》——2022-01-15《——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怎么看?(推荐)*汽车*刘虹辰》——2022-03-24《——汽车行业深度研究:俄乌冲突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怎么看?(推荐)*汽车*刘虹辰》——2022-03-11《——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新能源爆款车型系列六:新品周期释放,品牌高端化提速(推荐)*汽车*刘虹辰》——2022-07-05《——汽车行业深度研究:特斯拉系列报告十二:上海工厂全面恢复,柏林工厂加速爬产(推荐)*汽车*刘虹辰》——2022-06-262-0.3-0.2-0.100.10.20.321-521-621-721-821-9 21-10 21-11 21-12 22-122-2 22-322-4汽车沪深300股票报告网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3重点公司代码股票名称2022/07/21EPSPE投资评级股价20212022E2023E20212022E2023E002906.SZ华阳集团51.99 0.620.951.2388.6528.7422.18增持300552.SZ万集科技26.89 0.22--183.14--未评级688167.SH炬光科技146.49 0.751.352.2195.32 108.51 66.59 未评级603297.SH永新光学106.71 2.372.483.2545.03 43.03 32.83 未评级资料来源:Wind资讯,国海证券研究所注:万集科技、炬光科技、永新光学的盈利预测来自Wind一致预期请务必阅读附注中免责条款部分股票报告网核心观点◆激光雷达是高级别自动驾驶主流方案中的必备传感器,2022年步入量产元年。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组合,对静态车辆或障碍物的识别会有问题(如特斯拉曾撞上白色货车的可能原因),这方面激光雷达的效果是最好的。另外,相比摄像头等传感器,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可在200~300m+,分辨率更高,在夜晚、雨天等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下性能更优,可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被认为是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辆的必备传感器(特斯拉为何不用?特斯拉全面迈进纯视觉方案,该路线以大量数据+强大算法为基础,是特斯拉构筑的高技术壁垒,难以复制)。对应功能?对NOA领航辅助驾驶等L2+级自动驾驶功能,尤其是TJP交通拥堵领航、HWP高速驾驶领航、城市NOA(City Pilot)等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小鹏P5上市,2022年,蔚来ET7、理想L9、阿维塔11、智己L7、小鹏G9、极狐α-S HI等多款新车型上市,使激光雷达正式步入量产元年。◆激光雷达产业链中,自主厂商布局全面,中游竞争优势逐步提升,上游芯片环节仍为国际龙头垄断:✓上游激光器、探测器、光学部件已实现国产替代,芯片仍受国际巨头垄断。激光雷达产业链上游包含激光器、探测器、光学部件、FPGA芯片、模拟芯片等,其中激光器、探测器国产厂商发展迅速,以炬光科技为代表的厂商生产的自主产品在性能上接近海外水平,且具备价格优势;以舜宇光学为代表的国内光学部件供应商技术已在全球领先;FPGA/模拟芯片海外仍占绝对主导,紫光国微等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以禾赛科技为代表的国产中游厂商正在向上游布局芯片自研。✓中游激光雷达集成商,自主厂商具备较强竞争优势,进入量产爆发期。据Yoel Development数据,2021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中,法雷奥(产品线数较低)市场份额位列首位为28%;自主厂商中,速腾聚创份额最大达10%,览沃(大疆)、图达通、华为、禾赛的份额分别为7%/3%/3%/3%。自主厂商与下游主机厂深度合作,竞争优势逐步凸显,已进入量产爆发期。◆固态/FMCW/1550nm是激光雷达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从扫描方式看,当前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多为混合固态,其中MEMS微振镜方案因成本低、性能较好等优势占据当前主流,固态方案则是长期发展的最终技术形态;✓从测距方式看,正由TOF测距法逐步转向FMCW测距法转变;✓从激光器类型看,将由当前主流905nm EEL激光器向1550nm VCSEL或1550nm 光纤激光器演进。4请务必阅读附注中免责条款部分股票报告网核心观点◆激光雷达装在哪,装几个?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单车将搭载3-5颗激光雷达(前方+2角/4角),可做到360°水平FOV覆盖。◆激光雷达的降本路径?激光雷达放量应用的关键在于降本,目前主要降本路径如下:✓激光雷达的降本关键在光学芯片的集成。据汽车之心2021年数据,分立式激光光电系统成本占比70%,若将光学芯片集成,降本幅度可达70%以上。✓扩大量产规模是激光雷达价格下降的重要一环。以锐驰智光LakiBeam 128L为例,量产规模从万台到百万台级别,其价格将从450美元降至195美元。✓硬件的高度集成将推动成本进一步下降,如激光器与探测器,甚至光学镜头的集成。◆激光雷达市场空间?自主供应商与造车新势力合作,例如蔚来+图达通,小鹏+速腾聚创,理想+禾赛科技等,紧密的合作进一步加速行业发展。我们测算,L3和L4&L5级别自动驾驶在全球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将于2025达8%/1%,2030年达40%/20%,乘用车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在2025/2030年达217/1122亿元,其中国内市场规模为155/630亿元。◆投资策略:L2+级自动驾驶功能NOA重新定义智能汽车,后继续向L3级自动驾驶功能TJP、HWP过渡,并进一步向城市NOA演进,实现城市全场景的自动驾驶。小鹏汽车计划在2023年推出XPILOT4.0及4款搭载该配置新车型,实现高速和城市内全场景NOA。同时,基于XPILOT3.0,小鹏还将在今年推出从高速到城市场景的XPILOT3.5,并增强支持跨多楼层的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相对应的,2022年新车型普遍预埋L4级自动驾驶硬件,从选装到标配,引发硬件军备竞赛,激光雷达作为高级别自动驾驶主流方案核心传感器,正在迎来量产爆发期。我们认为,与主机厂深度合作的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将占据优势。维持汽车行业“推荐”评级。◆投资建议
[国海证券]: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激光雷达:城市NOA,自动驾驶之光,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7.37M,页数8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