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14期:国内稳增长举措相继落地,海外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码
国海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022 年 06 月 20 日 专题研究 策略研究 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胡国鹏 S0350521080003 hugp@ghzq.com.cn 证券分析师: 袁稻雨 S0350521080002 yuandy@ghzq.com.cn [Table_Title] 国内稳增长举措相继落地,海外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码 ——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 14 期 最近一年走势 相关报告 《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 为何近期的 A 股能走出独立行情——当前与 2011 年美股的对比 *胡国鹏,袁稻雨》——2022-06-19 《 ——市场深度复盘系列报告(二) : 2012 年A 股深度复盘 *胡国鹏,袁稻雨》——2022-06-18 《 ——6 月月报 : 稳扎稳打 *胡国鹏,袁稻雨》——2022-06-05 《 ——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 13 期 : 稳增长举措进入加速落地阶段,美联储政策态度边际缓和 *胡国鹏,袁稻雨》——2022-05-31 《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 稳增长加力阶段如何配置? *胡国鹏,袁稻雨》——2022-05-29 投资要点: ◼ 国内政策 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进入下半场,结构性政策持续发力。随着北京、上海疫情形势逐步缓解,复工复产节奏加快。6 月 15 日国常会部署多项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项目的措施,进一步就扩大投资带动就业和消费发力。财政政策方面,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入下半场,政策支持领域由制造业进一步扩大至“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企业。财政部并在 6 月 2 日的全国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会议中明确“保民生保就业”的重点工作任务,并就留抵退税政策、加快财政支出、提高农资补贴等八个方面做出工作部署。货币政策方面,由于美国通胀持续超预期导致美联储提高加息力度,6 月加息 75BP,叠加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已相继开启加息周期,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空间形成掣肘。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通过提前发力,于一季度实施降息降准、二季度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 5年期 LPR 利率单边下调、上缴 1 万亿元结存利润等维持国内流动性环境相对充裕,预计下阶段货币政策仍以结构性政策为主,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地方稳增长举措密集落地,聚焦投资与消费。随着 5 月下旬中央连续释放明确保经济信号,并对政策落实和配套措施开展专项督察,近两周稳增长政策进入加速落地阶段。上海、安徽、河南、辽宁、北京、浙江、等多个省份因地制宜、密集发布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基建层面着重在项目端发力,主要针对提速交通、能源、水利、综合管廊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推出若干实施细则,同时多地倡导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有效缓解资金端压力。地方层面促消费政策主要以家电、汽车大宗消费为主要抓手,倡导绿色环保家电和新能源汽车消费,具体实施细则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落实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给予购置补贴、开展以旧换新、汽车家电下乡等促销活动。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也被地方政府频繁提及,措施集中于给予平台企业补贴支持、引导平台企业发展带动中小微企业纾困。多地明确积极发挥消费券杠杆撬动作用,扩大消费提档扩需。 ◼ 海外之声 受美国高通胀影响,美联储 6 月 FOMC 会议超市场预期加息 75 个基点,缩表规模与五月份保持不变,海外机构对美联储此次政策以及未来政策 -0.2566-0.1990-0.1413-0.0836-0.02600.031721/6 21/7 21/8 21/9 21/1021/1121/12 22/1 22/3 22/4 22/5 22/6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 变化有着不同的看法。加息方面,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准利率上调 75个基点,高于此前 50 基点的预期,亦是自 1994 年以来最高增幅,预计美联储将会保持持续加息的步伐,但 75 基点的加息将不会成为常态化政策。缩表方面,6 月起每月的缩表步伐为 475 亿美元,3 个月后达到950 亿美元,与 5 月发布的缩表计划一致。通胀方面,5 月份通胀数据再次恶化,美联储坚决致力于将通胀率降至 2%的目标水准。 机构看法方面,不同机构专家对后续加息幅度以及政策操作空间有着不同的看法,MAI Capital Management LCC 的首席股票策略师 Christopher C. Grisanti 预计 2022 年底之前联邦基金利率将接近 3.5%,美联储下半年还有 200 个基点的加息空间;但 LPL Financial 资产配置策略师 Barry Gilbert 表示,美联储可施展的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窄。对于美国经济,大多数机构专家认为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增大,经济软着陆变得愈加艰难;但 CFRA Research 首席投资策略师 Sam Stovall 指出市场将会在此次加息 75 个基点后呈现上涨态势。但机构对通胀的态度大体一致,认为美国通胀压力较大,相应风险也较大。 海外主流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受到食品、能源价格影响,美国通货膨胀率处于高位,高通胀增加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同时对今年全球经济持悲观态度,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通胀方面,海外主流金融机构对世界通胀,尤其是对美国和欧洲通胀表示了担忧,其通胀程度受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影响较大。高盛和花旗都认为美国通胀可能已经达到顶峰,高盛预计欧洲的通胀将在未来 2-3 个月登顶,欧元区通胀正在向美国水平靠拢;汇丰银行认为供应链和工资上涨方面的问题将持续推动全球通胀水平处于高位。全球经济方面,包括高盛、世界银行、IMF、花旗在内的海外大多数主流机构对全球宏观形势持悲观态度,认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但汇丰银行认为不太可能出现全球衰退。基于美国通胀高企的现状,美联储于本次六月的 FOMC 会议上加息 75 个基点,高于不少机构先前对此次加息 50 个基点的预测,但仍然有少部分机构如高盛、巴克莱等机构准确预测此次加息幅度。 在美股、原油等资产配置方面,海外主流金融机构各持己见。美股方面,海外机构出现分歧,高盛认为通胀见顶对市场转牛可能有所推动;摩根大通认为标准普尔 500 指数比当前水平仍有潜在上涨空间,在通胀压力缓解的情况下,美国股市可能将迎来一轮反弹;但美国银行却持不同意见,美银认为美国股价可能会持续下跌,使投资者“痛苦”。大宗商品方面,大多数机构都认为出于石油供应紧缺,油价在短期内会上行。资产配置方面,摩根大通认为在全球经济式微、美国风险上升的背景下,美联储为遏制通货膨胀采取的加息政策有助于美元中心走势的延续以及高贝塔货币的进一步走软。贝莱德看好美国股票多于美国信贷,认为美国股市的质素因子在多种不同经济情况下均具抗跌力,因此看好美国股票。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政策不及预期、外部市场政策超预期、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经济发展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3 内容目录 1、 国内政策.......................................................................
[国海证券]: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14期:国内稳增长举措相继落地,海外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码,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5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