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工程与实业协同发展,新材料带来大机遇

中国化学(601117)深度报告:工程与实业协同发展,新材料带来大机遇国海证券研究所评级:买入(首次覆盖)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03月21日化工&建材中国化学(601117)李永磊(分析师)盛昌盛(分析师)董伯骏(分析师)S0350521080004S0350521080005S0350521080009liyl03@ghzq.com.cnshengcs@ghzq.com.cndongbj@ghzq.com.cn相对沪深300表现表现1M3M12M中国化学-19.4%-30.3%31.2%沪深300-8.3%-13.9%-17.0%最近一年走势预测指标2020A2021E2022E2023E营业收入(百万元)109995120032139977152828增长率(%)69179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659433863497568增长率(%)20194619摊薄每股收益(元)0.710.711.041.24ROE(%)10101313P/E8.2712.608.617.22P/B0.771.271.100.96P/S0.260.460.390.36EV/EBITDA-0.592.721.630.97资料来源:Wind资讯、国海证券研究所相关报告-0.33420.00090.33600.67121.00631.3414中国化学沪深3002请务必阅读附注中免责条款部分 公司是化学工程领域国家队,可提供从研发设计到施工运营的全过程服务,近年来业绩持续增长。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公司是化学工程领域国家队,继承了原国家化工部所属的多数设计院与施工建设公司,参与建设了国内多数基础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项目。近年来,公司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业务范围逐步由化工工程扩展至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领域,并通过创新驱动大力开拓实业及新材料业务、现代服务业等。2017年以来公司业绩迎来持续增长,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585.7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99.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42%;归母净利润由2017年的15.5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6.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2.95%。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继续延续增长态势,截止2021年11月底,公司年度累计实现新签合同额3176.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7%,公司还将有望维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聚焦打造“双碳”整体解决方案,双碳发展战略下,公司成长空间大。公司高度重视双碳带来的行业机会,在双碳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成立了中国化学碳中和科学技术研究院,围绕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和多能互补产业协同化,以及工业过程能效提升,开展碳中和、催化与绿色工艺、高端化工新材料、化工环保等方向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公司目前也已经研发和参与建设了一批双碳项目,包括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垃圾制氢、液体储氢等,未来公司既可以对存量化工石化项目进行减碳、降碳绿色升级改造,还可以在增量项目中集成碳循环工艺,助推化工行业低碳化发展。在双碳发展战略下,公司将有望成为国内碳中和方案的重要供应商。 创新驱动发展,深耕技术壁垒性实业,走向广阔市场。近年来,公司秉持“创新技术+特色实业”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做好工程主业的同时,力图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实现向高附加值的实业领域延伸。公司以被国外垄断的、国内没有工业化生产的化工新材料技术为主攻方向,积极打造化工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在实业发展中,公司综合运用各种激励工具,引入员工跟投,有利于全面激发技术创新和经营活力。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绿色己内酰胺技术,已建成33万吨/年的全球单线最大产能。公司成功开发了“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生产己二腈技术,打破了国外对己二腈技术的垄断,填补国内行业空白,天辰齐翔正分两期建设50万吨/年产能,其中一期年产20万吨己二腈项目有望于2022年4月产出合格己二腈产品。华陆新材气凝胶项目于2022年2月27日一次性开车成功,当前已产出第一批合格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产品。东华天业一期年产10万吨PBAT项目已顺利机械竣工,整体进入了开车、试生产阶段。2022年1月,公司公告计划投资环氧丙烷项目和磷化工项目,进一步打造碳三产业链和“磷矿-磷酸-高纯磷酸-磷酸铁-磷基高端化学品” 产业链,扩大实业版图。公司还聚焦聚烯烃弹性体(POE)、环保催化剂、PBAT、ASA树脂、聚酰亚胺、阻燃尼龙、尼龙12、垃圾气化、氢能储运等一批中高端的高附加值产品技术领域,有序推进关键技术的小试研发、中试放大和产业转化,未来将不断延伸实业板块的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核心观点3请务必阅读附注中免责条款部分图表:公司工程业务营收预测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海证券研究所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业务板块的营收测算建筑业务板块项目2019A2020A2021H12021E2022E2023E化学工程销售收入(百万元)76573.23 83894.77 43603.06 90606.35 99666.99 104650.34 毛利率(%)10.88 11.89 10.23 11.89 11.89 11.89 经营成本(百万元)68242.82 73918.19 39143.81 79833.26 87816.58 92207.41 毛利润(百万元)8330.41 9976.58 4459.25 10773.10 11850.40 12442.92 基础设施销售收入(百万元)17725.90 16403.00 6440.53 17715.24 19486.76 20461.10 毛利率(%)7.20 7.18 7.32 7.20 7.20 7.20 经营成本(百万元)16448.89 15225.06 5968.94 16439.74 18083.72 18987.90 毛利润(百万元)1277.01 1177.94 471.59 1275.50 1403.05 1473.20 环境治理销售收入(百万元)2048.58 1264.99 577.35 1366.19 1639.43 1967.31 毛利率(%)10.58 10.00 9.72 10.00 10.00 10.00 经营成本(百万元)1831.78 1138.45 521.21 1229.57 1475.48 1770.58 毛利润(百万元)216.81 126.54 56.14 136.62 163.94 196.73 ➢化学工程业务:双碳背景下,公司积极把握化工行业产能置换、化工新材料及新能源材料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巩固在化学工程领域的优势地位。公司2018-2020年新签化学工程合同额分别为1030亿元、1863亿元、1867亿元,迎来快速增长。考虑到上述新签合同额的逐步落地转化,以及双碳项目带来的大量新的项目机会,我们保守预测公司2022、2023年化学工程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5%,对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97亿元和1047亿元。➢基础设施业务:公司近年来在产业园区、市政、交运、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多元化业务,创新运用股权投资、产城融合、片区开发等投融资模式运作大项目,积极参与主导园区规划与建设,适度发展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新型基础设施

立即下载
传统制造
2022-03-21
国海证券
盛昌盛,李永磊,董伯骏
72页
4.82M
收藏
分享

[国海证券]:深度报告:工程与实业协同发展,新材料带来大机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82M,页数7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7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7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21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46.33% 图 6:2021 年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速达 191%
传统制造
2022-03-21
来源:2021年报点评:2021年业绩再创新高,玻纤高景气有望延续
查看原文
2021 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 10.5PCT 图 4:2021 年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下降 0.25PCT
传统制造
2022-03-21
来源:2021年报点评:2021年业绩再创新高,玻纤高景气有望延续
查看原文
2021 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速为 68.92% 图 2: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为 149.50%
传统制造
2022-03-21
来源:2021年报点评:2021年业绩再创新高,玻纤高景气有望延续
查看原文
累计值,累计同比(万台,%) 图表 78 彩电产量:累计值,累计同比(万台,%)
传统制造
2022-03-21
来源:钢铁行业周报:疫情扰动钢材需求不改长期向好趋势,继续关注特材高质量发展机遇
查看原文
累计值,累计同比(万台,%) 图表 76 家用电冰箱产量:累计值,累计同比(万台,%)
传统制造
2022-03-21
来源:钢铁行业周报:疫情扰动钢材需求不改长期向好趋势,继续关注特材高质量发展机遇
查看原文
累计值,同比(万平方米,%)
传统制造
2022-03-21
来源:钢铁行业周报:疫情扰动钢材需求不改长期向好趋势,继续关注特材高质量发展机遇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