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专题:在大盘下跌时储备长期龙头标的
策略专题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免责条款宏观策略在大盘下跌时储备长期龙头标的策略专题2022-03-01星期二研究部姓名:杨森SFC:BJO644电话:0755-21519178Email:yangsen@gyzq.com.hk在大盘下跌时储备长期龙头标的一年来,港股大盘受一系列国际事件影响,从 2021 年 2 月 31183 点的高位下跌至 22901 点,跌幅达 26.6%,几乎回到 2020 年初新冠疫情对市场造成重大冲击时的低位。基于对中国基本面的判断,我们认为香港市场的长远发展仍有广阔空间。因而,面对外部事件短期冲击所造成的大盘下跌,具备长期竞争力的龙头标的越来越具备投资价值,值得逐步增加关注。1.新能源汽车:在长赛道守整车龙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要战略产业,有望长期享受政策红利。目前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不适宜严格采用 PE 方法进行估值。对比比亚迪股份(1211.HK)与造车新势力的月度新能源汽车交付数量与港股估值水平,我们认为比亚迪股份具备产业链布局完整,整体技术领先,品牌力持续提升,率先实现规模量产、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等显著竞争优势,其估值处于低估位置,具备长期投资价值。2.医药行业:行业整体有压力,关注成长确定的 CXO 及医美龙头医药行业集采及医保降价的趋势进行中,受政策影响较小的是 CXO 龙头及医美龙头。医美可以关注真正解决医美临床实际问题、产品独特、产品线不断丰富的公司如康哲药业(0867.HK)、昊海生物科技(6826.HK)。CXO 长期投资逻辑未变,目前处于历史估值低点。全球创新药 VCPE 融资金额处于历史的高位,药企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FDA 审批新药效率提高,国内 CDE 临床受理品种数量依然处于上升中,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国 CXO 企业受益于较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和较低的成本,加速海外订单的转移。3.光伏玻璃行业:光伏玻璃价格趋稳,双寡头优势显著受 2020 年下半年光伏玻璃严重短缺影响,2021-2022 年光伏玻璃进入集中扩产潮,行业新增产能持续释放。2022 年除了龙头企业信义光能和福莱特两家企业接近 1.5 万吨/天新产能陆续投放外,还包括南玻、彩虹、淇滨等二三线企业扩产。我们认为,基于龙头企业规模一体化以 策略专题2及资金资源优势,两家头部企业扩产后的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而且基于未来光伏玻璃价格的走势以及龙头企业的成本优势,未来行业格局会更加清晰,龙头企业强者恒者。4.纺服零售行业:国牌崛起大方向不改,关注低估的细分赛道龙头我们判断国潮大方向不改且具备可持续性,产品力提升是重要基础。目前国产体育鞋服品牌龙头在中底尖端科技上已完成对国际品牌的初步追赶,2019 以来本土品牌加速提升科技实力,从细分赛道切入,获正向回应。我们认为纺服零售行业可关注 1)品牌势能向上及产品力提升的国产品牌商,推荐估值合理的安踏体育(2020.HK)和波司登(3998.HK);2) 零售业方面,中国市场在经济增速降档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质优价廉、高性价比商品的需求提升,推荐细分赛道龙头名创优品(MNSO)。5.食品饮料:行业估值处于偏低位置,坚守行业龙头截至 22 年 2 月 11 日港股食品饮料行业估值 25 倍,同比去年同期高位45 倍回撤 43%,亦低于近三年均值(约 30 倍),行业估值处于偏低位置。建议重点关注 1、周黑鸭(1458.HK):门店结构持续优化,拓店进展顺利,后续有望在行业景气复苏后实现较高的业绩弹性,获得业绩和估值的双重修复;2、康师傅控股(322.HK):在目前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公司业务性质可自身降低疫情波动风险,且财务结构健康,现金流充裕,多年保持高派息率及股息率,具备一定防御性。6.5G 通信行业:通信设备龙头,盈利稳步向上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全面部署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未来五年 5G 基础设施建设将持续稳步推进,建议重点关注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逐渐提升的主设备商中兴通讯(0763.HK)。预计公司 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65-72 亿元,中值为 68.5 亿元,同比增长52.59%-69.02%。 nMrMpPzRoNnQzQmMsNoNsR8O8Q9PpNpPpNpNjMnNoNkPpPsQ7NqRpRuOpMoRMYpMmO策略专题3一、新能源汽车:在长赛道守整车龙头1. 新能源汽车产业有长远的发展空间(1)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2022 年 1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 41.2 万辆,同比增长 141.4%,环比下降 18.5%,环比降幅与 2021 年 1 月特征一致。1 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 34.7 万辆,同比增长 132.0%,环比下降 27.0%,环比降幅与 2021 年 1 月的 25%特征基本一致。(2)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1 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19.0%,较 2021 年 1 月 8.4%的渗透率提升 10 多个百分点。1 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 32.0%;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 22.9%;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 2.7%。图 1:新能源市场 2011-2022 年 1 月销量走势图 2: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资料来源:乘联会,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3)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根据 Marklines 数据,2021年 1-10 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464.6 万辆,同比增长 133.7%, 其中中国、美国、欧洲销量分别为 239.0 万辆、49.4 万辆和 159.0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02.5%、99.0%和 83.3%;2020 年以来,欧洲受碳排放标准趋严及补贴政策力度加大的影响,其电动车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虽然部分国家补贴政策力度开始减弱,但欧洲碳排放压力依然较大,直接倒逼欧洲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持稳定高增长;2021 年 5 月美国参议院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法案》及 2021 年 11 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的《重建美好法案》,电动车政策均将税收抵免优惠由当 策略专题4前的 7500 美元提升至最高 1.25 万美元,且取消单一车企 20 万辆的额度限制,刺激政策法案有望大概率实施,预计明年美国新能源汽车有望接棒欧洲迎来爆发式增长。表 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中国320500620750930海外318420540750950合计638920116015001880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4)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要战略产业,有望长期享受政策红利。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的驱动力,来自国家战略和消费者两个层面。国家战略方面,支持新能源车的发展可使全社会达到如下目标:1)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目标:我国将会在 2030 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2)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改善能源安全(2020 年,石油进口依赖度70%);3)缓解社会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4)绕过发达国家在内燃机领域的领先优势,实现汽车产业的超越;5)推动通信、互联网、半导体、AI
[国元国际]:策略专题:在大盘下跌时储备长期龙头标的,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99M,页数2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