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产业链跟踪:高德红外VS睿创微纳VS大立科技
2022 年 2 月 25 日 并购优塾 行业跟踪▶红外热成像产业链跟踪: 高德红外 VS 睿创微纳 VS 大立科技 今天,我们跟踪的是红外热成像产业链: 红外线(又称红外光、红外热辐射),是指由物体分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波长在 0.76μm~1mm 之间的电磁波谱(位于可见光红光外侧)。在自然界中,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并且温度越高,辐射的能量也就越大。 图:红外线示意图 来源:睿创微纳招股说明书 虽然,红外波段人眼不可见,但蕴含丰富的信息。早在二战时期,对红外信息进行度量和观测的红外探测技术已经诞生。目前,红外探测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特种和民用领域。 2022 年 2 月 25 日 并购优塾 从产业链的参与者近期的增长情况来看: 高德红外——2021 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24.45 亿元,同比 26.26%;实现归母净利润 9.19亿元,同比 15.49%。 睿创微纳——2021 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12.09 亿元,同比12.15%;实现归母净利润 4.24 亿元,同比-8.84%。 大立科技——2021 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7.41 亿元,同比-9.37%;实现归母净利润 2.51 亿元,同比-25.96%。根据其 2021 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1 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7 亿元-2.18 亿元,同比下降 44.16%-56.46%。 从机构对产业链景气度的预期情况来看: 图:wind 机构一致预期增长和景气度情况 来源:塔坚研究 红外热成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 2022 年 2 月 25 日 并购优塾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主要为晶圆及辅料。晶圆代工厂主要有台积电、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辅料主要用于封装和整机制造,包括管壳、电子元器件、吸气剂、光学镜头等。 红外探测器所需晶圆,可分为 CMOS 读出电路晶圆、和 MEMS 传感器晶圆两类。从生产流程来看,CMOS 晶圆制造完成后,会发给MEMS 晶圆代工厂进行 MEMS 晶圆加工,随后进行划片切割成为红外 MEMS 芯片,再将 MEMS 芯片封装之后就成为了红外探测器。 中游——探测器及整机制造商。国外公司起步较早,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代表性公司主要有 USA 的雷神(Raytheon)、DRS、TIS、FLIR,法国的 Sofradir(ULIS 母公司)、以色列的 SCD 等。 国内参与者主要包括研究院所(如上海技物所、中电 11 所、北方夜视)、高德红外、大立科技、睿创微纳、海康威视。随着国内厂商技术突破,近年来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图:2017-2020 年国产红外厂商份额提升幅度较大 来源:Yole、浙商证券 2022 年 2 月 25 日 并购优塾 下游——主要分特种和民用两大市场。 特种客户多为防务整机或者二级集成商,主要应用于枪瞄、红外夜视仪、红外望远镜、导弹导引头等场景。民用领域红外应用场景非常分散,如安防监控、汽车辅助驾驶、电力监控、工业监控、户外消费(打猎枪瞄)、消防监控、医疗检测、消费电子等等。 图:产业链 来源:塔坚研究 本次跟踪,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红外热成像产品,解决了什么核心需求,其市场空间又有多大? 2022 年 2 月 25 日 并购优塾 2)从关键经营数据看,什么样的业务布局,才能在中长期更加具备竞争优势? (壹)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指利用红外辐射会使红外敏感材料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特性,通过测量这种变化的程度、进而测量出材料吸收辐射的大小,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肉眼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转换为可视图像。 图: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 来源:高德红外招股说明书 按照工作机理不同,红外探测器可以分为基于热效应的热探测器(非制冷型)和基于光电效应的光子探测器(制冷型)。光子探测器工作时需要利用制冷机将温度调低到零下 170℃-200℃左右,因此也叫制冷2022 年 2 月 25 日 并购优塾 型探测器。而热探测器则可以在室温下工作,因此也叫非制冷型探测器。 一、从应用场景来看: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优点是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探测距离更远及性能更加稳定,主要应用在对于成像性能要求高的防务场景(比如:导弹、飞机、舰船等)和科研领域,但缺点在于制作成本也更高(成品率低)、体积较大。 而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优点是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缺点在于精度相对较差,主要应用在对成像性能要求不高的防务场景(比如:单兵装备、枪瞄等)、以及各类民用场景。 图:制冷型与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区别 来源:东北证券 二、从技术路线来看: 由于制冷型、和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物理原理不同,二者所需的热敏材料也不同。 制冷型探测器常用材料有碲镉汞、量子阱、锑化铟、二类超晶格四种,其中二类超晶格是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2022 年 2 月 25 日 并购优塾 非制冷型探测器主要有非晶硅和氧化钒两种,其中,氧化钒在探测灵敏度和测温精度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非晶硅,是非制冷探测器的主流。尽管如此,非晶硅凭借热响应效率高、大面阵、高均匀性的特点仍然拥有少量市场份额,代表性公司主要有法国 Ulis 和大立科技。 图:热敏材料对比 来源:方正证券 了解了红外热成像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路线,下面我们来看三者的业务结构。 (贰) 从 2020 年整体收入体量来看:高德红外(33.34 亿元)>睿创微纳(15.61 亿元)>大立科技(10.90 亿元)。 从收入结构来看: 一、高德红外——2020 年收入为 33.34 亿元,红2022 年 2 月 25 日 并购优塾 外热成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贡献收入 28.86 亿元,占比 86.58%;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业务来源于 2015 年收购的汉丹机电,2020 年贡献收入 4.27 亿元,占比 12.81%。 从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
[并购优塾]:红外热成像产业链跟踪:高德红外VS睿创微纳VS大立科技,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6M,页数2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