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年报:供需再平衡,在曲折中前进
期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融通社会财富·创造多元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蔡家立从业资格号:F3061147投资咨询号:Z0016406电话:(0510)85101580E-mail:glqhtzzx@163.com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申明。2022 年,疫情、劳动力短缺、绿色转型等因素造成的供应链瓶颈难以完全消退,全球极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也将逐渐终结,全球经济增速将向常态化收敛,后疫情时期大国之间话语权的争夺使得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2022 年,我国面临供给冲击与需求约束并存的局面,宏观政策将稳中求进,在全球流动性面临拐点的情况下,海外资本流入将逐渐放缓,国内增量资金将占据主导。我们对 2022 年 A 股全年行情持中性偏积极的看法,建议积极把握春季躁动行情。2022 年年初 A 股行情确定性较强,政策前置的节奏下,明年一季度春季躁动行情有望徐徐展开,但高度上不宜高估,上证指数上行空间大约在 3800 点附近,板块方面来看,市场或将延续当前大小转换的风格,消费、金融等蓝筹板块表现将较为亮眼,推荐 IF 合约。春季躁动行情之后,政策宽松程度不及年初,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指数上行将遇到一定阻力,A 股或将迎来休整、重回震荡,上证指数 3300 点附近存在支撑,此阶段需要防范美联储加息进程的开启给 A 股带来的下行风险,操作上保持谨慎;下半年在逆周期政策的支持下国内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将从盈利端对 A 股形成支撑,A 股或有机会重新震荡上行。2021 年 A 股振幅处于历史低位,2022 年 A 股振幅有回升,春季躁动行情之后,盈利压力的加大将使得 A 股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经济面与政策面的博弈下,2022 年蓝筹、价值风格或将相对占优。独立申明供需再平衡 在曲折中前进摘 要报告日期:2021 年 12 月 31 日报告作者研究报告·股指年报期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融通社会财富·创造多元价值- 2 -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一、行情回顾图 1:2021 年上证指数走势图来源:Wind 国联期货2021 年上证指数在 3310-3730 点之间的区间内震荡盘整,板块之间始终处于轮换的节奏之中,未能形成明显的破局之势。具体来看,国内因素的影响明显强于国外因素,行业监管趋严、大宗商品价格、双碳政策是影响 2021 年 A 股走势的三大关键词。一季度假期效应与春季躁动行情占据主导,上证指数两次刷新 2016 年以来的新高,不过由于板块快速轮动、市场缺乏主线,指数上涨并未有充足的量能支撑,呈现出 M 型走势,3730 点也成为年内高点。二季度上证指数逐渐企稳,指数表现较为平淡,量能的放大与科技成长股的走强推动指数震荡中枢有所抬升。三季度上证指数波动较大,7 月中旬的全面降准并未改变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立场,指数反应平稳;不过随后在河南等地洪涝灾害、南京扬州等地发生大规模疫情以及国内结构性改革落地过程中“住房、教育、医疗”等重大民生行业监管不断趋严的影响下,上证指数快速下跌至年内低点;快速下跌使得市场负面情绪迅速释放,8 月指数开始了新一轮的触底反弹,而使得此轮行情演绎到极致的推手是周期股涨价逻辑的崛起,受能耗双控、限电限产等政策的影响,包括煤炭在内qRtOtNwOoRtPqRnRtOmRzQaQ9R9PpNrRsQnMfQrQsQeRoNrR9PqRoQvPmNoPNZtRvM期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融通社会财富·创造多元价值- 3 -发现价值创造价值的多个周期品种价格维持在高位,限产政策的发酵使得能源以及原材料供给出现较大的供需缺口,周期板块的高景气度助推指数挑战前高;不过周期股的涨价逻辑并未持续太久,在限产政策已经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背景下,国家多措并举加强供需调节,保供稳价措施不断落实,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也带动指数从高点回调。四季度指数重回震荡,经济下行压力凸显给指数带来较大压力,不过 10 月末双碳政策的发布以及年底会议密集召开、政策宽松预期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指数在年末呈现出触底回升的态势。由于 2021 年 A 股板块轮动节奏较快,所以指数之间的分化也较为明显。整体来看,沪深 300指数与上证 50 指数走势较为一直,而由于今年以来中小创风格在大多数时间占据主导,同时叠加三季度周期股涨价的行情,因此科技成长、工业、材料占比较高的中证 500 指数表现强于其余二者。二、全球供应链瓶颈延续,经济增速将向常态化收敛2.1 2021 年全球经济从疫情中曲折复苏图 2:全球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来源:同花顺 iFinD 国联期货全球经济在疫情爆发的两年之后,终于走出低谷。2021 年全球经济从底部复苏,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21 年全球 GDP 增速将达 5.6%,逐渐走出疫情阴霾。具体来看,中国经济复苏进程依然保持领先,发达国家得益于政府治理能力以及社会医疗资源等因素,复苏进程明显快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中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复苏力度也强于欧洲与日本。不过虽然全球经济整体复苏,但是复苏进程充满波折。纵观 2021 年,疫情反复与供应链瓶颈问题不断冲击全球经济,结合摩根大通全球综合 PMI 指数来看,全球经济年初增速减缓、随后开疫情之前预测值疫情之前预测值期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融通社会财富·创造多元价值- 4 -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始复苏、年中再度回落、四季度逐步回升,整体呈现出 W 型走势。图 3:2021 年全球经济复苏呈现 W 型走势来源:同花顺 iFinD 国联期货2.2 疫情之下全球供应链瓶颈延续,经济复苏基础脆弱虽然 2021 年全球经济从底部复苏,但是疫情、劳动力短缺、绿色转型等因素造成的供应链瓶颈难以完全消退,2022 年全球供给约束仍将持续,经济复苏基础较为脆弱。图 4:全球航运成本明显上升,美国职位空缺率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来源:同花顺 iFinD 国联期货(1)2022 年将是全球与新冠疫情共存的第三年,虽然疫情发展形势难以预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对疫情的敏感程度已大幅下降。全球主要国家已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疫体系,做好与疫情长期共存的准备,换而言之,2022 年新冠疫情仍将是影响全球经济的关键变量,但影响程期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融通社会财富·创造多元价值- 5 -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度将有所减弱。不过虽然经济对疫情的敏感程度下降,但是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压制仍存。比如受疫情影响,部分产业链生产遇阻、产量下降,同时各国针对疫情采取的封锁措施不同步也扰乱了国际航运,导致全球运力受损,运力成本大幅上升,这些都将加剧全球供应缺口。(2)当前发达国家劳动力供需缺口明显扩大,劳动力短缺将不断加剧供应链瓶颈。以美国为例,当前非农部门的职位空缺率已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显示劳动力市场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劳动者的就业意愿处于低位。疫情发生以来,为维护社会稳定、刺激居民消费,主要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行政干预措施,比如美国政府直接向居民发放现金与额外失业救助,欧洲各国政府额外提供带薪休假等,虽然这些行政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收入,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意愿。与此同
[国联期货]:股指年报:供需再平衡,在曲折中前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07M,页数1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