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行业变革:数字化助力重塑价值链
便利店的下一站 0 便利店的下一站 便利店行业持续稳健的增长、政策的扶持以及资本的助推使得便利店行业成为零售市场中一个重要关注点。为了获得对便利店行业发展的深入了解,本报告从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前景、行业的转型升级路径以及潜在的重构者三个角度,对便利店行业进行了分析,核心的发现如下: 经济的持续增长、主力消费人群的崛起、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本和零售业企业的介入,成为便利店过去几年稳定增长的驱动因素。随着这些驱动因素的持续深化,便利店行业也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数字化为核心的转型将引领便利店行业步入下一站。新的零售生态下,消费者需求成为中心,数字化成为新的生态下零售企业应对变化和挑战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便利店需要回归商业本质,通过全渠道建设等数字化手段获得与消费者持续的互动和对消费者的深入洞察,来进行品类、服务等方面的优化和创新;另一方面,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正在使零售行业的线性供应链体系向网状的互联互通网络转变,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便利店企业需要利用数字化手段使得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形成网状互联,使得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能够围绕消费者需求进行更加高效、精准、个性化地运营。在持续转型的过程中,人才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做好数字化人才的获取和培养工作,并帮助现有人才成功转型,对企业成功转型也有重要的意义。 来自行业外部的介入者有可能成为重构便利店行业的重要力量。便利店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分散高频交易的属性使得越来越多“局外人”开始介入便利店行业,行业的发展正变得更加多元。电子商务企业希望赋能传统门店,通过资源整合和数字化手段构建线下零售网络,提升整体经营表现;新型零售物种加速出现,多元化的服务体验和快速演进的经营模式使得零售新物种与现有便利店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随着新物种布局的深入,现有便利店可能面临一定的挑战;多元服务商出现,以无人便利店和服务商两种形式为主,通过技术、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输出来进行资源的整合,进而重塑行业现有结构。 便利店的下一站 | 第一章 便利店行业在风口还能站多久? 1 目录 第一章 便利店行业在风口还能站多久? 2 第二章 便利店行业如何变形? 10 第三章 便利店行业的重构者是谁? 25 联系方式 33 2 第一章 便利店行业在风口还能站多久? 在国内实体零售的寒冬中,便利店业态保持着持续的增长,政策的支持、资本的推动使得便利店成为目前零售行业中的一个风口。为了深入了解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便利店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判断,德勤从经济、区域发展、竞争格局、主力消费人群、政策、资本、国际对标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实体零售整体放缓,便利店业态表现抢眼 超市、百货业态的销售额在过去三年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滑,其中百货业态的销售额甚至在2015 年开始出现持续的负增长。在大环境一片萧条的背景下,便利店行业销售增速在过去七年持续保持在 9%的水平以上。商务部针对便利店行业编制的季度景气指数显示,2017 年一季度便利店行业景气指数为 72.22,远高于 50 的枯荣线,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上升 1.7 至 73.95,体现出从业者对于行业持续发展的信心。 图片来源:Euromonitor,德勤研究 经营协会过去三年公布的前十大便利店数据显示,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大多数都保持着持续的销售增长和店铺增长,排名第一的便利店企业美宜佳不仅在 2017 年实现了店铺超万家的突破,年销售额也向着百亿人民币靠拢,作为一家区域性的便利店企业,规模以及增速十分可观。 -5.0%0.0%5.0%10.0%15.0%2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便利店超市百货实体零售整体放缓,便利店业态表现抢眼 便利店的下一站 | 第一章 便利店行业在风口还能站多久? 3 上海全家/快客/好德可的店铺数量>50001000-5000500-1000<500江苏苏果浙江十足之上广东美宜佳/711/天福四川红旗北京山西唐久天津河北辽宁福建图 1 前十大便利店企业销售额(万元) 图 3 前十大便利店企业门店数(个) 来源:CCFA,德勤研究 市场高度分散蕴藏发展机遇 由于行业发展阶段、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中国土地面积广阔、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便利店行业集中度很低。从便利店销售额份额来看,销售额排名第一的美宜佳销售额占比也仅为10%,与此同时便利店行业前十家企业的 HHI 指数值也仅为 378.6(1000 以下为竞争型),处于分散型竞争市场。便利店的地域性发展差异也十分明显,除了美宜佳、全家、7-Eleven 和罗森等少数几家进行了多地区布局,其他便利店企业主要以所在的省、市为中心进行发展和延伸,经营区域相对局限。同时,由便利店分布可以看出,目前仅有上海和广东的便利店门店数量超过 5000 个,大多数地区的便利店总数都少于 1000 家,地域发展的不均衡为便利店发展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相比一线城市来说更低的人力和租金成本,也使得二三线城市有可能成为便利店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因此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消费习惯的培育有望帮助便利店企业实现市场的扩张。 图 4 2016 年中国便利店销售额份额 图 5 中国大陆各地区便利店分布 来源:Euromonitor,德勤研究 来源:Kantar Retail,德勤研究 商务部和连锁经营协会对 36 个大中型城市的调研结果显示,2016 年 52.8%的城市便利店门店数都出现了 10%以上的增长,其中郑州、贵阳、南宁、北京等便利店密度较低的城市增速领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便利店由低密度向高密度演变的趋势。 10.4%8.2%7.6%6.9%6.1%3.9%3.8%3.6%3.5%2.4%2.2%2.0%1.8%1.3%1.0%35.3%美宜佳苏果好的红旗连锁全家7-Eleven唐久好德可的快客喜士多罗森利群物美良友4 图 6 2016 年调查城市便利店门店增速 来源:商务部《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德勤研究 成熟市场发展历程揭示便利店业态发展潜力 结合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市场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便利店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密切相关。根据国外经验,当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左右时,市场进入便利店导入期,而当人均 GDP 达到 1 万美元时,便利店行业逐渐步入成熟期,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7-Eleven、罗森、全家等便利店巨头正式进入日本市场,随着日本人均 GDP 和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攀升,日本便利店行业经历了稳步持续的增长;同样在 1983 年台湾人均 GDP 超 3000 美元后,7-Eleven、全家、OK 等便利店进入台湾。中国的便利店的前期发展历程与日本、台湾类似,随着人均 GDP 水平的逐渐上升,中国大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第一家便利店,而到了 2005 年前后,外资便利店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而在这之后中国的人均 G
[阿里]: 便利店行业变革:数字化助力重塑价值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76M,页数3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