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研究点评:评中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加强气候合作:中美新共识与新方向
证券研究报告·前瞻性研究点评 2021 年 11 月 12 日 陈骁;郝博韬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 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评中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加强气候合作:中美新共识与新方向 核心摘要 当地时间 11月 10日,中美于格拉斯哥第 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 21世纪 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以下简称《联合宣言》),承诺继续共同努力,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宣言》主旨为:在 2020-2030年间,通过中美各自、共同及与其它国家合作,加快向全球净零经济转型。未来中美将在政策框架、重点气体(甲烷及二氧化碳)排放监测及管控、强化国际责任承担等方面展开合作。 整体看,联合宣言并未对我国形成新的硬性约束,但其中提及的一些发展方向可能对国内多个产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具体来看,有三项内容值得关注:中国的甲烷国家行动计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实施的电力政策合作、终端用户行业脱碳和电气化合作。 第一,甲烷国家行动计划:《联合宣言》中,我国表示将“制定一份全面、有力度的甲烷国家行动计划”。1)考虑到我国并未加入《全球甲烷减排承诺》,我们认为我国对甲烷减排的短期政策取向可能是“重要但不紧急”的,甲烷减排相关产业链将受到长期而相对较缓的政策支持。2)甲烷排放三大来源分别为能源、农业与废弃物,其中,农业减排涉及土地的产权和使用等复杂议题,而废弃物的排放量相对较低;因此我国的甲烷减排政策或将以能源行业为主。3)利好产业链包括:①尚处于发展阶段的甲烷排放监测及数据统计相关产业链,如传感器组件、车载工作站、无人机、卫星等;②油气、煤炭甲烷逃逸及常规排放抑制相关产业链,如机械设备中的气动泵、电动马达、仪表、风系统等;③捕捉后再利用及天然气产业链等;④精准灌溉产业链等。 第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实施的电力政策合作:《联合宣言》提出,中美两国将在未来十年于输电、分布式发电及减少电力能源效率方面展开合作,这意味着基于特高压技术及风电光伏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先优势,我国相关产业链或将具有更为广阔的技术出口前景。 第三,终端用户行业脱碳和电气化合作:《联合宣言》提出,中美将在推动终端用户行业脱碳和电气化的鼓励性政策方面进行合作。我们认为两条产业链将具有潜在的政策红利,一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相关产业链,其中车企主导充电桩产业链及政策性充电桩产业链(国网系)更为受益;二是绿色建筑相关产业链,或有望受益于其在政策推动下对高排放材料的加速取代。 风险提示:1)COP26不及预期或超预期,各国双碳目标被迫修改;2)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我国被迫减缓减排进程,产业预测不及预期;3)碳捕捉及储存技术超预期突破,减排需求下降。 前瞻性研究点评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2 / 5 当地时间 11月 10日,中美于格拉斯哥第 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 21世纪 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以下简称《联合宣言》),承诺继续共同努力,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 总览:1)《联合宣言》主旨为:在 2020-2030 年间,通过中美各自、共同及与其它国家合作,加快向全球净零经济转型。《联合宣言》是 2021年 4月双方发布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的进化版,覆盖了更多领域,内容更加细化,同时将合作对象自中美之间扩展至中美与其它各方之间。2)中美将在未来十年展开多方面合作:①框架层面,中美将在减排法规及环境标准设立、能源转型社会效益最大化、终端用户行业脱碳及电气化鼓励性政策、循环经济及技术部署利用方面展开合作;②重点气体层面,中美将共同强化甲烷监测、管控及减排措施的交流、制定及行动,同时将共同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及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③外部影响层面,中美将回顾对终止对国际“非减煤电(Unabated Coal Power,即未通过各类技术降低碳排放的煤电设施)”支持的承诺,并将有效执行各自关于禁止非法进口的法律,共同支持消除全球非法毁林;④机制层面,中美计划建立“21 世纪 20 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定期举行会议以应对气候危机并推动多边进程。3)《联合宣言》并未对我国形成新的硬性约束,在甲烷及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目标上,我国并未给出硬性指标,减排进程仍相对自主。 我们认为,《联合声明》中的以下几项内容值得关注: 1)甲烷国家行动计划:《联合宣言》中,中国表示将“制定一份全面、有力度的甲烷国家行动计划”,以“争取在 21世纪 20 年代取得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的显著效果”。 政策取向:短期内甲烷减排或为“重要但不紧急”的。我国并未加入美国及欧盟在 COP26 期间提出的《全球甲烷减排承诺》,甲烷国家行动计划的当前表述也尚未构成硬性约束,因而我们认为该计划的提出实际表示我国对甲烷排放的重视程度提升,但对甲烷减排的取向或为“重要但不紧急”的,甲烷减排相关产业将进入长期但相对缓慢的发展节奏。 我国甲烷排放现状:能源部门是最重要排放源。全球看,甲烷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农业及废弃物三大部门1,其中,能源部门甲烷排放主要来自油气生产、运输及使用等过程中发生的逃逸,以及煤炭开采过程中发生的煤层气逃逸等;农业部门甲烷排放则主要来自反刍动物及农田产生的排放;废弃物部门则主要来自垃圾填埋等。就我国而言,能源及农业两大部门是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农业部门排放总量相对稳定,而能源部门排放量占比最大且长期增长,截至 2018 年,二者甲烷排放量占比分别达到 59.71%及 26.75%。 图表1 能源部门是我国甲烷排放总量及增量的主要来源 资料来源:WB,平安证券研究所 1 欧盟甲烷战略,https://ec.europa.eu/info/law/better-regulation/have-your-say/initiatives/12504-EU-methane-strategy_en -4%-2%0%2%4%6%8%10%12%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能源部门甲烷排放占比农业部门甲烷排放占比农业部门甲烷排放同比(右)能源部门甲烷排放同比(右) 前瞻性研究点评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3 / 5 我国甲烷减排或将以能源部门为主:甲烷三大排放来源中,农业部门减排涉及到土地产权使用等复杂议题,而废弃物排放量相对较低,叠加甲烷本身是天然气等低排放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再利用价值,因此我们认为,我国甲烷减排政策或将以能源行业为主。 甲烷减排的机遇:监测、防泄漏为短期发展方向。第一,排放监测及数据统计是减排的基础,而当前我国乃至全球甲烷排放监测及数据统计尚不完善,因此《联合宣言》关于甲烷的首要合作
[平安证券]:前瞻性研究点评:评中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加强气候合作:中美新共识与新方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9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