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公用行业:如何看待电力行业温控热管理,“双碳”加持,储能可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如何看待电力行业温控热管理:“双碳”加持,储能可期 环保公用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21 年 8 月 30 日 [Table_Title] 评级:增持( 维持 ) 分析师:汪磊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1070002 电话:021-20315185 Email:wanglei01@r.qlzq.com.cn 分析师:苏晨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19050003 Email: suchen@r.qlzq.com.cn 联系人:郑汉林 Email:zhenghl@r.qlzq.com.cn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185 行业总市值(亿元) 30856 行业流通市值(亿元) 11195 [Table_QuotePic] 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Table_Finance]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简称 股价 (元) EPS PE PEG 评级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19 2020 2021E 2022E 申菱环境 23.90 0.56 0.69 0.71 1.00 42.39 34.52 33.59 23.80 34.52 33.59 23.80 2.11 买入 备注:股价取自 2021 年 8 月 30 日。 报告摘要 “电网升级+结构转型”双驱动,电力温控设备前景向好。电力温控设备可应用至发电、输电和配电等电力产业链主要环节,智能电网建设持续推进,对电力设备运行环境的物理参数控制要求进一步提升,为温控设备带来新需求。同时,未来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有望显著增长,一方面光伏、风电的电站建设数量增加,配套的升压站建设数量亦将有所增长,驱动电力温控设备增长;另一方面,为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储能规模有望显著增长,热管理系统需求逐步释放,为温控设备带来增量需求。 储能热管理产业加快发展,电力温控设备迎来发展新机遇。“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亟需推进节能减排,优化资源供给结构。储能系统的引入可有效优化电力行业供需关系、降低可再生资源发电弃风弃光率、降低用户端的综合用电成本等。当前储能系统主要应用在大型发电厂,未来随着国家政策持续支持以及储能技术发展,储能系统将向配电端和用户端渗透。然而,近年来储能电站事故频发,2021 年以来已发生多起重大事故,储能电站热管理的市场关注度提升。常见的储能热管理技术包括风冷/液冷散热,风冷结构简单、成本低、易维护,但主要缺点为散热效果相对不佳。液冷与风冷相比的优势是散热效果好。除传统的散热方式外,间接蒸发冷却被广泛运用在储能场景中,间接蒸发冷却兼具高效和节能的优势。此外,相变材料也是当前比较热门的散热方式之一,利用材料相间变化时的吸放热,可高效进行热管理。未来热管理方式将继续以高效和节能为目标,不断发现性能更优异的冷媒,使得储能系统更加安全和稳定。 政策利好叠加需求放量,储能热管理市场规模进入高速增长期。近期。国家能源局颁布多条政策法规鼓励电力系统配置储能应用,储能出现了由以发电端为主向电力系统全链条覆盖的趋势。未来储能的应用场景会更加丰富,根据 CNESA 数据,电化学储能近年增速极高。根据我们测算,仅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2025、2030年有望达到 158GW、342GW,对应热管理投资规模为 142-236、205-342 亿元。抽水蓄能中长期同样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预计 2025、2030、2035 年累计投产装机量达62GW、200GW、300GW,对应的热管理累计投资规模为 9-18、13-26、15-30 亿元。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申菱环境。申菱环境为国内领先的专用性空调供应商,公司多款产品可用于电力温控领域,在大型电力枢纽工程中已有广泛应用,且与主要发电集团和国网均有密切合作关系。在未来新能源电力发展和发电侧储能规模增长的背景下,电力温控设备和储能温控设备市场空间将持续增长。公司储能热管理的产品和技术储备较为充足,且市场渠道和客户资源方面的优势较强,未来有望显著受益于储能热管理市场规模扩张的过程,形成新的增量收入来源。此外,公司募投项目稳步推进,未来产能瓶颈将有所缓解,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行业深度报告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一是对电力温控设备的未来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包括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电力发展会形成新增需求。二是详细梳理了热管理的技术路线,包括空冷、液冷和相变材料冷却等,并对不同热管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指出相变材料冷却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三是测算了储能热管理的市场规模,对储能热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量化,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储能热管理产业的发展前景。四是基于对电力温控和储能热管理行业发展前景的分析判断,并结合申菱环境公司的业务布局情况,做出相应的投资推荐。 投资逻辑 一是电力温控设备领域,一方面,智能电网建设推进背景下,环境物理参数控制要求进一步提升,将会形成新的电力温控设备市场需求,驱动电力温控设备市场规模扩张。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力发展,风光新能源电站建设数量增加,升压站建设数量亦将同步增长,推动电力温控设备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整体而言,“电网升级+结构转型”双重因素驱动,电力温控设备迎来新增市场需求,产业景气度提升。二是储能热管理方面,储能是新能源电力消纳的重要保障举措,在国家政策驱动背景下,储能装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驱动储能热管理行业市场需求持续释放,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rQsNpOrNnNyQnOxOoQuMrN8ObPbRnPpPsQpOeRnNzRjMoNqR7NnMsMwMoMmNuOnQqO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行业深度报告 内容目录 1.“电网升级+结构转型”双驱动,电力温控设备前景向好 ................................ - 6 - 1.1.电力温控设备: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设施 .............................. - 6 - 1.2.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形成电力温控设备新需求 ...................................... - 8 - 1.3.“双碳”目标下电力结构转型,电力温控设备增量需求释放 ................ - 9 - 2.储能热管理产业加快发展,电力温控设备迎来发展新机遇 ............................ - 11 - 2.1.政策支持储能发展,产业有望加快发展............................................... - 11 - 2.2.热管理是储能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市场关注度提升 ......
[中泰证券]:环保公用行业:如何看待电力行业温控热管理,“双碳”加持,储能可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57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