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资金空转、金融杠杆与金融监管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13 [Table_C ontacter] 本报告联系人: [Table_Page] 宏观经济研究报告 2021 年 7 月 2 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广发宏观 资金空转、金融杠杆与金融监管 [Table_Author] 分析师: 郭磊 分析师: 钟林楠 SAC 执证号:S0260516070002 SFC CE.no: BNY419 SAC 执证号:S0260520110001 021-38003572 010-6623579 guolei@gf.com.cn zhonglinnan@gf.com.cn 请注意,钟林楠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册持牌人,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在前期多篇流动性文章中,我们对狭义流动性与广义流动性的内涵、观测方式、分析方法以及应用都做了详细的拆解,本文是对前期多篇文章所缺乏的细节部分的补充,包括对狭义流动性供给与需求、金融杠杆与资金空转、金融监管等方面的讨论。 我们在前期发布了多篇关于流动性分析的文章,将流动性分为狭义流动性与广义流动性,详细对狭义和广义的关系、差异、分析框架与应用等方面做了讨论。 为了追求框架的完整性与流畅性,其中有部分细节与琐碎内容未做进一步的展开,如狭义流动性的供给为何是超储,狭义流动性的需求是什么?资金空转、金融杠杆以及金融监管如何影响狭义流动性等。 本文即对前期未关注的细节所做的补充。 狭义流动性的供给和需求究竟为何,市场有多种声音,一种相对流行的表述是以金融机构加杠杆为需求,以超储+非银存款为供给,但这种表述混淆了供给和需求的界定,细致来看,狭义流动性供给和需求应有两种不同的分析范式:一种是以银行同业贷款(或称买入返售)+非银存款+企业或居民存款等信用货币为供给,以金融机构债市加杠杆为需求;另一种是以超储这种基础货币为供给,以银行的支付清算需求和预防性需求为需求,不可混用。 今年上半年,市场对传统以超储为狭义流动性供给的框架有所质疑,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范式:以超储+非银存款/货基为狭义流动性供给,以债市加杠杆为狭义流动性需求,两者共同决定货币市场利率。 这种分析范式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可取之处在于考虑了需求因素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但也存在错误,错误之处在于对供给和需求的界定混乱。 如果我们认为狭义流动性需求是金融机构债市加杠杆,那么其对应的狭义流动性供给应该是银行“同业贷款”(买入返售)+非银存款+企业和居民存款等信用货币,而不是超储这种基础货币。 金融机构债市加杠杆是金融机构以自身持有的债券作为质押品,向其它市场主体借入资金的行为。它与企业加杠杆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只是企业加杠杆以房子或地产等资产作为抵押品,而债市加杠杆以债券资产作为抵押品,企业加杠杆形成的是企业贷款/债券融资利率,而债市加杠杆形成的是货币市场利率,如 DR007、R007、GC007 等。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13 [Table_PageText] 宏观经济研究报告 企业加杠杆的资金是银行贷款、非银机构存款(如债基投资企业债券)与其他企业/居民的存款(民间借贷)。本质与之相似的金融机构债市加杠杆,其资金供给应该也是类似的银行贷款、非银存款与企业/居民存款。 我们不妨以一个简易的案例来做进一步的理解。 假设某公募债基持有 100 元的债券资产,托管行(债基存款账户所在银行)是银行 A。该机构预期未来货币政策宽松,货币市场利率稳定,希望质押手中的债券资产加杠杆。 1. 若质押给散户借入资金,散户资产端对非银债权增加,银行存款减少,此时资金来源于企业/居民存款。 2. 若质押给其他基金/保险/证券公司借入资金,其他基金/保险/证券公司的资产端对非银债权增加,银行存款减少,此时资金来源于非银存款。 3. 若质押给作为托管行的银行 A 借入资金,那么在信用货币时代,银行 A 直接在债基的存款账户上增记 100元,即表示给债基融出了 100 元,它的资产负债表变化是:资产端增加 100 元买入返售(可视为“贷款”的另一种称谓),负债端增加 100 元非银存款。 4. 若质押给其他银行借入资金,则情况稍微复杂一些。作为托管行的银行 A 需要收到其他银行划转过来的 100元超储,才会在债基的存款账户上增记 100 元,表示其他银行对债基融出了 100 元资金。所以这个过程需要使用超储,银行 A 的资产负债表变化是:资产端增加 100 元超储,负债端增加 100 元非银存款;其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是:资产端增加 100 元的买入返售,减少 100 元超储。 如果我们从整个银行体系来看,银行体系的资产端增加 100 元买入返售,负债端增加 100 元非银存款,对债基融出的资金归根到底还是信用创造形成的信用货币。超储在这个过程中,总量没有变化,只是发挥了资金清算的作用。 如果我们将超储这种基础货币认为是狭义流动性的供给,那么其对应的总需求应该是支付清算和预防性需求,加杠杆的需求是支付清算需求中的一部分,其他的支付清算需求还包括:认购一级市场上发行的政府债券、缴税、企业/居民跨行转账、储户取现(若库存现金不足)、缴准等。 预防性需求则是银行为了应对潜在的流动性冲击而需求的超储资金,一般与其对未来政策与央行操作的预期有关,是一种顺周期的需求,在资金面收紧,货币政策偏紧的阶段,往往预防性需求高,银行留存备付的超储资金多,资金面会更紧;反之则更松。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对于货币市场利率的判断,相对准确全面的分析范式应该有两种:一种是以金融机构加杠杆为需求,以银行同业贷款+非银存款+居民与企业存款为供给;另一种是以支付清算和预防性为需求,以超储为供给。 这两种分析范式在运用时,都有不同的困难。第一种比较难判断与追踪银行同业贷款和非银存款的变化,第二种比较难判断支付清算和预防性需求的变化,且由于超储受央行操作影响较大,预防性需求受央行态度影响较大,央行操作与态度在短期内又很难被准确预测,因此大部分时期资金面的短期预测是困难且易错的。 金融杠杆在 2016 年以后对狭义流动性影响较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微观杠杆,体现在股债等具体金融资产的杠杆,可观测的指标是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债市杠杆率等;另一类是中观杠杆,体现在银行和非银之间的业务往来的规模上,可观测的指标包括股权及其他投资、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等。 金融杠杆按微观与中观视角,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微观杠杆,体现在股债等具体资产的杠杆水平上。股票加杠杆主要是通过配资、融资或结构化产品的方 nQnRpNzRuM7N9RbRoMqQtRoPkPrRrOeRmMoNaQrRwONZpMtPxNqQoM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广发证券]:广发宏观:资金空转、金融杠杆与金融监管,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2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