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总结:硬件预埋趋势已成,智能驾驶数据迭代开启!
1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汽车 2021 年 04 月 26 日 硬件预埋趋势已成,智能驾驶数据迭代开启! 看好 ——2021 年上海国际车展总结 相关研究 "2021 年开启智能驾驶数据迭代元年-《2021/4/12-2021/4/18》汽车周报" 2021 年 4 月 19 日 " 三月轻卡销量高增,双积分压力可控-《 2021/4/5-2021/4/11》汽 车周报 " 2021 年 4 月 12 日 证券分析师 宋亭亭 A0230517090004 songtt@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竺绍迪 A0230119090001 zhusd@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竺绍迪 (8621)23297818×7353 zhusd@swsresearch.com 核心观点: ⚫ 本届车展新能源优质供给继续强势渗透态势,无论是从参展商的结构,还是参展的产品上,都充分反映出了“拥抱变化”这一特点。今年上海车展一共展出 88 款新车,其中新能源新车 34 款(纯电车型 28 款),占比 38.6%(占比 31.8%)。并且同时 47 款全球首发车型中,电动车型占比接近 50%。总体而言,全球车企(包括 BBA、大众、通用等)全面新能源化,但竞争力可能不如自主品牌。以大众的 ID.4/6 系列为例,续航、配置、价格等各方面稍逊自主品牌。真正具备智能化进化潜力的新能源车型中,外资品牌的推出时间多集中于 2022-2023 年之间。而中国的造车新老势力们,显然做的更为积极。 ⚫ 整车智能化方面,自主品牌的硬件配置突出,远超合资,主流定价超过合资品牌,在 30万以上,引领趋势已定。此次车展国产车型不仅有全球首款搭载 Orin 产品的蔚来 ET7,搭载量产激光雷达的小鹏 P5,具备 L4 自动驾驶硬件配置的北汽极狐,还有浩瀚架构下的首款重磅车型极氪 001,国民小车五菱宏光 EV Mini CABRIO 和比亚迪全新 E3.0 平台。硬件预埋让中国车企在智能配置上毫不处下风。起步更早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数据采集和训练的时间,这是一个正向循环。硬件层面的差距正在急速缩小的同时,用户感知的重心已经开始迁移至了“智能化”。智能化的载体或许是大屏、麦克风阵列、算力芯片、HUD 等硬件。但核心却是本地化的 AI 应用、语音交互、嵌入式的生活服务等等功能。随着自主与合资车型在硬件上的差距快速拉近,消费者的评价体系,或许正在从实物感知,逐步转向体验/服务感知。 ⚫ 快速迭代和更新的大环境下,Tier 1 供应商硬件升级、成本下降趋势明显,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具备重新破局的可能。全新的赛道下,我们与海外的对手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但中国拥有更好、更完善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相信这一重要的土壤将能滋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国产供应链企业。例如:①比如华为和大陆的摄像头从当前主流配置的 200 万像素向 800万像素升级,最远探测距离可到 687m,提升 3 倍左右。华为的 800 万像素的超级鱼眼的水平 FOV 提高到 195 度,4 个超级鱼眼可以替代 4 个鱼眼和 4 个侧视,更便宜、性价比更高。②自主激光雷达供应链已经出具实力,今年内将看到多款车型搭载国产激光雷达上市,后续量产后的成本有望继续下探。③数据处理芯片地平线、黑芝麻也正在以每年 1 代产品的速度进行着迭代、升级,并且已经陆续部署在了多款爆款车型上。④域控制器方面,华为正式发布 MDC810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其算力高达 400+TOPS,德赛西威展出完整的智能驾驶产品线 IPU01/02/03/04。 ⚫ 硬件堆砌的上半场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数据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整体看,格局并不清晰。尤其是当前,各家的战略出现不同,部分公司坚持全栈自研、部分公司一定程度上依赖外部第三方的能力。短期战略上没有对错,也没法判断优劣,自动驾驶领域的整车厂与独立第三方的竞争激烈。但是在智能座舱或者人机交互上,也许并不是软件定义一切,对国内市场的理解、细分产品的理解、硬件制造能力的落地可能更容易获得细分领域的认可,进而获得超额利润,很明显自主品牌已经领先。 ⚫ 投资建议:21 年开始智能驾驶数据迭代得元年,在 22-23 年沃尔沃、吉利、北汽等皆计划推出实现城区自动驾驶。①整车领域虽然尚未定胜负,但是自主品牌明显布局更前沿,因此继续首推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关注北汽蓝谷,上汽集团;②零部件板块 tier 1 控制系统中以英伟达、Mobileye、华为、大疆等产业链为核心,相关标的包括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华域汽车、联创电子等;同时,过去市场忽视了执行端的机会,我们特地重点提出:靠谱的自动驾驶离不开执行端的紧密配合,而外资厂商的系统与执行端配合中的反应速度普遍较慢。未来执行端大概率会被国内有技术实力有反应速度的供应商所替代,推荐湘油泵,关注耐世特。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2 行业点评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2页 共13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全球企业全力转型拥抱新能源 新能源优质供给继续强势渗透态势,全球首发车型中近半数为 EV/PHEV 车型。2021上海车展的主题是“拥抱变化”,而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新能源。据威尔森监测统计,今年上海车展一共展出 88 款新车,其中新能源新车 34 款(纯电车型 28 款),占比 38.6%(占比 31.8%)。并且同时 47 款全球首发车型中,电动车型占比接近 50%。而在 2019上海车展中,新能源车型为 28 款,占全球首发车型的比例仅为 22%。 图 1:2021 上海车展新车类型统计(单位:款) 图 2:2021 上海车展新车能源类型统计(单位:款) 资料来源:威尔森监测,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威尔森监测,申万宏源研究 而本届车展无论是从参展商的结构,还是参展的产品上,都充分反映出了“拥抱变化”这一特点。此前如陆风、猎豹、华晨中华、海马、博郡汽车、爱驰、天际、奇点、东风雷诺等品牌均缺席了此次车展;而造车新贵中如高合 HiPhi、智己、岚图、合创等品牌则又一次高调亮相。 表 1:2021 上海车展主要 BEV 车型汇总 品牌 车型 级别 续航(km) 参展类型 豪华 BMW IX 中大型 SUV 600 (WLTP) 亚洲首发 Mercedes Benz EQS 大型轿车 800 (CLTC) 全球首发 Audi A6A e-tron 概念车 中大型轿车 700 (WLTP) 概念车首发 合资 一汽/上汽大众 ID6 中大型 SUV 588 全球首发 现代 IONIQ5 中型 SUV 600 亮相 丰田 BZ4X 概念车 中型 SUV 未公布 概念车首发 自主 上汽智己 L7 中大型轿车 615/1000 全球预定 北汽 ARCFOX 阿尔法 S 中大型轿车 525/603/708 亮相 五菱宏光 mini EV 敞篷版 微型 120/170 上市 吉利 极氪 001 跨界 526/606/712 展前上市 新势力 小鹏 P5
[申万宏源]:汽车行业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总结:硬件预埋趋势已成,智能驾驶数据迭代开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3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