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造车新势力入局,行业生态加速扩张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Table_Title] 造车新势力纷纷入局,行业生态加速扩张 [Table_Title2] 通信行业 [Table_Summary] 1、本周观点: 持续重点关注通信板块结构性机会(例如:港股电信运营商、军工通信等)或者自下而上的选择基本面反转相关个股。 2、本周重点推荐低估值、业绩增长确定标的:海格通信(北斗+军工通信龙头,华西通信&军工联合覆盖)、朗新科技(支付宝等入口场景扩展,华西通信&计算机联合覆盖)、紫光股份(电信云网战略关键设备商,华西通信&计算机联合覆盖)、中天科技(海缆+特高压)、航天信息(业绩估值双底,财税智能化)、光环新网(IDC 低估值拐点)、金卡智能(物联网公共事业终端扩展,华西通信&机械联合覆盖)等。 3、华为、小米、大疆等入局造车,玩家思路各有不同 1) 华为进入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思路清晰,并不直接参与整车制造,而是聚焦 ICT 技术,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软硬件实力强大,以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为核心。 2)小米不引入外部投资者,造车资金全部自给,着重构建生态,但硬件环节仍有待完善。 3)大疆发力智能驾驶,定位对标华为,专注为整车赋能而非整车制造。 4、随着科技巨头入场智能汽车赛道,产业未来所受积极影响可以预见 1)智能驾驶车载 OS 系统应用需求扩张,地图精度要求进一步提升,自研系统、平台潜力扩张。华为 MDC 智能驾驶平台在 CC架构之上,通过 AOS 操作系统实现软硬件解耦,整车厂可在此平台基础上快速开发、调试、运行自动驾驶算法和功能,相关软硬件的合作公司有望迎来业务高速增长期。CDC 智能座舱平台以鸿蒙 OS 为基础,基于鸿蒙 OS 共享华为“1+8”生态,相关升级座舱用户体验,精细化车内人机互动的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地图精度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也是智能驾驶领域的必然趋势。 2)硬件系统需求放量,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放量在即,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迭代加速。SoC 芯片由手机移动端向车载端迁移,车载 SoC 芯片目前仍被高通占据主导地位,华为、比亚迪等企业正着力于 CPU、GPU 等指标方面追赶高通。昇腾芯片应用MDC 智能驾驶平台及麒麟芯片应用 CDC 智能座舱平台,都会带来产业链的增长机会。以 MEMS 为代表的激光雷达及相关增量组件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着重注意科技巨头如华为、大疆Livox 等结合较为紧密的硬件产业链伙伴。 3)整车代工深度绑定,智能电动汽车行业面临洗牌:新玩家入场主要以整车赋能为核心业务,除小米外,华为、大疆等都以提供自身优势所在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作为主要业务布局,国 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Table_IndustryRank] 行业评级: 推荐 [Table_Pic] 行业走势图 [Table_Author] 分析师:宋辉 邮箱:songhui@hx168.com.cn SAC NO:S1120519080003 联系电话: 分析师:柳珏廷 邮箱:liujt@hx168.com.cn SAC NO:S1120520040002 联系电话: -24%-9%7%22%37%53%2020/042020/072020/102021/012021/04通信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 [Table_Date] 2021 年 04 月 18 日 86742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产电动汽车领军企业诸如长安、长城、北汽、比亚迪等都已及早与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达成合作,新的整车制造生态正处于变局前夕,相关车企及捆绑程度较深的部分 Tier2 供应商也有望迎来业绩加速兑现。 4)智能云服务方案加速落地。华为智能车云服务 2.0 方案中,自动驾驶云服务、车联网云服务高精地图云服务、V2X 云服务四大云服务板块加快了车云互联的应用场景落地。小米基于自身已有云生态建设,切入车载云应用。未来随着数据、算力需求的逐步增大,云服务的增长空间将成几何态势。 4、中长期产业相关受益公司 (1)运营商:中国移动(港股)、中国电信(港股)、中国联通(港股); (2)设备商: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海能达、紫光股份、星网锐捷等; (3)军工通信:新雷能、七一二、上海瀚迅、海格通信等; (4)光通信: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光迅科技等; (5)卫星互联网:雷科防务、震有科技、康拓红外等; (6)5G 应用层面:高鸿股份、光环新网、亿联网络、会畅通讯、东方国信、天源迪科等; (7)其他低估值标的:TCL 科技、平治信息、航天信息等。 5、风险提示 重大安全事故影响行业短期需求波动风险;关键核心技术及供应链发展不及预期;车规级产品上量不及预期风险;芯片等核心上游原材料制裁风险;短期芯片缺货带来延期影响;系统性风险。 rQpMrPuNrQpPqPtQoRnRoPbR8Q9PnPoOtRnMeRnNnReRrQwP8OpNtQNZoNoRxNsQqM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3 1.华为、小米、大疆等入局造车,玩家思路各有不同 (1)华为进入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思路清晰,即并不直接参与整车制造,而是聚焦 ICT 技术,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软硬件实力强大,以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为核心。 华为以车载通信为出发基点,逐渐扩展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 去年 10 月底,华为官方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HI(Huawei Inside)。HI 全栈解决方案集芯片、操作系统、感知硬件、决策融合算法、云计算等优势为一体,打造汽车技术闭环。根据华为官方发布的方案,可拆解为 1+4+N,具体为 1 个架构(CC 计算与通信架构)、4 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服务)以及激光雷达、AR-HUD 等全套智能化部件。华为将自身定位于 Tier1,但其业务的拓展已超越 Tier1,其对整车的赋能方向之宽和程度之深,致力于将 HI 品牌打造为汽车行业的必然要素。 图 1 华为 CC 架构 资料来源:华为,华西证券研究所 较传统 EE 架构而言,华为 CC 架构采用分布式网关+域控制器组成环网,运作稳定性及安全性有显著提高。CC 架构聚焦计算、通信两大领域,通过分布式网关组成环网,进行高速的网络数据传输,并在三大平台的计算中心进行数据实时分析及处理,从而实现整车的感知、算力、电源共享。计算架构上,华为将汽车划分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三大域并推出相关的开放平台及操作系统(自动驾驶操作 AOS、鸿蒙智能座舱操作系统 HOS 和车控操作系统 VOS)。通信架构上,华为的 CC 架构将所有执行器和传感器接入分布式网关,并组成环网。由于环网数据可以双向流动,因此在单个环网故障的情况下其他三个环网仍然可以保持运作,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传统 EE 架构采用总线+分布式控制架构。但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提升,车内 ECU 数量达到上百个,不同的供应商提供不同的算法方案,难以协同处理、维护及 OTA 升级也

立即下载
信息科技
2021-05-21
华西证券
11页
0.99M
收藏
分享

[华西证券]:通信行业:造车新势力入局,行业生态加速扩张,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9M,页数11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公司动态
信息科技
2021-05-21
来源:通信行业:华为分析师大会,聚焦五大战略布局
查看原文
重点公司一览表
信息科技
2021-05-21
来源:通信行业:华为分析师大会,聚焦五大战略布局
查看原文
一周内行业走势 图表7: 一周行业内各板块涨跌图
信息科技
2021-05-21
来源:通信行业:华为分析师大会,聚焦五大战略布局
查看原文
一周内各行业(中信行业分类)涨跌图
信息科技
2021-05-21
来源:通信行业:华为分析师大会,聚焦五大战略布局
查看原文
2019.4.4-2021.4.16 通信板块、创业板、沪深 300 市盈率(历史 TTM_整体法)走势图
信息科技
2021-05-21
来源:通信行业:华为分析师大会,聚焦五大战略布局
查看原文
鸿蒙生态包含硬件与服务两大板块
信息科技
2021-05-21
来源:通信行业:华为分析师大会,聚焦五大战略布局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