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五):碳交易市场的“产业映射”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13 [Table_Page] 投资策略|专题报告 2021 年 4 月 21 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碳交易市场的“产业映射” ——“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五)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碳中和”主题行情演绎:由点到面,行情扩散。我们在 2.9《擎画“碳中和”主题投资愿景》中提示今年“碳中和”具备“强主题”要素,并建议关注两会窗口。在 3.14《避闹取静,“碳中和”恰逢其时》建议从“碳排放贡献大+人少+逻辑改善”原则挖掘“碳中和”受益行业,并在 3.23《政策比较:“碳中和”如何实现?》中从全球、地方、产业政策比较视角明晰未来实现“双碳”目标路径以及政策倾斜方向,在3.25《“碳中和”产业图谱与指数构建》中描绘“碳中和”产业图谱并编制指数来挖掘细分赛道潜力。本篇聚焦“碳中和”年内重要催化剂碳交易,一是通过欧盟经验展望全国碳市场,二是从收益成本影响视角看相关“产业映射”。 碳交易助力“碳中和”的两大功效:(1)将碳排放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倒逼碳减排;(2)发挥金融手段,弥补资金缺口:据央行行长预计,2030 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 2.2 万亿元,2030-2060 年需每年投入 3.9 万亿元,资金供给严重不足,需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欧盟经验对全国碳市场开闸的启示:(1)欧盟碳市场发展历史的三个特点:排放许可上限不断降低、配额及储备方式趋严(加入拍卖机制)、覆盖范围逐步扩大(能源、钢铁、水泥、造纸等行业逐渐增加航空、石油化工等行业);(2)经过 10 年试点,今年 6 月底前全国碳市场上线可能成为“碳中和”主题重要催化剂,三点展望:1. 电力行业首批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航空等 7 大行业将逐步纳入;2. 初期碳配额以免费分配为主;3. 碳金融衍生品(碳远期、碳期权、碳掉期等)壮大市场体量,发展空间可期。 碳交易市场“产业映射”:(1)配额卖家(新能源、林业碳汇)将通过出售配额增厚利润,受益最为明确;(2)配额买家(化石能源、高碳工业)买入配额内化增加成本,受益与否取决于企业能力,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比如电解铝成本将出现分化,火电铝成本抬升,水电铝占据成本优势;(3)交易所发展主要取决于碳市场规模及交易活跃度。 “碳中和”主题策略:“碳中和”强主题宜“做短看长”。(1)短期视角,受益行业按照“碳排放贡献大+人少+逻辑改善”原则挖掘:约50%碳排放由电力和热力生产部门贡献,加上碳市场潜在催化剂,建议关注火电;制造业与建筑业碳排放贡献占比近 30%,建议关注钢铁、电解铝。此外关注全面受益的节能环保板块。(2)中长期视角建议关注能源替代“中国优势”链(光伏产业链、锂电产业链)及输配侧技术迭代(储能)。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中美关系超预期,全球疫情反复。 分析师: 倪赓 SAC 执证号:S0260519070001 nigeng@gf.com.cn 分析师: 戴康 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 SFC CE No. BOA313 021-38003560 daikang@gf.com.cn 请注意,倪赓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册持牌人,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碳中和”产业图谱与指数构建——“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四) 政策比较:“碳中和”如何实现?——“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三) 全行业联合:谋局“碳中和”——“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二) 2021-03-25 2021-03-23 2021-02-25 擎画“碳中和”主题投资愿景:——“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一) 2021-02-09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13 [Table_PageText] 投资策略|专题报告 目录索引 一、碳交易市场:两大功效助力“碳中和” ............................................................................. 3 二、欧盟经验对全国碳市场开闸的启示 ..................................................................................... 4 (一)海外:复盘欧盟碳交易发展历程 .............................................................................. 4 (二)国内:十年试点“蓄势”,全国碳市场 6 月底前“待发” ............................................. 5 (三)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三点展望 ..................................................................................... 7 三、碳交易影响:收益成本视角捕捉“产业映射” ...................................................................... 9 (一)碳交易市场“产业映射”:配额卖家、配额买家、交易所 ...................................... 9 (二)碳交易收益成本影响测算——以光伏、电解铝为例 ................................................. 9 四、核心假设风险 ................................................................................................................... 11 图表索引 图 1:碳交易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3 图 2:自 2005 年开启碳交易,欧盟碳排放加速下降 ....................................................... 4 图 3:欧盟碳交易市场前三阶段配额交易情况 ................................................................. 4 图 4:2013-2020 年碳交易试点规模情况 ........................................................................ 6 图 5:2
[广发证券]:“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五):碳交易市场的“产业映射”,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