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下的碳中和”系列专题一:投资视角下的碳中和
2021 年 04 月 08 日 “宏观视角下的碳中和”系列专题一 投资视角下的碳中和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宏观深度 宏观报告 证券分析师 钟正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0090001 zhongzhengsheng934@pingan.com.cn 张德礼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1020001 zhangdeli586@pingan.com.cn 研究助理 张璐 一般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20100009 zhanglu150@pingan.com.cn 本报告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 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 或估值分析。 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是中国制定政策时的硬约束,对经济和市场都有深远影响,我们将通过“宏观视角下的碳中和”系列专题报告加以研究。本文是系列第一篇,聚焦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上。 多数研究认为其需要的投资规模在 100 万亿以上,目前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绿色金融和碳排放交易将在弥补资金缺口上承担着重要角色,两者都有很大增长空间。未来需要投资的重点行业:一是清洁能源,光伏和风电是重点,2020-2030 年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平均每年需增长 110GW;二是制造业,未来有可能开始新一轮的压降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但这也会带动相关行业的设备更新需求,参考 2018 年供给侧改革对制造业投资影响的经验,碳达峰碳中和每年可能将至少创造 5500 亿元的设备更新需求;三是绿色建筑,我们测算 2022 年新建绿色建筑的建安投资规模达 4.3 万亿;四是绿色交通,中国需在绿色交通上的投资规模预计在 20 万亿左右;五是技术固碳,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带动成本下降的情况下,按目前成本区间中值估算,2050 年中国 CCUS 项目运营成本在 2300 亿到 4500 亿之间。 1.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任务艰巨。一是,从绝对规模看,中国碳排放长期占据全球总排放量的近三成。二是,从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中国是全球平均的 1.8 倍。三是,从增速看,2015 年到 2019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 1.2%,快于同期全球平均的 0.8%,而英国、日本、德国、美国和巴西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负增长。四是,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间隔看,中国只有 30 年,和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要短得多。 2.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将滋生出百万亿级别的投资需求。目前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绿色金融和碳排放交易将在弥补资金缺口上承担着重要角色。绿色金融方面,虽已构建起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但中国绿色融资中绿色信贷占据绝对主体。对绿色投融资活动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应尽快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碳排放交易方面,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碳排放交易比例目前仅有 0.5%,远低于全球均值 21.6%,未来有巨大增长空间。 3.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增加相关重点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一是清洁能源,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下,2020-2030 年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每年平均需增长约 110GW。二是制造业,未来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新一轮的压降高耗能行业产能,但它同时也会带动这些行业的设备更新,参考 2018 年供给侧改革对制造业投资影响的经验,碳达峰碳中和每年可能将至少创造 5500 亿元的设备更新需求。三是绿色建筑,2022 年中国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要达到 70%,预计 2022 年新建绿色建筑的建安投资规模可能就有 4.3 万亿元。四是绿色交通,中国需要在绿色交通上的投资规模预计为 20 万亿左右。五是技术固碳,目前中国技术固碳累计封存量只有 200 万吨,而据清华大学预测,碳中和目标下 2050 年中国需要通过技术固碳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在 5.1 亿吨到 8.8 亿吨之间,增长空间巨大。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宏观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2 / 17 正文目录 一、 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任务艰巨 ..................................................................4 二、 百万亿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呼之欲出....................................................................6 三、 绿色金融和碳排放交易大有可为 .......................................................................8 (一)绿色金融 ......................................................................................................... 8 (二)碳排放交易 ................................................................................................... 10 四、 投资视角下的碳中和.......................................................................................10 (一)清洁能源 ....................................................................................................... 11 (二)制造业 .......................................................................................................... 12 (三)绿色建筑 ....................................................................................................... 13 (四)绿色交通 ....................................................................................................... 14 (五)技术固碳 ....................................................................................................... 15 qNqMnPuMuM7N9R8OmOoOmOnMiNpPsOkPoOwObRmNrPu
[平安证券]:“宏观视角下的碳中和”系列专题一:投资视角下的碳中和,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M,页数1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