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系列研究(四):碳中和供给侧影响几何?

http://research.stocke.com.cn 1/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 宏观研究类模板 宏观经济月报 报告日期: 2021 年 03 月 24 日 碳中和供给侧影响几何? ──碳中和系列研究(四) 核心观点 目前市场上对碳中和供给侧的研究仍不够充分,我们认为从供给侧的角度看,碳权的本质是一种配额。供给侧核心研究问题之一是碳权的分配方式,现阶段我国碳排放主要有三种分配方式,预计未来历史排放法将逐渐退出,将向行业基准法、历史强度法转变。就配额总量而言,预计碳达峰前我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将逐步提高,达峰后将逐步调降,行业覆盖面有望不断扩大。在碳交易市场中,供给收缩将进一步抬升碳权定价,因此对环保技改能力强的企业,碳权意味着多了一块不断增值的资产,传统企业或将迎来新一轮长期的投资机会。 ❑ 碳权的本质是一种配额 碳排放权是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本质是一种配额。碳权最初由生态环境部确认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排放配额总量与分配方案,其次将由省级生态环境部主管部门免费或有偿分配给排放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由于总量确定,使得碳权具有配额的特征,在实际操作中,实际排放量超出配额的部分,排放单位需要向有剩余额度的企业购买,多余的部分可以出售,也可以在后续年度使用。 ❑ 历史强度法和行业基准法将成为碳排放份额分配的主要方式 我国目前碳排放主要有三种配额方法,分别是历史排放法、历史强度法和行业基准线法。历史排放法强制性大,未能兼顾生产效率,行业囊括范围较广,主要应用于产品复杂、较难理清、尚未转向其他方式的行业;历史强度法兼顾生产效率,当前主要用于电力热力、航空、造纸等行业;行业基准线法注重技术提升、兼顾效率、精细化管理,主要运用于电力热力行业。当前我国三种方法都有采用,预计未来将逐步向行业基准法、历史强度法转变,历史排放法将逐渐退出。 ❑ 预计碳权配额总量在达峰前将逐步提升,行业覆盖面有望不断扩大 总量方面,碳达峰前我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将逐步提高,达峰后将逐步调降。碳市场配额总量确定考虑因素较多,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主要因素,总量的设定就是在起始的碳排放量基础上确立的。在 2030 年碳达峰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确定性提高,碳达峰后,依据国际经验碳市场配额总量将经历调降的过程。行业方面,碳排放结构的差异很大程度影响了减排路径的设置,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深入,预计碳配额覆盖行业将从发电行业逐步扩大至其他领域。 ❑ 碳权对环保技改能力强的企业意味着多了一块不断增值的资产 传统行业企业完成环保技改后,剩余碳排放配额拍卖将成为企业新的收入来源,此外碳达峰后碳权总量供给收缩,为配额留有上涨空间,未来配额将成为企业的增值资产。环保技改使得企业得以在生产等量或更多产出的同时形成更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而由于碳排放配额免费初次分配量与历史数据高度相关,环保技改效果较好的传统行业企业往往在当年能形成碳排放配额剩余,这部分剩余的可流通转让的碳排放配额就成为传统行业企业新的收入来源。国际上,碳达峰后的国家,由于配额供给收缩导致碳权价格持续上涨,印证配额具有增值空间 ❑ 碳交易市场可以充分为碳权定价 碳税与碳排放交易制度(ETS)是两种成熟的碳定价工具,其中碳交易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因此可实现为碳权定价,目前碳交易市场已成为全球主要减排的政策工具。聚焦国内,中国碳权市场经历了地方试点阶段、全国碳市场准备阶段与建设与完善阶段,碳交易市场日趋成熟,碳交易更加活跃,各试点交易所的价格和变动幅度存在较大差异,北京碳交易市场最为活跃。 中国宏观|深度报告 分析师:李超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0030002 邮箱:lichao1@stocke.com.cn 联系人:张浩 执业证书编号:S1230120070054 邮箱:zhanghao1@stocke.com.cn [Table_relate] 相关报告 报告撰写人: 李超 数据支持人: 张浩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http://research.stocke.com.cn 2/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证券研究报告 ❑ 传统行业仍存在较长期的投资机会 供给出清与配额将为传统企业带去长期的投资机会。一方面,本轮碳中和环保治理将对疫情以来的行业供给出清过程进行收尾,预计碳排放量较高的建材(水泥、玻璃)、钢铁、化工以及上游燃料煤炭等行业集中度将提升,中长期看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将进一步修复。另一方面,这类碳排放较高的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将优先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依据行业基准法,这类机组较多的企业仍然能获得更多的份额分配,且传统行业企业完成环保技改后,配额将成为其高价值资产,使传统行业具备较长期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sPsOpNuMwObRaO7NsQpPtRqReRoOpMiNtRsPbRnMsMuOnQzQNZrRqM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http://research.stocke.com.cn 3/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正文目录 1. 碳权的本质是一种配额 ............................................................................................................ 4 2. 碳权如何安排才能实现碳中和 ................................................................................................. 5 2.1. 我国目前碳排放主要的三种配额方法 ........................................................................................................................ 5 2.2. 预计碳权配额总量在达峰前将逐步提升,行业覆盖面有望不断扩大 .................................................................... 8 3. 碳权对环保技改能力强的企业意味着什么? .......................................................................... 10 4. 碳交易市场可以充分为碳权定价 ............................................................................................ 12 5. 传统行业仍存在较长期的投资机会 ..............................................................................

立即下载
金融
2021-04-09
浙商证券
19页
1.06M
收藏
分享

[浙商证券]:碳中和系列研究(四):碳中和供给侧影响几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6M,页数1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在有色金属储量方面我国仍缺少优势,主要集中在澳洲、南美洲等地区
金融
2021-04-09
来源:碳中和系列研究(三):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
查看原文
铜矿产量我国具有一定优势(2019 年) 图 27:镍矿产量较为集中,我国位列第三(2020 年)
金融
2021-04-09
来源:碳中和系列研究(三):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
查看原文
铝土矿产量分布较为分散,我国具有一定优势(2019 年) 图 25:锂矿产量较为集中,我国位列第三(2020 年)
金融
2021-04-09
来源:碳中和系列研究(三):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
查看原文
我国在化石能源的世界分布格局中总体处于劣势(2019 年数据)
金融
2021-04-09
来源:碳中和系列研究(三):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
查看原文
光伏、风电及新能源终端消费带动铝产业链需求
金融
2021-04-09
来源:碳中和系列研究(三):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
查看原文
新能源终端消费带动镍产业链需求
金融
2021-04-09
来源:碳中和系列研究(三):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