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深度研究:寻找跨境领域的“三通一达”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内陆枢纽崛起中 国 城 市 物 流 竞 争 力 报 告 ( 2 0 2 0 )同 济 大 学中国交通研究院脉策数据科技新驰咨询长 安 大 学运输工程学院满帮集团研究院Competitiveness of City Logistics in China (CCCL-2020)前言物流是经济的血液,物流枢纽是现代流通体系的加速器、产业要素的聚集地、经济势能的辐射源,主导和支配物流网络的空间流动。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城市物流枢纽崛起为门户接口,串联“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成为国内国外两个扇面双向开放、陆海联动的旋转中枢,由“通道+枢纽+网络”组成的现代物流体系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物流成本优势和服务能力成为产业投资的核心考量,是未来区际竞争的主导策略,基于区域物流中心的新一轮枢纽经济之争已经开启。为更准确评价我国城市物流发展能力,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联合脉策数据科技、新驰咨询、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满帮集团研究院等机构编制《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报告(2020)》,对我国主要城市的物流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评价,并对城市物流发展的区域特征、城市类型和典型案例进行了重点分析,以供政府部门管理、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参考。受数据可得性、指标覆盖性和评价方法影响,评价结果尚存在改进空间,结论仅供参考,未来期待与更多伙伴同仁一起助推我国城市物流发展能力的提升。联合编制组2020年12月1物流枢纽串联“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离不开现代流通体系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格局要求现代流通体系补断点、畅堵点、解痛点,优化“通道+枢纽+网络”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枢纽的双循环门户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两头在外”的传统国际循环格局带动东部沿海地区物流能力快速提升,支撑地方产业融入国际供应链分工。“双循环”新格局将会改变内陆地区的物流势能,带动一批对内对外双开放的物流枢纽崛起,在区域产业链中发挥引领作用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图1:从“国际大循环”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物流能力成为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物流成本洼地:吸引战略要素本地聚集 物流势能高地: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通过资源重组提升价值链地位图2:物流能力成为城市招商引资的核心优势12物流能力成为未来城市竞争的主导策略“综合立体交通”时代的枢纽经济之争国家大力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2019年9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构建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2019年1月,《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127个承载城市,规划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包括41个陆港型、30个港口型、23个空港型、47个生产服务型、55个商贸服务型和16个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2020年9月,《关于促进航空货运设施发展的意见》:由综合性枢纽机场和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共同组成的航空货运枢纽规划布局图3:国家物流枢纽布局规划资料来源:《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 随着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地区之间的交通优势不断缩小,依托健全的物流服务网络发展枢纽经济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策略 江苏: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交通强国江苏方案》提出打造枢纽经济发展样板,编制《枢纽经济实施方案》 陕西: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 重庆:外向型物流网络体系+“品牌-代工-配套”产业链式发展=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郑州: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新欧国际班列=国家物流枢纽地位崛起 南京:《关于加快推进枢纽型经济建设的意见》,加快空港、海港、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建设2吸引力Inbound辐射力Outbound城市物流竞争力消费型枢纽型一般型口岸型评价对象3城市物流竞争力方法论 城市物流竞争力是指城市物流体系吸引周边生产要素聚集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 城市物流竞争力可分为城市物流吸引力和城市物流辐射力两个维度 以直辖市和地级市(自治州、盟)作为评价对象 综合考虑数据可得性,以全国302个城市为评价样本 按照吸引力和辐射力相对能力大小,我国物流城市类型可以分为枢纽型、消费型、口岸型和一般型等四种,其中消费型城市的物流吸引力强于辐射力,口岸型城市的物流辐射力强于吸引力图4: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维度图5:物流城市竞争类型划分3城市物流竞争力吸引力发展潜力指数市场规模指数枢纽布局指数营商环境指数安全绿色指数辐射力地理区位指数物流覆盖指数通达性指数智慧物流指数国际物流指数评价指标3城市物流竞争力 经过数据整理和聚类分析,最终确定10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 其中,大数据指标7个、结构化指标9个、统计指标21个,绝大部分统计指标采用2019年数据,部分指标采用2020年数据图6: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潜力指数:主要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增长速度对于物流发展的潜在带动能力,潜力越大的城市物流吸引力越强 市场规模指数:主要衡量城市的货运、商贸、快递、外贸等类型物流市场的规模大小,规模越大的城市物流吸引力越强 枢纽布局指数:主要衡量城市在各级政府规划以及网络型物流企业业务布局中的层级,层级越高的城市物流吸引力越强 营商环境指数:主要衡量各级政府部门对于物流发展的支持政策和城市营商环境,支持力度越大的城市物流吸引力越强 安全绿色指数:主要衡量节能环保发展理念下城市物流安全绿色化发展水平,绿色物流能力越高的城市物流吸引力越强吸引力指标 地理区位指数:主要衡量地区的地理、地形对于城市区位的制约情况和路网改善情况,交通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差越小的城市物流辐射力越强 市场覆盖指数:主要衡量以城市为起点的航班、班列等运输服务网络化水平和潜在覆盖范围,运输服务网络越发达的城市物流辐射力越强 智慧物流指数:主要衡量移动互联技术背景下城市节点对于线上信息资源的集散和掌控能力,信息化能力越高的城市物流辐射力越强 通达性指数:主要衡量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等级和城市间的通达性,越通达的城市物流辐射力越强 国际物流指数:主要衡量城市节点在国际物流体系中的规模大小和相对地位,国际化水平越高的城市物流辐射力越强辐射力指标4排名城市物流竞争力评分1上海2广州3深圳4北京5重庆6武汉7天津8成都9郑州10南京11杭州12长沙13宁波14青岛15苏州16西安17合肥18济南19厦门20福州21无锡22哈尔滨23昆明24大连25沈阳中西部城市东部城市4物流竞争力排行榜图7:城市物流竞争力排行榜(前25名)谁是物流新一线城市城市物流竞争力最强城市物流竞争力前五强100上海100广州82.8深圳78.6北京75.5重庆73.1城市物流竞争力前十强中城市物流竞争力前二十五强中东部城市64169上海

立即下载
交通运输
2021-04-05
华泰证券
18页
4.84M
收藏
分享

[华泰证券]:交通运输行业深度研究:寻找跨境领域的“三通一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84M,页数18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按行业分类(2017,吨)
交通运输
2021-04-05
来源:交通运输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交运行业投资策略
查看原文
2019-2021 年春运期间水路旅客发送量(万人) 图表51: 2019-2021 年春运期间民航旅客发送量(万人)
交通运输
2021-04-05
来源:中国智慧物流百强发展与趋势白皮书
查看原文
2019-2021 年春运期间铁路旅客发送量(万人) 图表49: 2019-2021 年春运期间公路旅客发送量(万人)
交通运输
2021-04-05
来源:中国智慧物流百强发展与趋势白皮书
查看原文
2019-2021 年春运期间全国交通运输旅客发送量(万人)
交通运输
2021-04-05
来源:中国智慧物流百强发展与趋势白皮书
查看原文
铁路行业主要公司经营数据(货运量单位:万吨,旅客发送量单位:万人)
交通运输
2021-04-05
来源:中国智慧物流百强发展与趋势白皮书
查看原文
铁路客运周转量与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速
交通运输
2021-04-05
来源:中国智慧物流百强发展与趋势白皮书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