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行业龙头企业的民营炼化之路:从丝到油
行业研究 1 从丝到油--化纤行业龙头企业的民营炼化之路 -- 李 晨 王 皓 朱海峰 一、石化行业近年发展概况 石油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石化行业经过多年发展,规模优势显著,但仍存在产能过剩、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其中,对二甲苯(PX)作为石化行业重要的产品以及化纤行业主要原材料之一,产品自给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国家支持性政策的陆续出台,为我国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游民营企业加速向上游进行产业链延伸,伴随我国民营炼化项目逐步投产,PX于2019年迎来产能爆发期,相关政策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石化产业开发开放。 石油化工行业是指将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各种石油产品的生产活动,行业链条包括原油开采、炼制、成品油销售和石化产品再加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化工行业主要产品为石油产品(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等油品及液化天然气、石油焦炭、沥青等)、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烷烃、醛类、醇类、酮类、酚类、醚类、有机酸等)及合成材料。基本化工原料主要为芳烃和烯烃两大产业,芳烃类包括苯、甲苯、混合二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和重芳烃等,其中以对二甲苯(PX)最具代表性。 图1 炼化一体化流程概图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行业研究 2 历经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根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9 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2019 年,我国炼油总能力升至8.6 亿吨/年,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但行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国内炼油能力增势不减,测算我国 2025 年炼油能力将增长至 10.20 亿吨/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成品油供应将继续过剩;汽、柴、煤三大类成品油消费增速因多种原因均有所放缓,成品油出口压力加大。同时,炼油能力过剩趋重并有向炼化一体化下游低端扩展之势,下游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端产品短缺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例如对二甲苯(PX)、乙二醇和苯乙烯等产品自给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对二甲苯(P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来自石油炼制过程的中间产品石脑油,经过催化重整或者乙烯裂解之后获得重整汽油、裂解汽油,再经过芳烃抽提工艺得到混合二甲苯,然后经吸附分离制取。对二甲苯(PX)主要用于制备精对苯二甲酸(PTA),进而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2010年以来,对二甲苯(PX)消费量持续增长(见图二),目前全球PX产量中93%左右被用于生产PTA。在全球PX消费分布中,亚洲地区占全球的85%左右。伴随亚洲许多新投资的PTA装置相继投产,该地区的PX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消费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2001-2010 年,我国 PX 产能发展较为迅速,平均增速约为 20%。多数 PX 项目为炼油一体化的联合芳烃装置,2011-2016 年,受环保压力较大、审批及建设周期较长等因素影响,我国 PX 产能增速放缓。同期,国内 PTA 需求持续走高,PX 表观消费量快速上升,进口依赖度波动提升。 2014 年,国务院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 年本)》,提出“新建对二甲苯(PX)项目、新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项目由省级政府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核准”,将项目审批权下放至省级政府。2015 年 6 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发改产业〔2014〕2208 号,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石化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强度大、产业关联度高;我国乙烯、对二甲苯等中高端石化产品严重短缺,市场潜力较大。《方案》提出简化石化产业项目审批程序,优化调整布局,按照产业园区化、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的要求,统筹规划,有序建设,并强化项目全程监管。2016 年 9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有序推进七大石化产业基地1及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产品保障能力,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高水平化工园区和以石化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不断提高石化和化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方案》及《规划》对我国石化产业布局进行了总体部署,为近年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及民营企业的炼化布局奠定了政策基础。 1 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包括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和福建古雷 nMmPtNxOnMnNrOpMsNmQmN7NcM9PnPoOtRrRiNqRmOfQpMnN8OtRsRvPsOnNxNqNuN 行业研究 3 2016-2018 年,我国 PX 产能基本保持不变。截至 2018 年底,中国 PX 产能 1400 万吨/年;PX 表观消费量 2600.81 万吨/年,进口依赖程度达 61.17%,均较 2017 年有所提升。同期,全球范围内无新增整套装置投产,仅有少量的 PX 产能扩能和运行负荷提升。伴随我国芳烃项目建设审批权限下放,原油进口权和使用权逐步放开,石化产业下游民营企业加速向上游延伸,2019 年,我国 PX 产能迎来爆发式增长,PX 产量也得以明显提升。 伴随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集团”)2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盛石化”)和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桐昆股份”)共同在舟山打造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以下简称“浙石化”)4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等项目的相继投产,2019 年中国 PX 年产能较上年大幅增加 653 万吨至 2053 万吨,全年产量同比增长 44.95%至 1464 万吨,进口依赖度同比大幅下降 10.67 个百分点至 50.50%,国内 PX 产能的集中释放快速推动了 PX 产业的进口替代进程。截至 2019 年底,全球 PX 产能大幅扩张至 5770 万吨/年。2020 年,伴随浙石化 4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投产,我国 PX 产能将持续提升,对外依存度仍将下降。未来,伴随我国民营炼化项目逐步投产达产,预期全球 PX 产能增速将趋于放缓。 图2 近年中国PX产能、产量及自给率概况 资料来源:Wind,联合资信整理 自2019年起,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民资、外资进入国内石化产业。201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发布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鼓励外资进入石油勘探与开发、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以及化学纤维制造业等领域。同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
[联合资信]:化纤行业龙头企业的民营炼化之路:从丝到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7M,页数16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