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思考系列之十一:重温1929大萧条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020 年 03 月 19 日 固定收益研究 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靳毅 S0350517100001 021-68930187 jiny01@ghzq.com.cn 联系人 : 吕剑宇 S0350119010018 021-60338175 lvjy@ghzq.com.cn 重温 1929 大萧条 ——资本市场思考系列之十一 相关报告 《资本市场思考系列之十:新一轮科技商业化浪潮的起点》——2020-03-11 《1 月 1 日央行降准公告点评:如何看“央行降准红包”?》——2020-01-02 投资要点: 1929 年美国股市崩盘前,美国经历了长达 10 年的经济繁荣,原因主要有二:在供给侧,流水线革命推动了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工业部门生产效率的增长;在需求侧,一战及战后美国民众积累的财富逐渐转化为旺盛的购买力。 20 年代的经济繁荣,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史无前例的美股大牛市。牛市的原因有三:一是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利润不断增长;二是宽松的货币环境;三是金融监管宽松,催生出杠杆泡沫。 在 1929 年至 1933 年的大萧条期间,美国经济前后经历了三波危机,分别为 1929-1930 年上半年的金融危机;1930 年下半年-1932 年的经济危机;1933 年上半年的银行危机。 目前,2020 年美国的经济环境与 1929 年相比,有四个相似、三个不同。“四个相似”分别为:科技周期相似、贫富差距相似、企业抗风险能力相似、国际贸易环境相似。“三个不同”分别为:货币制度不同、财政方向不同、人口周期不同。 风险提示 市场波动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美国股市大幅下跌,8 个交易日内四次熔断。为了应对疫情的负面影响及美股重挫,美联储两次降息 150BP 至“零利率”,并重启了 7000 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 然而,美联储的强力刺激并没能成功提振市场情绪,美国股市依然在剧烈震荡中下行。美股的下跌,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乃至历史性的大萧条,成为了市场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重温 1929 年美股暴跌,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萧条的时代背景,探讨当下的历史环境与大萧条时期有哪些异同,供读者参考。 1、 大萧条的历史 1.1、 咆哮的二十年代 1929 年美国股市崩盘前,美国经历了长达 10 年的经济繁荣,史称“咆哮的二十年代”或“柯立芝繁荣”(约翰·柯立芝与 1923 年至 1929 年担任美国总统)。 这 10 年间美国出现经济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二:在供给侧,流水线革命推动了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工业部门生产效率的增长;在需求侧,一战及战后美国民众积累的财富逐渐转化为旺盛的购买力。 1913 年,福特公司开始将流水线应用于汽车装配。这一生产流程的改进获得巨大成功,福特汽车的生产效率迅速提高,著名的福特 T 型车的生产工时从流水线应用前的 12.5 个小时缩小到 1.5 个小时,生产价格降低了 2/3。到了 1923 年巅峰时期,仅福特一家可以生产 183 万辆汽车,而排名第二的汽车厂商雪佛兰仅能生产 33 万辆。流水线的巨大成功,使得其他汽车厂商纷纷效仿,最终提高了整个美国耐用品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 图 1:1918-1929 福特与雪佛兰产量对比 图 2:1918-1929 美国工业产值指数与汽车产量 资料来源:Consumer Guide,国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Consumer Guide,美国普查局,国海证券研究所 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600,0001,800,0002,000,000福特 雪佛兰 辆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01234567891918年12月 1922年9月 1926年6月 工业产值指数(2012=100) 前八大生产商汽车产量合计(右轴) 百万辆 qNtPtRuMuM8OcM6MsQqQsQrReRmMsRkPmOoO8OnMpQwMoNzRvPpMtR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3 1914 至 1921 年一战及欧洲战后重建期间,美国通过商品顺差共获得了大约 200亿美元的财富,世界黄金从英国流向美国,最终化为美国民众的储蓄。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为了筹集军费和抑制通货膨胀,发行了大约 215 亿美元国债,部分抑制了战时民众的消费需求。战后随着储蓄的消耗和美国政府不断偿还债务,民众的消费能力得以释放。 与此同时,战后美国政府开始初步实行如最低工资标准等福利制度,保障了民众的基本生活。叠加长期的经济繁荣,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让美国民众忽视了失业风险和储蓄,开始培养起借贷消费、超前消费的习惯,也进一步强化了消费需求,对当期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图 3:1916-1925 美国邮政储蓄系统客户存取款情况 图 4:1925 年耐用品消费分期付款比例 资料来源:美国普查局、国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史》、国海证券研究所 1.2、 杠杆牛市的形成 20 年代的经济繁荣,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史无前例的美股大牛市。美国股市从 1921 年开始单边上涨,到 1929 年 10 月崩盘为止,道琼斯指数从 67 点上涨至 365 点,涨幅超过 4 倍。 美国股市出现牛市的原因有三:一是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利润不断增长;二是宽松的货币环境;三是金融监管宽松,催生出杠杆泡沫。 在“咆哮的 20 年代”,美国经济呈现供需两旺的格局,美股上市公司利润节节增长,成为牛市的坚实支撑。从 1921 年末至 1929 年末,美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了 450%。 图 5:1920-1930 道琼斯指数情况 图 6:1920-1930 标普综合指数与上市公司盈利指数 -20-1001020304050-200-150-100-50050100150200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存款 取款 净存款(右轴) 百万美元 百万美元 0%10%20%30%40%50%60%70%80%90%100%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4 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非理性繁荣》、国海证券研究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当时美联储上调贴现利率,取得了较好的遏制通胀的效果。1921 年之后,美国物价基本上保持了平稳,美联储因此逐步下调贴现利率,宽松货币以促进经济繁荣。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低成本资金,为资金流入股市创造了条件。 图 7:1919-1930 美联储贴现率 图 8:1919-1929 美国物价及货币供应量 资料来源:美国普查局、国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美国普查局、国海证券研究所 当时美国金融监管环境十分宽松。在长期牛市与宽松的货币环境下,不仅仅银行向股市经纪商拆借资金,再由经纪商为投资者提供杠杆配资服务。大量有盈
[国海证券]:资本市场思考系列之十一:重温1929大萧条,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