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研究:本轮牛市,可转债怎么看?-国海证券
国海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2025 年 08 月 31 日固定收益专题研究研究所:证券分析师:靳毅S0350517100001jiny01@ghzq.com.cn证券分析师:范圣哲S0350522080001fansz@ghzq.com.cn[Table_Title]本轮牛市,可转债怎么看?固定收益专题研究最近一年走势相关报告《固定收益点评:如何增厚高评级转债收益?*靳毅,范圣哲》——2025-07-31《固定收益点评:可转债新券投资策略怎么看?*靳毅,范圣哲》——2025-07-14《固定收益点评:股市行情上涨,后续转债如何选择?*靳毅,范圣哲》——2025-07-04《固定收益点评:银行转债退出怎么看?*靳毅,范圣哲》——2025-06-17《固定收益点评:波动率放大,转债如何应对?*靳毅,范圣哲》——2025-06-04投资要点:本轮 A 股与 2014 年流动性牛市高度同构“政策—流动性—产业”共振推升指数与风险偏好,宏观上呈“股市先行、基本面滞后”,处于增速换挡与去库存期,居民资产再配置抬升风险偏好;政策上延续“货币宽松+地产优化+资本市场改革+产业升级”的组合拳,强化增量资金入市;技术面出现技术指标钝化与阈值上移。节奏上,自 2024 年 9 月起经历“估值修复—震荡蓄势—突破上行”三段式,量能屡破 2 万亿元,科技成长领涨并向均衡扩散。转债层面呈现存量趋减、需求坚挺①存量上,截止 8 月 27 日,年内退市转债共 89 只,其中强赎 67 只,存量降至 6414.51 亿元,发行提速仍难弥补缺口;机构对高评级、大体量券的配置刚性增强,权益若延续上行,供需矛盾更突出。②估值上,截止 8 月 22 日,转股溢价率中位数 26.40%、价格中位数 133.85 元,与 2021 年峰值相比,当前价格更高而估值更低,属估值中枢上移但仍未到达前高。③交投上,债券型资金顺势增配,定价由“类债”转向“类股”,与正股联动增强;申购集中与大体量产品承接提升黏性、流通收紧,成交与换手放大,稀缺性与期权性成为估值锚。策略上,建议顺势布局、控节奏在当前转债市场调整酝酿“黄金坑”的背景下,围绕科技主线与主流赛道精细择券,获取贝塔收益与期权弹性;关注高溢价与拥挤度风险,密切关注强赎与供给节奏,在百元溢价率回落过程中避免情绪化回撤。配置取向:①优先业绩兑现与景气度双优品种,重点布局价格 130 元以内兼具安全边际与弹性的标的;②兼顾高评级、大规模券的流动性与防守价值,适度配置银行转债作为资金避风港;③分层建仓、动态调仓,把握“平价+估值”双杀后的错杀修复机会,依托“稀缺+期权”定价锚,在趋势轮动中平衡进攻与防守。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政策扰动致分红波动;区域信用分化;国央企转债流动性折价;替代容量不足推升估值压力;机构调仓共振放大波动。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2近期 A 股市场呈现加速上涨态势,在流动性宽松、居民资产再配置、政策支持与产业主题共振三大因素共同驱动下市场成交量连续突破 2 万亿元,主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那么与 2014 年下半年流动性牛市相比,有何类似的特征?后市转债如何抓住权益板块上涨的行情?1、2014 年牛市与本轮牛市的相似点1.1、股市与基本面“脱钩”2014 年牛市启动时,宏观基本面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内需收缩与库存“陷阱”。当年政策明确将增长重心从“固定资产投资”转向“消费升级”。GDP 增速 7.5%,较 2013 年回落 0.3 个百分点,出现下滑趋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2014 年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全年走负,地产投资增速放缓至 10.5%,对经济拉动能力减弱。受地产为代表的需求侧偏弱的拖累,经济多数时间为被动补库,8 月后加速去库,PPI 负增扩大,压制企业利润。但股市上来看,虽与宏观背离,A 股逆市上行,因此在 2014 年牛市启动时,宏观面并非主要驱动因素。图 1:GDP、地产销售及投资同比下滑图 2:“去库存”叠加 PPI 走负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类比 2014 年,今年经济转型诉求同样突出,且股市与基本面出现“背离”。今年,中央以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为主线推进高质量发展,并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衔接之年,推出覆盖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扩内需和防风险等关键领域的转型诉求。宏观上,制造业 PMI 持续徘徊荣枯线上下,地产量价回落,消费动力不足;库存方面,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从 2023 年 3 月 9.1%降至 2025年 6 月 3.1%,去库存有所推进但未完成,绝对水平仍高于疫情前。但本轮行情与 2014 年类似,同样在经济转型的诉求中,股市率先修复。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3图 3:制造业 PMI 及二手房均价走势图 4:2025 年仍处“去库存”阶段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1.2、政策集中发力2014 年牛市由货币宽松、地产松绑、改革与产业政策共同驱动。货币上,年内多次降息至 5.60%,配合定向降准等工具压低无风险利率、改善流动性;地产方面,多城放开限购,“930 新政”下调首套首付至 30%、利率最低 7 折,缓解地产与财政压力;资本市场上,沪港通提升国际化,两融扩容引入杠杆资金,融资余额破万亿,居民存款加速入市;产业上,移动互联网与 3G/4G 建设高峰叠加“互联网+”政策,推动 TMT 领涨。经济承压背景下,政策加快出台,持续强化“流动性—改革—产业”正向循环与风险偏好,成为牛市核心动力。图 5:2014 年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图 6:两融扩容引入杠杆资金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42025 年牛市政策端延续了 2014 年“货币宽松+地产放松+改革+产业”的组合框架。货币方面实施降息并运用多种工具,推动 M2 与社融回升,夯实宽裕流动性;地产政策优化限购、降低首付和房贷利率,通过专项债稳定投资,重心从“去库存”转向“防风险”;资本市场推进注册制改革、规范减持与退市,引导养老金和险资等长期资金入市,居民储蓄借道公募与 ETF 持续流入权益市场;产业端聚焦 AI、低空经济、半导体等新方向,以专项资金与“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机制加强培育。与 2014 年类似,“流动性+改革+产业”再次形成共振,政策通过修复预期、引导资金入市,推动股市上行。图 7:近期社融及 M2 同比回升图 8:近期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回升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1.3、技术指标钝化2014 年牛市中,技术指标在行情加速上涨阶段出现明显“钝化”。2014 年 7—12 月,上证指数快速上行,但 RSI、KDJ 长期处于 80 以上高位,MACD 持续放大且不断创出新高,并未出现传统顶背离,反而呈现“超买—更超买”的走势。其背后原因在于政策与流动性驱动的强趋势压制了技术回调信号。降息推动宽松预期,资金加速入场,单日成交额连续破万亿,形成资金市与正反馈效应。在此背景下,超买阈值上移、指标粘滞成为常态,传统技术警示失效,表现出明
固定收益专题研究:本轮牛市,可转债怎么看?-国海证券,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61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