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军工行业:可回收火箭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证券研究报告 航天军工 可回收火箭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华泰研究 航天军工 增持 (维持) 鲍学博*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5080004 baoxuebo@htsc.com +(86) 10 6321 1166 王兴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3070003 SFC No. BUC499 wangxing@htsc.com +(86) 21 3847 6737 朱雨时*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1120001 zhuyushi@htsc.com +(86) 10 6321 1166 田莫充*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3050004 tianmochong@htsc.com +(86) 21 2897 2228 马强*,PhD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5110002 maqiang@htsc.com +(86) 755 8249 2388 行业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2025 年 11 月 27 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 可回收火箭意义重大,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火箭是各类太空活动的主要运载工具,此前大多数的火箭是一次性使用的,为了解决运力产能瓶颈并降低航天成本,各国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开创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这一领域。目前美国的 SpaceX 公司在可回收火箭技术和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其中猎鹰 9 号以较高的发射成功率和较低的发射成本在全球发射市场中占据了较高份额。我国目前也在持续发展可重复利用火箭,其中朱雀三号、长征 12 号甲等可回收火箭已在积极准备首飞,后续随着我国可回收火箭迈向成熟,太空运力的产能瓶颈和高昂的发射服务费用预计得到明显优化,卫星互联网等大型星座的建设有望提速。 可回收火箭技术难度大,试错中曲折前行是常态 可重复利用火箭技术难度较高,技术难题和工程难题并存。可回收火箭的本质是让“一次性”的运载工具完成“发射-分离-再入-着陆-复用”的闭环,技术难度大,既要突破单一技术瓶颈,更要解决多系统协同的系统性难题。通过复盘 SpaceX 的猎鹰 9 号、重型猎鹰和星舰三款可回收火箭,可以发现其可回收技术的逐渐成熟伴随着大量的任务失败和试错,用局部的成功和进展积累经验,用失败来暴露问题并优化设计。我们认为我国可回收火箭的发展历程或同样不会一蹴而就,从首飞到真正执行航班化发射任务仍需要一定时间,但发展向好的趋势不变。 可回收火箭有利于解放卫星公司生产力,促进卫星制造产业发展 可回收火箭通过一级助推器、整流罩等关键部件的重复利用,实现了成本的大幅压缩,其降本效应在行业标杆企业的实践中尤为显著。一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和箭体结构占总硬件成本比例最大,一级推进器占比约 77.8%,回收产生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发射成本占卫星公司成本的 30%,可回收火箭的降本效应将直接惠及卫星公司,发射服务降价首先会降低卫星入轨门槛,降低卫星运营的商业成本,优化卫星公司的现金流情况,节约下来的经费将有助于卫星产能的提升和产品优化。 卫星和火箭相关标的关注度有望提升 随着我国可回收火箭逐渐成熟,发射运力提升的同时带来发射成本持续下降,有利于卫星公司提升产能进而加速组网进度,缩短卫星的生产和发射入轨周期,因此卫星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相关标的有中国卫星、臻镭科技、ST 铖昌等。发射服务环节主要以运载火箭制造总装厂商及相关配套方组成,其中总装厂商主要包含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蓝箭航天、天兵科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等;主要供应商包含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九州云箭、航天科技集团七院、高华科技、航天电子、斯瑞新材、上海沪工、光威复材、九丰能源、铂力特、超捷股份等。 风险提示:可回收火箭发射存在失败风险,航天产业政策变化,本研报涉及的未上市或未覆盖个股内容,均系对其客观信息的整理,并不代表团队对该公司、该股票的推荐或覆盖。 (14)(5)51524Nov-24Mar-25Jul-25Nov-25(%)航天军工沪深300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航天军工 正文目录 直面火箭回收技术挑战,重塑商业发射格局 ................................................................................................................. 3 复盘猎鹰 9 失败历程,聚焦动力与姿态控制瓶颈 .................................................................................................. 5 重型猎鹰和星舰完善可回收火箭谱系,回收技术持续升级 ................................................................................... 7 火箭回收意义重大,对航天产业促进效果强 ............................................................................................................... 11 降低发射成本,进而降低卫星公司运营成本 ....................................................................................................... 11 缩短发射周期,解放运力产能 ............................................................................................................................. 13 技术跨界复用,赋能其他装备升级 ...................................................................................................................... 14 展望:我国可重复利用火箭加速追赶,星座建设有望提速 ......................................................................................... 16 我国可回收火箭加速追赶,部分型号年内或将进行首飞 ..................................................................................... 16 我国卫星星座开启密集建设阶段,可重复火箭或将解决星
[华泰证券]:航天军工行业:可回收火箭助力航天强国建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99M,页数23页,欢迎下载。



